首页范文大全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十篇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十篇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1:31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1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员;服务质量;社会工作;支援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39-03

居家养老服务员是指由政府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聘请的工作人员,专门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提供家居照顾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员是根据老人的需求,以及机构评估以后制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提供合适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员区别于保姆和家政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照顾技能,需要接受培训才能上岗。不同地区针对居家养老服务员有不同的称呼,台湾称之为居家服务员,简称“居服员”,而香港则称为家居照顾员。居家养老服务员也是属于护老者的一种。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

t机构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均是聘请了社区的40―50岁的下岗人员或者低收入家庭。该机构共有7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以女性居多,年龄最大是57岁男性,年龄最小是38岁女性。从传统社会的性别意识来看劳动价值使得照顾性工作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女人工作”,是爱心、免费、不需要专业、佣人或者义工性质的工作。这份工作被社会歧视或不认同,伴随而来就是工作压力和较少的社会支持。

在社会工作提供支援服务前,需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员进行需求评估,只有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需求有全面认识后,才能根据需求提供合适的服务支持。

(一)情绪疏导,帮助压力释放

居家养老服务员长期照顾老人,会面临着有生理、心理和工作方面的压力,不同的压力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会导致压抑情绪的出现,长期的情绪压抑会导致抑郁症,不利于服务员开展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老人和家属的情绪。因此,满足服务员的情绪疏导需求,协助他们释放压力,能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积极性。

(二)技能提升,提供优质服务

庄秀美(2008)认为照顾服务不是单纯提供照顾老人必要的日常生活服务而已,它是一种具有高公益性与高风险性的服务业,为了使服务体贴入微,需纳入服务对象的生活文化思考,考虑个别喜好,注重差异性;服务不仅照顾老人,也应该扩展到其家庭成员,因此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水平的服务技术,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1]。

根据居家养老服务员的现实需要,他们主要缺乏老人患病的相关知识、缺乏照顾知识和照顾老人的技能这三方面的知识,目前所开展的照顾服务都是基本的家居照顾,没有开展护理康复等内容。针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并培育护老之心的文化、态度及观念上的认知,以及加强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提升服务员的照顾能力,更好地胜任照顾角色,便于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职业认同,增强自我认知

居家养老服务员认为这份工作又累又辛苦,工资不多,不如保姆好,是一份没有地位的工作。居家养老服务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度不高,也没有意识到该岗位对于照顾老人的重要性,难以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

提升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职业认同,一方面要强化服务员自身的认知,明确自身的身份和角色,内化职业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营造整个社区居民对该职业的认同,肯定服务员对该职业的付出,尊重他们在社区的地位。

(四)社区援助,分担护老责任

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开展的,老人生活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在家庭照顾老人,也需要活跃在社区。如果社区能提供相应的资源,让老人、家属和服务员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老人既能实现互助,家属和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护老工作也得以减轻。社区有责任分担护老工作实现整个社区的和谐。根据服务员需求,能总结社区需要提供的援助包括信息提供(如培训、知识宣传)、社交支持、辅助照顾(日托中心、日间护理)等。

(五)学会沟通,连接家属资源

良好的沟通能促进双方信息对称,对工作的开展有促进和帮助的作用。居家养老服务员与老人及其家属在沟通上并不畅通,主要原因在于居家养老服务员没有掌握恰当的沟通技巧,沟通的方式不能让对方接受,使信息不能很好地让老人及家属接收。

在调查服务员遇到的问题中,其中有提及是家属把照顾老人的责任都推托到服务员身上,主要依赖于服务员展开服务。如果服务员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服务员明晰照顾老人不仅仅只有服务员有责任,作为家属,他们有照顾老人的义务,要回报老人的养育之恩,他们的照顾责任才是最主要的。

(六)经济援助,分担护老责任

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工作收入低是一个事实,短期内提高工资待遇是不现实。服务员对这份工作不满意主要原因还是收入低,给予家庭的帮助不大,才让他们萌生起要兼职工作,弱化服务的现状产生。现实工作中针对计时付薪的规定,服务员觉得并不合理,也不人性化,尤其在延长了服务时间,却得不到补贴,让服务员感觉很吃亏。迫于经济的压力和养家的负担,长期以来出现了不少服务员“偷时减时”和“制造虚假服务工时”的情况,就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收入。

“偷时减时”和“制造虚假服务工时”的情况都是不诚实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人的服务质量。若居家养老服务部门能把工时的计算更加人性化,并能从其他方面增加服务员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就能激发服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支援服务

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分别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t机构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中,社工为居家养老服务员提供的服务方式也是按照三大服务方法为主,主要包括为有需要的服务员及其家属开展一对一的个案服务,为服务员开展支持性小组,为提高社区关爱老人的意识和普及照顾知识的社区服务,完善社区的支持网络。由此可见,社会工作是“由点到面”的综合性介入方式,即要考虑到服务员的具体需求,也要重视同类群体的互相支持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到社区层面对服务员的认同和护老氛围的构建。在现实和具体的操作中,由于服务员的特殊性,社工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介入策略,使得支援服务开展得更加顺利,服务效果更加明显。

(一)个案工作――建立专业关系

隋玉杰(2007)将个案工作定义为: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困难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2]。笔者理解的个案工作就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基础上,通过评估,根据服务对象自身的需求开展专业的助人活动的服务过程。

在为居家养老服务员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因为服务员对于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较低,并不清楚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社工,也怀疑社工的身份和工作的目的,所以服务员及其家庭在接触社工时都抱着防御的心态。同时,因为传统文化“家丑不外扬”,服务对象很难把家庭的具体情况告诉社工,导致社工在收集信息时遭遇阻碍。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便于社工提供有效的服务,保证服务的进展,是社工在开展个案服务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小组工作――形成互助团体

刘梦(2003)定义小组工作:也称为团体工作,是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3]。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员的支援小组,如情绪疏导和技能培训小组,以便提供机会给他们诉说照顾压力,并学习不同的照顾技巧。中心策划支援小组的初衷是希望居家养老服务员或社区护老者能从小组中得到帮助和关怀,能支持自身继续参与照顾工作。另外,社区康乐小组是鼓励居家养老服务员释放工作压力,增强居家养老服务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三)社区工作――构建支持网络

周沛(2002)定义社区工作: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4]。对居家养老服务员开展社区服务主要是指支持网络的构建,即动员和挖掘社区的各种有利资源,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支持网络,便于居家养老服务员资源链接和促进社区护老氛围的融洽。

t机构为居家养老服务员开展的社区支持项目主要是两类:一是社区日托服务的开展,以短暂的照顾服务为主,目的是为社区护老者提供休息、缓解压力的机会。日托服务有专业的服务人士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能在专业护理方面弥补服务员的技能欠缺。二是通过开展“关爱长者”,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和护老技巧等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宣传,提升社区内关爱长者的意识和互助的氛围。通过以上两项活动,整合社区的资源,构建支持网络,使居家养老服务员更好地融进社区,回归社会。研究指出,这种被支持的感觉和实际支持的感觉都会减轻护老者的精神压力[5]。

三、社会工作支援服务的成效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服务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使居家养老服务员在个体、群体和社会方面都得到改善。t机构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至今已有2年多了,获得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给予了不少支持。笔者经过与居家养老服务员访谈,了解到该群体自接受社工服务以来出现的变化。

(一)个体方面

个体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指居家养老服务员在社会工作介入后发生的变化,服务过程中主要是以直接服务的方式进行。

情绪支持和压力疏导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即透过个案服务给予居家养老服务员支持,运用理心、倾听、角色扮演等专业服务技巧促使居家养老服务员释放压力情绪。

经过社工对居家养老服务员开展技能培训后,其自身的服务能力得以提升,能应对对老人的照顾问题,亦加深了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澄清照顾服务的职责和角色及与保姆的差异,让居家养老服务员更加认同自身职业。

社工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员与长者及家属沟通的桥梁,通过疏导和沟通,开展家属支援的辅导,学习相关沟通技巧,改善居家养老服务员与长者和家属的关系。

(二)群体方面

在社工没有为居家养老服务员开展情绪疏导小组和技能培训小组前,组员定期的会议是以街道为单位,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据笔者调查可知,这些小组会议是松散,行政命令的色彩较多,缺乏支持的氛围,只是为了汇报和安排工作。对居家养老服务员开展支援小组后,组员的活动逐渐组织化,并能在小组中形成支持的氛围,组员通过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减缓了自身的压力,提升了个人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让组员对支援小组的开展予以肯定的态度。

社工把小组发展成为支援性小组,为组员带来的支持氛围,能令组员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及时的帮助,让组员自我的支持网络得到完善。

社工没有正式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员认为自身的工作只是为生计而做,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可言,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不清,对照顾长者的工作持应付或敷衍的态度。在社工向居家养老服务员进行各项服务时,包括入职培训、开展小组、社区日托等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员对自身的工作和居家养老服务员群体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改善,深入认识到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出现和职责要求。居家养老服务员能客观和平常看待照顾长者的工作,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

(三)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的改变是指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尊重及支持网络的提升。通过政府在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引起了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关注。由于居家养老服务的逐渐发展,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关键一点是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水平和支持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也给予很多的帮助,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支持网络更加完善。

居家养老服务员一直认为薪酬水平低于保姆,工作地位不如保姆,长者及家属对居家养老服务员不尊重。经过政府的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社区日托中心的出现,以及社工作为第三方密切与长者和居家养老服务员沟通。长者与家属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认识加深,明白他们与保姆的差别,予以他们更多地理解和关注给他们,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工作得以受到尊重。目前,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期望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获得居家养老服务员的专业照顾。

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社区的各单位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发挥了支持作用,使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支持网络得到了完善。政府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出台的服务规定,制度的薪酬待遇,保障了居家养老服务员的生活;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了日托服务,减轻了居家养老服务员日常照顾的压力;街道成立居家养老服务部,联同居委民政服务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定期监督居家养老服务的进展,保证了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关注。这些支持使居家养老服务员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使得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支持网络得到完善。

居家养老服务员的培训和发展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为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居家养老服务员专业水平的高低、服务态度好坏、自身对工作和组织的认同感等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高低。笔者认为,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弥补居家养老服务在培训人员等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庄秀美.长期照顾机构服务变迁发展之研究[m].台北:松慧文化,2008.

[2]隋玉杰,杨静.个案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4]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梅陈玉婵,齐铱.老年学与老人工作面面观[R].香港:香港教育研究中心,2009.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工作介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机构养老老面临着覆盖面小、财政负担压力大和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数和需求。因此,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我们应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会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庞大的老年群体依靠传统家庭养老是难以维系的,因此非常需要社会力量特别是社工力量介入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趋势及其内在要求。

1居家养老相关概念的解读

(一)社区养老

我国是在1978年首次对社区服务的定义作出概括,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的倡导下,发动社区成员开展互的社会服务,就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社区养老是指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区为依托,发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介入,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资源,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开展各种服务方式,是一种正在兴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

(二)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老人在专业化的养老机构中进行统一管理的养老模式。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亲戚或者社会对其安排符合自身的养老机构,通常会有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等养老机构。虽然这些形形的养老机构能够满足老人的需求,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也不免有一些弊端,成本相当高,也不利于与家人、亲戚的团聚。

(三)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政府提出,也称为社区照顾,包括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模式。社区内照顾就是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运用社区资源,在社区内由受过训练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照顾。“由社区照顾”主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接受社区内的专业和非专业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支援性综合服务,包括日间托管、家庭照料和居家照顾等照顾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学者们把居家养老服务定义为,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专业化养老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里的老年人,提供解决生活遇到各种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也就是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各类养老保险为保障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四)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简称社工介入通常是指社会工作者为了应对服务对象所出现的问题或者困难,经过系统详细的分析、评估并拟定解决的行动方案,在提供日常服务当中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及个案工作的方法,可以与案主进行单独的面谈,或者促使其家人参与关怀,又或者运用社会公共资源,为服务对象给以适当的指导、提供解决问题或者应付技巧的方法等等。

2社会工作介入的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为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中供需不均衡问题,促进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由于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陷入困境,居家养老成为现展的主流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专业化优势,能够给老年群体带来更专业化服务,链接资源,倡导社会等重要作用。

临近年关,合肥市沁心湖社区民航家园小区60多岁的李大爷家中,时常响起欢声笑语。李大爷身患中风,子女不在身边,平常与老伴相互照料,生活中多有不便。来自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朱娜娜,定期来到李大爷家中探视,替老人排遣寂寞,帮助解决生活困难。“8月底我过生日,他们还带了蛋糕上门,给我唱生日快乐歌。”李大爷高兴地说。李大爷是爱邻社工服务社“宁养照顾”项目服务对象。项目采用“职业社工+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家庭成员(照护者)+志愿者”的“1+3”服务模式,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志愿者探访、社工个案辅导、家庭成员(照护者)支持小组及培训、生命关怀、社会救助及慰问、缓压照护、其他居家养老服务等综合关怀服务。“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目前服务对象一共有200人。”爱邻社工服务社负责人柏俊告诉记者。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日渐增长。“社会组织特别是专业能力较强的社工机构,参与困难救助、权益维护、人文关怀等服务,能发挥独特作用。”省民政厅负责人介绍,我省各地以服务社会救助群体为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参与公共服务,类似爱邻社工服务社“宁养照顾”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多。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提供多元化服务,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心理上等多方面问题。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利用具备的专业知识,如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增能理论等,为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自身能力,整合社会各类资源。

3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设施方面

在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社区内外资源都相对缺乏,更别说社区内能够提供给老人的基础设施了。老年群体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的老人,对于那些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社区内的设施都是无用的。

(二)服务人员方面

社区内的工作人员不全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由于对社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知识的匮乏,导致对老年群体提供服务的非专业化。社会工作认知度不高、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

(三)社会环境方面

由于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使其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偏低。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也就缺少一个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且缺乏政策支持。这些社会环境因素限制了社会工作的继续前进。

4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

政府永远起到的是主导作用,针对社工介入居家养老,不仅在资金供给上、政策扶持上给予支持,而且在完善社区配套措施上也要加大力度,号召各界社会力量投资其中,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人才服务居家养老的队伍建设

居家养老服务是专业服务比较强的服务,随着老人群体需求的多元化,我们必须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相关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不仅要从专业知识上进行强化培训,定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增强技能,而且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以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的曜阳保姆服务为例,从事曜阳保姆服务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经过专业医疗护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尽管现在许多保姆和家政服务人员也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曜阳保姆的培训要求更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必备的医疗护理、医疗急救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倡导社会各界力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仅靠政府和社区的力量是不足以满足居家老人的需求。居家养老属于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服务,主要得益于提供这些服务的养老机构、社区组织、志愿者等的无私奉献,以及社会各方面献出的爱心,比如物资捐助和现金捐赠等。家政服务面向的是全体有需求的家庭,服务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倡导社会各界力量,面向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等,使服务内容可能更广泛。

参考文献: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3

劳动保障是指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这是区别于其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制度。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20__年上半年,__乡劳动保障所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__乡劳动保障所始终坚持以_理论和“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全力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现将我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20__年上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就业处的业务指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下,紧紧围绕工作的重点,以就业服务建设为标准,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任务数60人,实际完成任务5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持证实现再就业5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6人,完成任务数6人的100%;同时开展各类技能人才培训班2期,已培训就业的有50人,并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实现了为各类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介400人次,再就业培训2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300人,其中输送到富士康400人本市区企业600人外省市300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30人;接受企业离退休人员136。

二、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乡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各村委会督促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确保消除零就业家庭。

三、加强宣传,促就业服务。一是通过宣传单、标语等方式及时正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维权意识,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经

济协调发展。二是建立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对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三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不仅下岗失业人员得到了帮助,而且各类待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得到了就业帮助。

四、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工作,达到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养老保险工作关系到老百姓的安居养老问题,我们必需认真对待,做细做实,力求扩大养老保险参保面,帮助老百姓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所以在上半年工作中我们划人群、分年龄做了大量工作,针对45至59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重点人群一个不漏,保障我村居民老有所养,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同时重点排查

1951--19__年生人的参保情况以及所有的民政五保对象,对这两部分中尚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人员,逐一通知到位,并告知利害关系,鼓励其尽快参保。

五、积极开展专项活动,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上半年来,劳动监察大队紧紧围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宗旨,服务于构建__八千和谐劳动关系的大局,认真开展好了各项专查。1、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根据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全年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非法用工检查”、“用工单位遵守劳动合法情况专项检查”等专查共计15余次,共检查用人单位132户,涉及劳动者2800人,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就用工单位内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招用劳动者情况;订立与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情况;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情况;支付工资情况;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人员劳动权益的保障情况;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及收取抵押金等情况作了认真专查,补签订劳动合同1179份。

2、认真做好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工作。

对劳动者投诉上访案件严肃认真查处,做到接案一起,受理一起,结案一起,全年共受理劳资纠纷案件1起,结案1起,拖欠农民工欠资案件2起,结案2起,结案率达100%,涉及农民工32人,上半年无一起劳动监察案件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通过对投诉上访案件的严肃查处,既帮助劳动者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又震摄了一部分别有用心的用工单位,使__乡劳动市场呈现出一片和谐规范的良好局面。

六、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好务。__乡劳动保障所共管理企业离退休人员共计136人,没人我所都为其建立了个人档案,并按退管站分

布所有人员,同时根据他们的特长,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总之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对老同志进行引导,注意从生活上关心、帮助大家。同志们有什么困难,老干办都力所能及地为他们给予真诚的帮助,热心的指导。工作上注意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专长,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团结一班人共同做好工作。在队伍中形成了关心老干部、爱护老干部、真心实意为老干部办实事的良好风气。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全面深入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各村情况,建立电子信息文档,并纳入动态实名制系统管理,及时更新。并根据建立的电子信息文档,对服务群众进行梳理,建立完善所有分类台帐,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援助、就业培训、跟踪回访、劳动维权、社保参保、政策落实等一系列一对一的服务。二是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创业就业陪训基地,继续大力推行“理论培训+实训基地”等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加强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层次。三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全民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就业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观念,积极走出家门创业就业。营造“尊重创业,以创业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四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工作。深入到村,大力开展“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和“结对子帮扶”、“挂钩帮扶”等活动,重点对高校毕业生、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等人群实施就业援助,力增实现全区充分就业。

(二)继续加强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下半年我乡将创新工作方式,实现业务上水平,管理上台阶。一是制度落实到位;二是政策宣传到位;三是服务意识到位;四是“惠民行动”落实到位。进一步增强服

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部门形像;加大社保稽核力度,确保各类基金征收到位;认真分析总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继续做好扩面工作,确保下半年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综合保险新增扩面任务完成。

(三)继续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是认真做好20__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按照《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认真做好20__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按时超额完成。

(四)继续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一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采取部门检查和联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执法检查,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结合专项检查继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劳动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三是组织检查组成员单位对本区专项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相关政策建议。

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东阿镇劳保所在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为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镇,立足我镇实际情况,更好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利用网络及时把招工简章发到各村。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对全镇55个村的待业青年以及外出务工情况都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和掌握,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县局今年分配新增转移指标715人,到目前为止,全镇共输出新增劳动力633人,其中有组织输出88人,自发输出5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9%。

二、认真做好今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在今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人力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迅速在第一时间内成立了领导小组。我们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利用集市发放宣传材料20__多份,在全镇范围内张贴条幅200条,进行了广泛有效的宣传活动。工作中,规范操作,确保新农保工作阳光运行,将收缴的保费统一存入财政帐户,统一管理上缴,做到基金安全运行,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顺利完成了新农保工作。全镇共收缴保费3378354元,参保率达到99.8%,人均缴费额是204元,录入信息24652人。目前,全镇有60岁以上的城乡居民6746人领取养老金,每月领取金额达40.5万元。

三、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县局要求,我们一是抓好政策性培训,重点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常识等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二是抓好劳动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思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经多方调查,针对群众意愿,我们在小屯村开展了200人的中式烹调师培训,全年培训任务293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68%。

四、做好今年的劳动监察、技能扶贫技校招生及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

为迎接好县局劳动监察大队对我镇各企业的检查,5月_日,劳保所联合经委到各企业进行填表登记并责令企业填好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材料,于6月_日到15日带领济南东泰压缩机厂、山东建成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山东润发机械有限公司到县劳动监察大队接受了审查工作。目前技能扶贫技校招生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正在办理之中。

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开发区(__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街道办事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劳动保障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社区在劳动保障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1、每年的一月为“再就业援助月”,为认真完成就

业援助月的总体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就业再就业情况进行走访登记,随时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变化,努力为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掌握求职人员个人情况及求职意向,同时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劳动保障局、区人力资源中心和本社区组织的再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会,为失业人员牵线搭桥,寻找就业途径。

2、每年二、三月份为“春风行动”月,今年_月_日,我社区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场招聘会,来自开发区一期、二期企业共计24家,招聘信息14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人员80余人,邀请了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晚报、都市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落实,认真学习具体业务政策,每天抽出2-3小时,带上宣传资料下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了解现行的相关优惠政策;

对于前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认真审核资料,严格把关,严审资料,尤其对于用担保人申请贷款的,详细向对方解释责任、义务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每一个贷款都是优良贷款。

4、对辖区内原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提供有关政策方面的咨询,上半年新办养老资格认证24人。

5、在辖区内利用公示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居民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使社区居民能维护自身权益,了解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从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收集空岗信息60余条,供社区内的失业人员选择,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率。

6、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劳动保障站的重要工作,为尽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居民了解参加社会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我们在社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保意识,灵活就业新参保人员39人,办理城镇医疗保险23人。

7、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及时了解,并登记造册。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及“4050”人员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残疾人基本情况台帐、大中专毕业生台帐、低保人员、两劳释放人员、退役军人等的基本管理台帐工作,并实行专人管理。

8、上半年办理灵活就业城镇居民参保39人,城镇居民参保23人,办理就业失业证54人,小额担保贷款1人,报送驾驶培训2人,报销驾训培训费1人,审核老年资格证20人,新办老年资格证24人,办理40、50社保补贴10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2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4人,其中报送援疆培训本科生毕业生11人,办理五七工2人。

二、总结好的经验方面

1、积极收集空岗信息,并进行归类整理,对于前来求职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很快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缩短了求职的时间。

2、档案归类整理较规范、完善,以便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查阅,年底总结时便于整理档案。

3、因我辖区自建房多、流动人口多,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检查、流动人口登记、夜查等工作时,积极向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宣传办理社保的相关业务,提高入保率。

三、不足之处

1、工作人员因值班、请假、培训等情况不在办公时,部分工作内容方面交接不清楚,造成工作延误。

2、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等信息上报不及时,不能把我们日常工作、特色工作很好的、及时的宣传出去。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金、创业鼓励金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积极宣传,尽快给予办理。

2、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上报。

3、继续做好推荐就业工作,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目标。

4、严格按照政策办理各项业务,避免出现工作失误。

以上是劳动保障上半年的工作小结,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主动作为,力争使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4

关键词高校;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

本文就以高校医院为依托开展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的优势、服务形式、内容、人员等方而作了些探讨。高校医院对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开展医疗服务的优势

首先,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高校医院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必然选择,为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是拓展医院业务,促进医院发展,更是高校医院的职责所在。其次,因为高校医院就近、方便及专业性,长期为高校老年教职工及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方便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别近些年国家重点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医院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此外,高校医院隶属于高校管理,能同时得到卫生部门和高校政策、资金、人员等的各种支持,如高校强大的教学科研力量及设施,有的高校还设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健伞的基层组织机构,如工会、离退休工作处、学生会等,将为校医院管理、开展志愿者和社工作、全科医护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因此,高校医院开展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模式思考

采用多样化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形式,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服务需求:①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高校医院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形式,特点是政府通过为居家养老居民购买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券、健康保险或居家护理险(如长期护理保险、临终护理险)等确保居家养老人群享有健康服务。我围尚不富裕,由政府全部承担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并不实际,但可通过发放政府购买的部分医疗项目免费服务券、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报销比例、提供专项补贴鼓励老年人购买健康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险产品、针对弱势老年人开展无偿或低收费的基本保障社区医疗服务等等,以体现尊重生命,人人享有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②按生活自理程度分类服务形式:根据生活自理程度把居家养老老年人分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白理3种人群,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取所需。有研究提出对生活能够自理者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组织适宜的体育锻炼康复训练等活动,与居民订立契约式健康保健合同;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年人应开设家庭病床,定期上门巡诊,为照护者提供护理常识和技能培训,外出就医时提供上门接送等特殊服务。③按病症种类服务形式:根据老人所患病症种类,提供专项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同类患者一起管理,提高效率,针对病症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南医疗服务团队修订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健康日标、评价效果等。如美国有专门为社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的特别护理服务。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多因素干预措施可降低社区老人跌倒发生率,居家医疗服务可强化城镇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5

首先,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高校医院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必然选择,为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是拓展医院业务,促进医院发展,更是高校医院的职责所在。其次,因为高校医院就近、方便及专业性,长期为高校老年教职工及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方便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别近些年国家重点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医院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此外,高校医院隶属于高校管理,能同时得到卫生部门和高校政策、资金、人员等的各种支持,如高校强大的教学科研力量及设施,有的高校还设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健全的基层组织机构,如工会、离退休工作处、学生会等,将为校医院管理、开展志愿者和社工工作、全科医护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因此,高校医院开展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二、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模式思考

采用多样化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形式,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服务需求:①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高校医院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形式,特点是政府通过为居家养老居民购买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券、健康保险或居家护理险(如长期护理保险、临终护理险)等确保居家养老人群享有健康服务。我国尚不富裕,由政府全部承担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并不实际,但可通过发放政府购买的部分医疗项目免费服务券、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报销比例、提供专项补贴鼓励老年人购买健康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险产品、针对弱势老年人开展无偿或低收费的基本保障社区医疗服务等等,以体现尊重生命,人人享有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②按生活自理程度分类服务形式:根据生活自理程度把居家养老老年人分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3种人群,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取所需。有研究提出对生活能够自理者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组织适宜的体育锻炼康复训练等活动,与居民订立契约式健康保健合同;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年人应开设家庭病床,定期上门巡诊,为照护者提供护理常识和技能培训,外出就医时提供上门接送等特殊服务。③按病症种类服务形式:根据老人所患病症种类,提供专项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同类患者一起管理,提高效率,针对病症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由医疗服务团队修订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健康目标、评价效果等。如美国有专门为社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的特别护理服务。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多因素干预措施可降低社区老人跌倒发生率,居家医疗服务可强化城镇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多层次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①预防服务:老年人是疾病及突发事件的高发人群,重视预防,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内容有传染病预防(包括社区的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预后康复预防)、非传染病预防(包括一级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等)。应制定针对居家养老人群群体和个体的短期及长远预防服务计划,同时需结合考虑环境、季节、人员等诸多影响因素。②医疗服务:主要是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控制,对危重病例的救治及转诊,高校医院应引入现代老年医学观念,开设老年科,提供个体化综合医疗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高校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建议开展家庭治疗、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可先由家属或老人到医院相关部门填表申请,经老年健康评估小组评估后,按等级收取医疗服务费用,费用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项目范围,政府可参考等级给予相应补助。③康复服务:高校医院应设康复室,备有基本的康复训练器材,为各种慢性病老年病所致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治疗,开设家庭康复病床,定期派康复工作者到患者家中进行康复咨询、治疗和转诊服务,进行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工作,由健康评估小组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服务费用应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项目范围。④保健服务:居家养老老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连续性日常保健至关重要。可设立家庭医生责任制,使老年人拥有相对固定的家庭保健医生,进行网络化管理,针对老人的体质状况及患病情况,提供个性化保健计划建议,并进行有计划的药物管理、心身管理和行为管理,为社区设施及家庭环境改造提参考意见,开展一些保健性质的服务项目,如养生保健、中医养生、足疗、心理辅导、健康锻炼等。⑤健康教育服务:针对居家养老人群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服务。特别要开展老年性多发病、常见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制定针对群体和个体的短期及长远健康教育服务计划,建立专家-高校医院专业人员-家庭医生-居民等多级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统一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内容,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服务,设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健康教育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6

一、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城镇就业安置总量达15954人,其中失业职工再就业4190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6%;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0815人,城乡就业协调发展,为保障民生、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扶持政策进一步延伸。全面落实了岗位补贴、五项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减税免费、小额贷款担保等再就业扶持政策。20*年,全市设立小额贷款担保资金200万元,核发《再就业优惠证》255个,凭证享受优惠政策的失业职工达295人次,减免税费总额达116.1万元,拨付失业职工再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等共计179.3万元,对促进再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统筹就业取得新进展。建立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统计等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为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规范的就业服务。同时强化农村劳动力针对性就业培训,并对初次就业人员实行免费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三)就业援助取得新成效。加大行政扶持力度,通过开发社区服务、园林绿化、街道卫生清洁等公益性岗位,对“3545”以上大龄失业人员实行政府托底安置,今年以来共安置大龄失业人员508人,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及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集中就业洽谈活动,通过优良的职业中介服务,牵线搭桥促就业,共举办失业职工就业洽谈会92场,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用工信息1400条,提供就业岗位11761个,达成就业意向7292人。为10027名失业职工提供了档案托管和社会保险费代收代缴服务,代收代缴社会保险费达2372.55万元。

(四)就业素质得到新提升。企业在岗职工培训方面,以“金蓝领”培训为抓手,深入带动企业组织开展短期轮训、长期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类企业职工达3.9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坚持以培训引领就业,利用遍布城乡的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对转移就业劳动力提供各种适用性、针对性培训服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6000人次。失业职工培训方面,免费举办失业职工技能培训班40期、培训1730多人,创业培训班5期、培训260人,有效提高了失业职工择业技能。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组织开展鉴定10批次,涉及工种24个,新增各类技术工人5030人,其中高级职业资格161人。

二、强化扩面征缴,突出创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加强

(一)基金征缴攀上新台阶。征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达72765万元,比去年增收18018万元,增长32.9%。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31452万元,同比增收10379万元,增长4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7430万元,同比增收2386万元,增长15%;职工医疗保险费征缴15300万元,同比增收3780万元,增长32.8%;农村养老保险费3616万元,同比增收616万元,增长20.5%,基金运营收益302万元;失业保险费2847.3万元,同比增收475.8万元,增长20.1%;工伤保险费940万元,同比增收132万元,增长16.3%;生育保险费878万元,同比增收200万元,增长29.5%。

(二)扩面参保取得新推进。年末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0693人、95602人、77000人、114860人、93090人和71960人,分别新增参保5016人、9000人、1027人、11965人、6210人和3936人,扩面总量达3715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17765人,参保率为100%。

(三)多层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方面,在科学、民主、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荣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市关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城镇儿童、在校学生及其他无业人员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范畴,总人数超过20万人。企业养老保险方面,按照“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积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已在市电业总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进行试点,以积累经验,全面推开。工伤保险方面,以农民工为扩面重点,截止12月底共为305家企业、32380名农民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荣成市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和生活补助办法》扎实推进,截止目前,参保失地、转非村达24个,参保人数21266人,筹集保险基金1816万元。社保基金监管方面,不断强化“高压线”、“生命线”意识,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健全了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常态化、规范化基金监管体系,确保了基金安全完整。在今年全省社保基金专项审计中,我市社保基金监管的措施和成效,得到了省审计组的较高评价。

三、维护弱势权益,多途径执法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健全完善了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责任、举报投诉案件受理和主办监察员等系列制度。同时,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和书面审查有机结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监察体系,共受理各类监察案件137起,处结130起,案件受理率和按期结案率均达100%;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8次,检查企业5134家(次);对1205家企业进行了劳动保障年检;对243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了《劳动保障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补签劳动合同23985份,补办招工手续13286人,补办投保手续3992人,清欠工资150.7万元。

二是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一步提速规范。进一步改进了办案方式,规范了办案程序,推行实施了“一步到庭”、“阳光仲裁”等提速增效措施,不断提高仲裁效率和质量,全年共受理争议案件247起,处结243起,案件受理率、按期结案率和结案正确率均达100%,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240余万元。

三是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加强。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需要,对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劳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指导全市企业按照新的理念要求,对劳动管理规章、劳动合同内容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为稳定和谐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服务大局,突出实效,确保各项中心工作圆满完成

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认真做好俚岛镇杏北台村、崖西镇龙床村等6个村的包扶工作,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启动实施了村路整修、办公用房修缮、自来水管道改造、卫生室、文化室及水利设施建设等一批利民生、合民意、顺民心的包扶项目,总投资达50余万元。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亲情手拉手”活动,制订了联亲三年规划,为11户联亲对象捐助现金及生活用品价值达1万余元。为帮扶学校荣成二十四中捐资助学3万元。对全市复员退伍军人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核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解决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使保险、工资、就业等我市军队退役人员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避免了群体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服务效能

坚持抓好以“提高效能、优化服务、树立形象”为主题的机关规范化建设活动,重点强化三方面工作:一是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凡对外服务项目,从服务事项到服务时限、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全部对外公开,并精简办事程序,推进机关服务高效、便捷、规范。二是以强化素质为核心,提高行政效能。组织干部职工对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了集中认真学习,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进行了系统研讨,全面提高了机关干部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以推进廉政建设为保障,塑造良好的部门形象。从完善工作制度入手,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机关工作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20*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二是部分社会保障政策亟待完善,主要是部分破产关闭或注销企业退休职工尚未纳入医疗保障范畴,农村养老保险群众参保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三是职工工资待遇总体偏低,个别用人单位劳动生活条件恶劣、拖欠克扣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有明年工作中制定切实措施加以改进,主要工作打算是:

(一)抓好三个环节,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总体思路是以《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确保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着力抓好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女40岁、男50岁以上大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医疗、生育三项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托管档案且个人自己缴费超过6个月的失业职工,按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60%的比例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二是着力抓好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为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规范的就业服务。强化农村劳动力针对性就业培训,切实提高择业自主性和就业稳定性。适应我市劳动力需求旺盛的需要,扎实做好市外劳动力引进工作,为企业用工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着力抓好就业援助。进一步开发挖掘社区服务、园林绿化、街道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对大龄失业人员实行政府托底安置。继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及各种就业洽谈活动,举办失业职工就业洽谈会100场以上,安置失业职工2000人以上。

(二)突出重点难点,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跨越

在巩固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100%的基础上,以弱势群体参保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同时,强化征缴核心,社会保险费征缴额比20*年增长20%以上,进一步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是企业养老保险重点抓好村级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基金征缴额突破33000万元,参保总人数达到95000人以上,新增参保5000人以上。

二是医疗保险重点向城镇居民覆盖。全面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明年一季度前基本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征缴医疗保险费17000万元以上,参保总人数达到18万人以上,新增参保7万人以上。同时妥善解决破产、关停、注销企业退休人员医保无着落问题,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

三是工伤保险重点向农民工延伸。在今年建筑、海上作业、化工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全部参保、非高风险行业农民工50%以上参保的基础上,明年将全市所有用人单位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征缴工伤保险费1000万元以上,参保总人数突破10万人,新增参保6000人以上。

四是重点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办法,重点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适龄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征缴保险费3000万元以上,新增参保6000人以上。

五是加大社保基金监管力度。加强与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健全完善基金监管体系,定期检查基金征缴、支付、结余和存储情况,并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形成经办业务环环紧扣、多人审核、阳光透明的管理机制,确保基金收支准确无误,为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执法维权,奠定劳资和谐新基础

一是加强企业工资支付综合调控。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劳动合同等措施,指导监督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和预警报告制度等长效机制,使职工收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步提高,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二是加强专项治理。重点查处职工反映强烈的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加班且不支付加班工资、劳动环境恶劣、不参加社会保险等违规侵权行为,及时受理查处各种劳动监察案件,案件受理率、按期处结率达到100%,切实维护好职工权益,实现劳资和谐,贫富两安。

三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监督指导用人单位全面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管理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率质量,及时调处各类劳资纠纷案件,实现案件受理率、按期结案率、结案正确率三个100%的目标,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深入抓好三大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一是企业在岗职工培训。重点加快生产、服务一线,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培养途径上,一方面指导企业搞好技能人才的梯次培训,纵深储备。另一方面,围绕全市技能人才需求状况,整合优化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资源,多途径开展培训,同时大力推进定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益。第三,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积极联系引进。新增各类技术工人5000人以上,其中高级以上技术工人500人以上。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7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是一个具有13个社区、14万人口的大社区,也是江北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任务最繁重的社区。这样一个社区,在2010年底之前,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依托江北区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科完成。其责任医生团队均由大内科医生护士组成。但作为江北区主要的二甲医院之一,其医疗任务繁重,完成医院的门诊住院患者的诊疗工作都很紧张,责任医生团队形同虚设,有的医生护士甚至连自己是团队成员,管辖哪一个社区都不知道。因此,在2010年底,其健康档案建档率仅完成28%,慢病管理只是依托上门看病和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体检,以至于居民满意度调查仅40%。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北区卫生局整合卫生资源,修建了一栋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公开竞聘的方法竞选出中心主任,再吸纳了江北区三个二甲医院有志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才,于2011年出成立独立法人单位,专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方法:新的中心成立以后,中心领导对责任医生团队建设高度重视,采取了如下措施:⑴科学搭配,区划明确,公示醒目。每个团队按高、中、初级职称搭配,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生、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及其他人员组成,每个团队6~7名成员。管理区域按远近搭配、人口数量均衡的原则,明确划分。并在每个社区楼道、居委会等醒目的地方悬挂制作有团队成员照片、职称、职务、个人简历和电话号码的公示牌,让社区居民明确知晓自己的责任医生是谁。⑵人才培养:①外出培养:1年内分别送出去参加社区骨干医生培训2名,全科护士培训2名,健康教育培训2名,健康档案管理培训3名,慢性病管理培训4名,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3名,营养师培训1名,心理咨询师培训1名,精神病管理培训1名,医技科培训2名,药剂科培训1名,财会人员培训1名。②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思想素质与业务技能。请社管中心、疾控中心和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进行业务指导,请健康管理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等。③组织竞赛,增强团队荣誉感。以卫生局开展“健康档案装心间”活动为契机,在中心内部各团队间开展选拔与团体竞技活动,既提高服务技能,又增强了团队荣誉感。⑶服务理念明确,拟定计划,履行承诺:各个团队分别以“真情服务,满意100”、“用爱护航,呵护健康”、“做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等服务理念为行动指南。由团队组长拟定计划,做好义诊、巡诊、入户调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具体安排,向中心领导做出承诺,汇报计划完成情况。⑷下达目标,定期督导:摸索出科学合理的任务指标,要求定期出诊巡诊,按时按量完成随访任务,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以及定额完成新建健康档案的数量等,并每个月进行督导,视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结果

加强责任医生团队建设,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成效。在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和居民满意度调查方面均有显著提高,高血压管理率=高血压管理人数/地区高血压总数(人口总数×地区高血压发病率19.6%);糖尿病管理率=糖尿病管理人数/地区糖尿病总数(人口总数×地区糖尿病发病率11.7%);居民满意度采取面对面调查10人,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各电话调查10,共计40人。见表1。

讨论

责任医生团队建设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关键的一环,搞好责任医生团队的内部管理是提高其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

责任医生团队上门也存在很多不被社区居民接受、吃闭门羹的尴尬局面,这需要责任医生团队付出更大的努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增加上门服务的次数,提高上门服务的质量,用高度的热情、博爱的胸襟去对待社区居民。此外,配备统一、醒目、具有中心特色的服装、标识、出诊箱和交通工具等,能够使活跃在社区的责任医生团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责任医生的认可。

责任医生团队又受不能够解决社区居民较大的健康问题、药品、物资短缺的局限。这一点值得社区卫生管理层的思考。

责任医生团队工作量巨大,纸质档案较多,尽快建成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可以更大地提高责任医生团队的工作效能。而江北区存在信息管理软件不统一、功能不齐全、维护与升级不及时、资源不能共享、重复录入电脑等现状。因此,急需一部功能强大,能将其他软件里的数据导入和共享的,最好是有掌上电脑功能,以便于出诊随访时能及时录入的软件进行管理,这样将更有利于提高责任医生团队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春香,杨颖,来彩芬,等.责任医生团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7,7.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8

摘要:居家养老是相对于机构养老的一种养老方式,同时也是目前我国老年人普遍选择的养老方式。从微观方面来说,居家养老主要由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这两部分组成,通过我们对北京市顺义区胜利社区的调查研究以及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我们发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工作模式能够在居家养老中发挥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工作者完全不同的、独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作用。

关键词:居家养老专业社工社区养老家庭养老

作者简介:齐彬雯,女(1989-),北京人,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3-0242-02

一、社会工作者介入居家养老的优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迈入老龄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北京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8万,占总人口的17.7%。根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650万的峰值,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多,一些养老院的床位已出现紧缺。《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8年年底,北京的养老机构床位只有39994张。而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按照国际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测算,全国老年人约需养老床位800万张,而目前仅有250万张。基于这种情况,绝大多数老年人都选择的居家养老的方式,而随着80后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很多家庭也相继出现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这一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术界通常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笔者从专业社会工作角度思考,认为从微观方面来说,居家养老就可以分为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两部分,专业社工再以社区和家庭这两个地点为依托开展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这个在中国来说还很年轻的团体,在承担构建和谐社会责任的同时,在居家养老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专业社工在服务中会采用很多老年社工的工作方法,而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以社会老年学为依托,工作者不但要认识老人在老化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及社交需要各方面如何相互影响,还要知道老人是如何适应他们的生活环境的。然后按照老年人不同健康状况及需要,提供适合的照顾计划和服务建议。在居家养老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如美国的“全面照顾老人计划”就是以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工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完成的对年老人的全面照顾计划。在节省预算的同时,就可根据评估的老年人需求,使其在一所社区的服务机构中享受到所需的全部服务。又如香港的“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计划,是政府以竞标的方式让非政府机构竞办社区支援服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社工在这些项目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养老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1.专业社工能够从支持者、能力建设者的角度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我们实地调研的北京市顺义区胜利小区是一个比较老的小区,该社区共有1710户居民,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有400个,其中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大概有10多个。在了解了社区概况后我们决定先采取社区漫步的方式了解需求。在漫步中我们发现,这个小区虽然旧,但是卫生情况非常好,社区的硬件设施如路灯、垃圾箱、信息提示牌等也都一应俱全。在与一些老年人的攀谈中我们发现,大多老年人在这个小区都已居住了十多年,对周围邻居的情况也很了解,他们对小区本身也比较满意。当我们问到他们平时的活动时,他们表示腿脚好的会每天出去遛弯,有时会在楼下打牌,偶尔也会出去旅游。当我们问及他们参与的社区活动时他们表示这部分内容不是很多。于是我们从中发现了问题,决定对胜利小区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的需求展开一次大范围的调查。

在我们第二次到访社区时就带来了60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现在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情况和对本社区的活动队的期望。我们首先从居委会了解到了一些基本情况:社区现有在册各类服务队4支(社区治安巡逻队、社区服务队、帮扶队、助残队),各类文艺队四支(合唱队、舞蹈队、京剧队、评剧队)。从这看社区组织的队伍不少,但是实质的活动又有哪些呢?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参加过小红帽治安队的老年人最多,占到总人数的53.7%,这源于每当有重大活动(如奥运会、两会、国庆游行等活动)举办时,社区都会主动发动老年人这部分资源。但是其他的活动队,如合唱队、文艺队、宣传队所占的比例就很少了,基本在10%以下。因此可以看出,社区在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方面比较欠缺,与社区沟通之后,社区也表示,社区中缺乏能将小团体有效组织起来的专业人才,多数情况下是有活动了才会开展训练。于是我们发现,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可以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领袖进行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是其增加团队号召力;其次,增加团员的专业程度,发挥社区中退休专业人才(如音乐、体育方面)余热,鼓励其成为团队的专业指导;还有,社工负责保证最初组织活动的次数,是成员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增加继续参与的兴趣。社区社会组织有利于老年人找到其找到退休之后的“事业”,而且对团结社区中的老年人很有帮助,老年人退休后最怕的就是孤独感,在活动队中有了固定的朋友后就有助于他们消除孤独感。专业社工在其中就发挥了组织者、监督者和协助者的角色,把一个完整的社区社会组织扶上正轨。

2.通过小组工作技巧组建社交小组和互助小组

小组工作是重要的微观社会工作方法,而且它的介入门槛较低,受惠面积也更大,能使有限的社工服务于尽量多的人。在社区中,老年人小组也是专业社工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通过不同主题的小组吸引有不同需求或问题的老年人参与,可以不断增加他们的被支持感和自信心。为了证明理论,在胜利小区中,我们选择开展较为普遍的社交小组作为试点。我们通过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协助招募到了7名志愿者,借助社区提供的场地我们一共进行了3次小组活动,从最初的通过游戏的方式相互熟悉,到母亲节的分享慢性病的保健知识,再到聊聊自己的烦心事,我们看到组员们一次比一次的熟悉起来,起初不健谈的两位大爷通过几位大妈的带动也变得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了。所以,小组工作是专业社工可以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工作的很好的工具。又比如一些自身有相同疾病的老年人可以组成一个互助小组,通过小组活动相互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法,彼此间充分理解,更容易获得生活的力量,心情就不会总纠结于自身的疾病中,而是与小组成员相互鼓励的同时自己的情绪也会得到积极的调节,勇敢地去面对疾病。

3.培训老年人的社区支持系统

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每个楼门都设有楼门长,而且就是本楼门得住户,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邻里间的照顾,弥补了因为社区工作者数量少而服务不到更多人的漏洞。社区楼门长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样都属于是社区的支持系统,而作为专业社工来说,可以通过对这些人提供培训的方式实现对社区养老的服务。如心理健康,急救方面的知识性培训,与人沟通方面的技巧性培等等。这样不仅增加了楼长们的专业性。而且也增加了居民自治社区主人翁意识。

三、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养老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1.专业社工能够准确把握老年人需求

家庭是居家养老的第一场所,社会工作者在做家庭养老服务时更多的是上门服务,这样可以更加细致准确的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在胜利小区,我们在社区工作员得带领下进入了两户老年人的家庭。第一户是年轻时曾经抗日的李爷爷的家。他和他的老伴生活在一起。老伴没有收入,李爷爷有军人的生活补助。我们刚进屋就发现屋内有很大异味,经了解是因为老人身体不好怕吹风,他们也觉得空气混浊但是没办法。于是我们就想到可以通过养一些植物的方式来净化空气。当我们问到老人的儿女时他们说小儿子和小闺女对都很好,还指给我们看桌子上的营养品都是他们买的,二儿子由于本身较困难就很少来。提到这里我们发现老人的脸上不禁掠过了失落的神情。作为父母当然希望每个子女都能经常来看望他们。作为社工,在了解老人的需求之后就是要想办法如何帮助他们,家人作为直接与老人接触的群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有条件的话社工就应该与老年人的家人沟通,提醒他们注意到老人的心理和生活上的一些需求,尽可能地做到能满足的就去满足。

2.专业社工能够发挥资源整合器的作用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走访的第二户老两口都是退休职工,每月有稳定的收入,大概6000元左右,所以生活的品质方面较有保障,两位老人还经常会出去旅游。但是最令他们担心的就是看病难的问题。老奶奶表示,像她这个年纪的老年人在医院看病一等要好长时间身体真是吃不消,而且医生给开的药很多都是不能报销的,药费的开销也很大。这户老人虽然是我们的个案,但是看病问题是如今老年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治疗资源少,开销大是医疗的通病。那么我们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发挥资源整合器的功能,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首先建议增加社区医院的数量并提高医疗水平,让老年人做到小病常见病在家医,大病再去医院医。其次在医院开辟老年绿色通道,医院也应增加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老人不要觉得看病是一种负担,对疾病产生消极心理。在发达国家的社工体系中,社工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因为他们能够真实反映出基层群体的心声,让当权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到这部分人的需求。在我国的社工发展中,相信社会工作者也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

3.通过个案工作方式排解老年人心中困苦

在走访老年人家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刚刚丧偶或得知自己或家人身患重病的老年人时,我们就要采用个案的工作方法,再结合如“生命历程回顾法”、“缅怀治疗法”等老年社工的工作技巧,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会充分尊重老年人自我决定的权利,做到“案主自决”。对老年人的苦恼表示出“理解”并试着了解其中原因。在谈话过程中时时把握老年人的情绪。因此,无论是单纯情绪上不好的老人,还是遭遇重大困难的老人,在这里都会找到一个出口,排解出他们的困苦,以更积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

总之,专业社工作者为一个职业在居家养老方面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我们依托社区和家庭这两个老年人活动最密集的地方,应用专业工作方法解决老年人面对的实际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梅陈玉蝉、齐铱、徐永德著,《老年社会工作》,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苏景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9年版。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9

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贯彻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年内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15000人以上,城镇就业率不低于70%,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年内实现本区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完成情况:今年以来,全区实现城乡就业27859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616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690人,城镇就业率为72.57%,城镇登记失业率1.34%;完成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2160人,就业率达96.3%,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2、改变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方法,实行“现收现付”,实现参保率达到99%以上,养老金发放率确保100%;年内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净增5000人,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6%以上。

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期末参保人数为23.7万人,养老金领取人数达8.9万人,参保率达到99%以上,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8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净增6131人。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保险基金征率分别为96.3%、97.1%、96.6%、97.2%、96.7%。

3、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着力推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拟定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有关政策,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人员的竞聘上岗、转岗聘任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时在两类岗位任职核准制度,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备案制度,年内在427个事业单位11251个岗位中实现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及合同管理。

完成情况: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政策体系,会同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制定下发了《区事业单位人员定级、晋升和备案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区事业单位人员竞聘上岗暂行办法》、《区事业单位人员转岗聘任实施办法》、《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同时在两类岗位任职的意见》等文件,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完成24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调整工作;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分层级聘任和工勤技能等级考核合格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并按照竞聘结果办理了备案及聘用合同签定手续。

4、围绕建设“国际航空城”总体部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全年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4000名以上,新建专家工作站2个。

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共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4410人;新建市级专家工作站6个,分别是:美中天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海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艾迪森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加强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年内全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年检用人单位达到5000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调撤率达60%以上,劳动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达100%。

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4%。年检用人单位5466户;立案受理仲裁案件1600件,调解撤诉1127件,调撤率达72%,位居全市首位,劳动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达100%。

创新创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在全市率先建立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坚持推进就业管理服务精细化,打破劳动力资源“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电子信息档案和动态数据库,突出抓好城乡劳动力调查统计等基础性工作,将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待遇状态、流动去向以及求职意向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并不断完善更新。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实名制,在就业指导、失业登记、求职愿望等方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完成情况:在区就业服务中心、街道劳动保障中心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立了“充分就业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定期深入社区入户调查,更新数据,掌握全区劳动力就业、创业、失业和培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等工作,并提供企业用工岗位信息。

2、建立社区户外电子显示屏。在全国率先实现就业信息电子屏幕的社区全覆盖,用于就业政策、信息的,便于居民对就业政策的及时了解和就业动态的有效把握。年内户外电子显示屏设置率达100%。

完成情况:按照计划安排,今年全区共有203个社区确定安装室外电子屏幕,其余6个社区因旧村改造或居民居住分散等原因暂定不安装。截至目前,有185个社区室外电子屏幕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占拟安装社区总数的91%,全部安装工作将在12月底前完成。

3、在全省率先打造城乡一体化就业模式,年内所有街道和社区全部达到“充分就业社区(街道)”标准,从而实现全面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目标

完成情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五个均等化”(就业管理均等化、就业指导均等化、市场配置均等化、创业服务均等化、就业帮扶均等化)的城乡就业新模式,大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和指导失业人员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目前,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均达到“充分就业社区(街道)”标准,提前一年实现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目标。

4、推行居民养老保险银行“代扣代缴”参保缴费新模式。由银行通过居民开设账户直接划拨居民参保缴费资金,真正实现“数在网上走,资金银行流”的经办模式,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参保缴费,节约了居民参保缴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维护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完成情况:积极协调区农商银行,在全区全面推行了银行“代扣代缴”的新模式,制订了《2012年度居民保险资金银行代扣代缴工作计划安排》,明确工作进度和责任分工。通过街道、社区大力宣传居民养老保险银行“代扣代缴”的优越性,提高参保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协调代扣银行,加强对经办人员的培训,使街道和社区经办人员熟练掌握政策和系统操作。

机关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了《督查办法》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和年度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表现进行不间断督查,以刊发局内《督查通报》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将工作人员表现的优劣纳入考核范围,与个人季度和年度考核相挂钩,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

二是丰富机关文化建设主题。组织召开全区人社系统首届职工运动会,增进了系统内部干部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在驻区某部队进行了为其一周的军事训练,并进行了队列检阅评比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庆祝建党91周年为契机,开展以“缅怀先烈,重温誓词”为主题的登山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党性观念,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本色。

三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开展了科级干部一线窗口挂职活动,利用一年时间对全局所有科级干部进行了每人为期一周的窗口接访工作,在熟知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了科级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为民服务技巧;以“打造书香机关、提升能力素质”为主题,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了关于阅读《落实重于一切》、《团结协作的五大障碍》等书籍的思想大讨论和读书心得撰写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干部职工法律水平及业务素质为重点,举办10期“法律法规培训班”,提高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以实现“职业道德有新提高、机关形象有新提升”为目标,举办“机关道德大讲堂”,邀请国学老师进行“人的内心和谐”和“公共礼仪和服务技巧”专题讲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水平。

四是强化机关反腐倡廉建设。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制,对岗位风险点进行流程再造,排查程序漏洞。对领导干部及科级干部进行廉政约谈,净化廉政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外公布政风行风建设监督电话,积极运用网络等信息媒介,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外部监督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

其他工作

(一)强化就业服务体制建设,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一是强化以创业促就业。发挥“创业专家指导团”帮扶作用,走访就业困难家庭110余户,发放创业宣传材料4000余份,为1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知识;积极做好“市万人创业大会”参展工作,通过组织企业参展、推介全区“十二五”项目等,较好的向全国创业者推介了;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贴息”等政策,今年以来共发放小额贷款贴息73.2万元、自谋职业扶持金566万元,扶持创业1231人,带动就业3219人。

二是深入推进全民技能培训。将人人享有就业技能作为劳动者由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转变的根本手段,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需求,开设旅游产品营销、物业管理、海产品捕捞等20多种培训专业,截至目前实现技能培训3000余人。组织举办了“区第二届技能大赛”,共选拔出专业技术能手4人。

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新建毕业生见习基地6处,总数达到36家,通过见习基地提报见习岗位近2000个,接收1068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地见习。

(二)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臻完善。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向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积极组织宣传发动,为下一步做好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女年满55周岁到59周岁的领取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7.5元,达到年满60周岁以上退休年龄的其他领取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5元;今年以来,共为8.9万人发放基础养老保险金1.9亿元,养老金人均领取待遇达355元/月。我区打造居民保险经办示范模式的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刊发。

二是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支持,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补交养老保险的通知》,积极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实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已为477人办理了参保缴费及待遇领取手续。

三是积极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镇居民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和财政补贴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由15万元提高到17.2万元,财政补贴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开展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工作,目前在济南、淄博、潍坊住院的参保职工可联网即时结算;全面推开门诊统筹,22家医保定点社区已全部开展门诊统筹业务,签约人数达7.6万。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稳步发展。深入实施“443”引才工程和蓝色人才聚集计划,紧贴企业产业需求招才引智。会同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成功举办了“区生物医药领域海外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现场聘任10名生物医药领域“”专家作为我区特邀顾问;组织参加“2012中国蓝色经济国际高端人才洽谈会”,有3家用人单位分别与5位专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协议书。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完成了2012年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共评定初级职称275人,审核上报中高级评审材料683人,完成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确认510人;强化科研工作站管理,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区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积极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扶持奖励办法,拟定了《区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生活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区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职称评聘实施细则》和《区基层一线专业技术骨干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在全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是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我区54名干部的安置工作。加强对全区64名企业干部的排查梳理及解困稳控等工作,保证了“三级两会”期间企业干部的总体稳定。为企业干部困难家庭发放救助款120余万元。

(四)深化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圆满完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根据我区行政编制空缺和人员需求情况,完成了2012年公务员招考工作,共面向社会考录公务员10人。

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会同区教体局和区卫生局完成了我区201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共引进教育、卫生系统工作人员265人;启动职员制实施工作,制定了我区职员制实施方案,拟于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

三是工资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为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基础上,针对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经过前期调研、测算等工作,初步实施方案已报区政府相关领导。年底前,出台我区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2012年,共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级别变动、晋升级别工资档次以及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审批业务2700余人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薪级及绩效工资总额核定业务10506人次。共涉及金额7000余万元。完成专业技术职务变动工资审核业务324人次。完成了岗位变动、职务变动、工人技术等级变动、机关事业单位调动人员的工资审核等710余人次。全年完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及待遇审核209人。

(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一是加大企业欠薪处置力度。对全区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加工制造、餐饮服务及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查出隐患企业37家,涉及金额41.5万元。今年以来,共受理欠薪等案件860件,涉及金额725.4万元;处理逃逸停产突发事件26件,涉及职工2207人,全部就地化解。

二是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对、流亭、棘洪滩、河套四个街道6家职业介绍机构、29家劳务派遣公司进行了集中清查。共取缔无照经营职介所2家,劳务派遣公司11家,整顿规范劳务派遣公司18家。

三是打造“阳光仲裁”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屏障作用”,在全市率先推行了调解程序前置试点,通过建立“调解告知函、调解意见书备案”等制度,实现与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制度对接,使得大量劳资纠纷在基层得以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共有135起劳资纠纷在街道、企业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化解成功率达70%以上。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今年以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质量就业的新要求与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群众对养老待遇的高期待与养老保障的低水平存在矛盾;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完善,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四是企业欠薪逃匿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增强,对劳动监察执法的预警机制提出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予以改进。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就业稳定增长

一是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贯彻《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做好“十二五”期间城乡就业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包括创业、就业、培训等十二个就业配套文件,规范就业工作流程,明确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城乡统筹一体的就业工作体系更加科学完善。二是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区政府《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做好“十二五”期间城乡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积极的就业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打造“一园多基地”创业平台,建立我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和综合职业能力培训基地,年内分别完成大学生创业培训和综合职业能力培训200人以上;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深入开展“送服务、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对社区失业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提供一对一帮扶,提高就业服务主动性,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入户调查和服务,提高就业能力。年内实现城乡就业1.4万人以上,“4050”人员灵活就业3000人以上。三是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大力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抓手,完善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措施,建立家庭服务业从业企业数据库,规范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抓好家庭服务业各项政策落实,通过实施稳定岗位补贴、各类保险补贴政策,扶持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挖掘、广泛宣传家庭服务业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推动作用。四是全面提升培训水平。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立足我区实际设置培训工种,在整合辖区内培训资源的同时,与全市100余家培训机构建立“培训联盟”,通过培训资源共享,打造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根据企业和求职人员需求,采取“学校培训、企业出资、政府补贴”的合作培训模式,解决培训补贴低,企业组织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开展灵活的“区域特色培训”。依托“培训联盟”资源,结合我区西部海产品养殖、中部商业和临空业、东部登山旅游、花卉养殖、农家采摘节会等特点,开展实用的指导培训。五是创新就业服务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社区室外电子大屏幕和社区宣传栏,对新出台的促进就业政策和企业招聘信息进行全天候,扩大街道、社区、企业和城乡居民四个层面的政策和用工信息知晓率和覆盖面;利用春节后举办的“春风行动”大型求职招聘系列洽谈会和“解民忧、送温暖,保障服务进社区”活动,设立“就业政策宣传台”,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集中提供政策宣传咨询;争创全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和部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强化社区就业工作宣传指导力度,在社区开展“就业帮扶七日办”、“社区就业活动周”、“树典型、表先进”等三项活动,打造一批符合社区特点的就业服务品牌,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二)做好人才资源开发文章,推动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

一是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实施“443”引才工程,加大对大企业引进人才的服务力度,为大企业定向招聘、培养、输送人才。依托人才网“高层次人才直通车协调服务专区”,搭建高层次人才与大企业互动平台。深入企业调查摸底全区外国专家及留学回国人员情况,建立外国专家人才库。全年计划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4300人。二是打造人才动态管理服务平台。开发设计人才动态管理服务软件系统,建立人才动态管理服务平台。对区规模以上、人才密集型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情况进行在线管理;对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学历、专业、技术等级、所在行业、职位等内容进行登记记录;对人才引进、人才流动、人才结构等情况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掌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三是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建立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数据库,实行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引才平台建设,年内上报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3家以上市专家工作站;做好区首批基层一线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的选拔和表彰工作,年内评选、表彰和培养30名左右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农保转城保,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根据市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向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在全市率先推进居保转城保工作,做好政策的宣传发动,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城乡居民转移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二是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经办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社保网上经办服务模式,提升社保经办机构的经办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年内确保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6%以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5000人以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6.9万人。三是认真落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医保稽查、住院、门诊大病、异地医疗管理工作机制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和经办服务水平;做好22家医保定点社区基础建设,规范门诊统筹、居家护理等业务操作,加快“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

(四)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认真做好新出台公务员法配套法规的贯彻实施工作。贯彻中办、国办有关精神,结合贯彻表彰奖励工作条例和省出台的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实施细则,根据市表彰奖励管理办法的制定情况,按照规范的程序依法做好各类表彰奖励项目的审核把关。二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各项政策,建立起规范有序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职员制实施工作,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年底前基本完成我区已设岗事业单位的职员制实施工作。三是认真抓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工作。建立健全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加大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监督管理,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四是稳步推进干部工作。进一步完善“双考”安置办法,扎实做好干部安置工作。推行企业干部“三级联动、分类管理”模式,提高和完善对企业干部的解困和稳控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培训方案篇10

 

2018年,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夯实基础管理,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廉政防线,不断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为谱写新时代城乡居保事业晋城篇章作出新贡献。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全市城乡居保参保人数达110.67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数109万人的101.54%;全市城乡居保征缴保费13517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数11055万元的122.27%;城乡居保为全市327704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按月足额发放47757万元养老金,发放率100%;

二、工作情况

(一)举办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升各县(市、区)经办机构信息系统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5月份,我中心对各县(市、区)信息系统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岗位-操作”、“岗位-人员”式结构,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定岗定责,使得软件中的岗位与现实中的岗位相对应,即真正将工作体现在软件中。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有力助推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的开展,进一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市出台丧葬补助金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及其综合待遇,减轻参保人员去世后家庭丧葬费用负担。2018年12月,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办法》(晋市人社发[2018]年62号文),文件中明确了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制度规定: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期间死亡的,其法定或指定受益人、继承人按规定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标准为不低于当年一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丧葬补助金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负担,其中:市级财政承担每人500元,剩余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丧葬补助金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减轻参保居民家庭的丧葬费用负担,同时,还可以有效遏制参保人员死亡后继续领取养老金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安全。

(三)积极结算财政补贴资金,确保城乡居保经办工作顺利进行。

为顺利完成2017年我市财政补助资金结算审核工作,我中心于4月12日-13日对各县经办机构开展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结算表填报培训工作,并在5月3日-4日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报表进行了审核,确保了我市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足额领取养老金。

(四)开展下乡稽核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乡居保工作管理,防止挤占挪用社保基金和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结合全市城乡居保工作实际。今年6月份,我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居保稽核工作。重点对村级代办员是否对已享受养老金待遇人员进行生存调查;是否执行月死亡零报告制度;是否按月核查申报新增领取人员名单;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进行入户抽查等问题进行抽查检查,真正把稽核贯穿于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办过程中的漏洞,切实维护好广大参保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以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工作为重点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落实普法任务。不断丰富手段,创新宣传方式,运用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以卡通漫画等可视性强、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解读政策,贴近百姓,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切实提高社会保险宣传的覆盖面、可及性和有效性。关注舆情动态,加强舆情监控,积极做好引导和应对处置工作。

(二)推动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

要不断完善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及利用办法。实时跟踪业务进度,归档业务材料日清月结,当年业务档案材料及时整理立卷,次年1月底前归档入库。积极推动档案电子化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一体化”建设,即业务与档案一体化建设、纸质与电子档案一体化建设、管理与服务利用一体化建设。

(三)树立社保经办窗口新形象

深入推进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执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坚决纠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参保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打造扎实、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树立城乡居保经办窗口新形象。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参保扩面困难。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处于饱和状态,参保扩面工作难度太大。

(二)队伍建设不健全。县乡村三级经办队伍建设不完善,导致每月死亡冒领人数不能及时上报。

(三)金融服务不完善。由于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给偏远地区老百姓领取养老金和缴费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五、2019年工作思路

(一)要做好社会保险费移交税务部门后的业务经办和对账等工作。

(二)提升社保卡服务能力。督促各县(市、区)经办机构加快社保卡使用,协调相关金融机构为使用社保卡提供好环境。

(三)继续加强基层经办机构内控建设,加强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四)协助市人社局农保科和市财政局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争取出台我市丧葬补助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