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9:42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它对规范国民的经济行为,维持市场的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一名经管类人才而言,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其从业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学目的将不同课程门类按一定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直接表现为教材编制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制约。优化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既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促进完善的教材编制,又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改良教学手段,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二、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及其对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影响

 

经济法是对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也要随之进行改变。了解我国经济法的诞生与发展,对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经济法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在我国,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我国多位领导人发出应当建立健全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言论,通过学习各国经济法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订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并于1979年编写完成了经济法相关的第一部教材——《经济法概论》,次年,经济法教学在各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和法学专业相继开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法补充了大量的内容,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的发展对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编制方面,1981年到1993年之间,经济法刚刚确立不久,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较快,各法律院系在十多年间编制了各类经济法相关教材近四十种,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经济法课程教材的编制起到了指导作用,其后编制的《经济法学》、《经济法原理》、《新编经济法学》等多种教材,由于编制者观点的影响以及受经济法发展的限制,在内容和体系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利于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法制建设起步晚、起点低,教育制度也存在很大不足,虽然借鉴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理论,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内容不完善。经济法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材编制的不规范上。首先,各类有关经济法的教材版本较多,且其总论部分仍不够成熟,各教材总论部分虽然比较统一,但都只是就经济法的历史、概念、地位等进行了描述,而没有能够对经济法的适用范畴进行论述;其次,各类教材分论结构差别较大,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还存在许多争议,各教材的编制者观点也不尽相同,导致各教材的分论部分不仅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内容上也有很多不同;最后,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与其他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两者既存在交叉衔接不足的现象,又有互相重复甚至冲突的内容。

 

2.课程设置不合理。经济法教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法学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课程往往只安排各类法律相关的知识,对经济法的认识只存在法律范畴,无法与实际的经济学相结合,无法体现经济学对经济法教学的支撑作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经济法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课时一般安排在大二期间,在此之前并没有民法、法理学等相关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经济法的难度,此外,缺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经济法课程设置使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在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课时安排上存在较大的漏洞,经济法教学课时一般为48学时左右,而涉及的法律有十部之多,缺少专业针对性,使学生学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教学模式单一。当前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教学为主,紧凑的学时也使教学更加紧张,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是照着教材或课件进行枯燥的陈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知识灌输即便学生掌握了很多经济法知识也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因此,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应该将教学模式的改进作为重点进行。

 

4.考评体系落后。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年终考核成绩仍是以试卷分数为主,虽然加入了平时成绩的概念,但只是作为很少的部分考核学生上课期间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考评模式考验的只是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的思维日益僵化,且助长了“60分万岁”、“考前一周突击”等负面思想,无法考核学生真正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对经济法教学这类实用性高的课程,在考评体系中加入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很有必要。

 

四、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1.针对不同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首先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编制有针对性的教材。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的教学使用的教材内容差别很大,法学专业更加注重理论性的学习,其教材内容更加“专而精深”,经营、管理等专业的非法学经济法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内容更加“繁杂且浅显”;其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也要采用“广义经济法”的概念,即经济法授课不限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是包含“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的综合性培养,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最后,由于经济法教学课时有限而内容繁杂,各教师还应根据所授学生专业的不同,自行调整授课内容,增加经济法教学与学生专业的融合度,例如将整个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分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对基本理论重点教授,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专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教授时,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讲解,对重要程度不一的知识点的掌握,分等级进行不同要求。

 

2.引入贯穿式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工作之中,特别是在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由此可见,众多鲜活的案例就是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一般为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在课时较为紧张的经济法教学中,如何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案例教学课时是一个难点,且这种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进行实践分析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入贯穿式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之前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展示,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结合进行,将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的兴趣,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经济法教学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尽量选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浅显易懂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用性案例,并在教授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主,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团队学习的模式。团队学习模式是对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分析法的综合应用,首先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通过展示队名、队歌等活动建设团队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和任务,然后教师展示案例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点,要求各小组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案例的复杂情况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选择一节课至几天时间)完成查阅资料、理论分析、案例研讨等任务,最后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理论知识的再次讲授和巩固。

 

4.改良考评体系。改良考评体系是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改良考评体系,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试卷分数决定学生成绩的观念,在教学和考核中加大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加入到考核之中,受传统教育制度的限制,考评体系的改良也不能一蹴而就,在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可以把理论考试中案例分析试题的比重逐渐加大,并将学生团队学习模式中的表现计入成绩考核中;另一方面,考核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验,教育管理者对教师也应该进行不定期的考评,通过课堂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考评教师的工作质量,加速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进程。

 

综上所述,经济法课程不但是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更是保障我国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致力于阐述经济关系中的法律调整模式。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依赖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它是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层次经管人才的根本保障。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2

关键词:酒店韩国语;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3-02

一、当前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手段改进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既懂韩语又懂酒店管理的韩语人才却相当匮乏,且开设酒店韩国语类课程的院校不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都存在着实践类课程偏少、校企结合不紧密、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体系不完善等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教材单一、针对性和适应性存在偏差,教材内容脱离当前快速发展的酒店业,教学模式上以单纯书本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上述问题致使当前酒店韩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滞后,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亟待改革。

二、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酒店韩国语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韩语文化、饭店文化以及饭店专业术语、饭店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过掌握饭店韩国语视听说的能力,了解韩国饮食文化和饭店的文化、专业术语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具备初步的跨文化饭店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课程设计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将韩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最主要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学习情境,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内的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立足校企合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养成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饭店的真实工作划分为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练”的过程中,掌握饭店韩国的听说技能、韩国文化知识、饭店专业术语、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

(三)建立以情景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虚实教学体系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采用示范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中,加大校内的实训成绩和职业素养的考核比例,实训的理论考试中实际的听说能力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占综合成绩的50%,其中实训成绩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模拟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的打分。

实训成绩=理论考试成绩(40%)+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学生平时表现(10%)

理论考试成绩(40%):包括饭店韩语的基本语音、词汇、饭店专业术语、饭店文化、韩国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成。

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包括工作过程或模拟工作过程中的饭店韩语的使用情况和饭店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

学生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工作过程的表现、礼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建设及选用

加大教师团队对酒店韩国语类教材的开发力度,深入到酒店现场挂职锻炼,充分分析、理解当前酒店业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内容主要依据酒店的部门设置制定,与课程设计相符合,情境丰富,可令学生了解酒店服务的各个流程,同时又能使学生掌握酒店服务行业的韩国语表达方式,进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服务技能的双重目的。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料

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酒店情境会话案例库、针对每一工作模块和典型工作情境设计习题库,使学生课堂学习后能够及时演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在线答疑系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答疑解惑。

3、构建酒店韩国语视频资料库

收录相关的韩国动影像资料,使学生在知识的把握上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并增加学习的兴趣,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生韩国文化的学习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背景,服务业的优质服务是依托与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更高质量的服务于顾客前提是要掌握好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酒店韩国语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韩国人的风俗礼仪、饮食习惯、各种禁忌的讲解。

(二)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改变单纯的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教学模式和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启发,可采用带入情境-引发问题-寻求方案-实战演练-灵活运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即

1、带入情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其下的多种工作情境,将学习环境由单纯的课堂变为课堂和工作场所的结合体,努力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图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链接,培育成熟的职业化人才。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3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继续教育;课堂教学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实践意义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为解决苏联部分地区中小学学生留级问题所提出的。他通过借鉴现代系统论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借鉴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系统论,通过对教学课堂教学各要素的系统优化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这在当时国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针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不断丰富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理论价值。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并共同实现教学效果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教学内容传播,同时还涉及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针对课堂教学影响因素的分析,需要强调实现课堂教学整体的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巴班斯基运用辩证的系统方法,将课堂教学作为系统整体,以课堂教学各要素的作用实现对教学任务的解读,同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最终根据当时的情况选出最佳方案[1]。通过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解读,我们能够看到这一理论是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从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一部分、每一要素出发,通过整体与部分方法论运用,让每一个影响教学过程因素都能够相互配合,并形成在整体课堂教学效能实现下的最大功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将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所有因素作为系统的单一要素进行研究,并对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进行效果实现机制上的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各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系统理论层面看,要想实现整体效果的提升,需要部分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催发整体效果,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目的。将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应用于我国继续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明确应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前提条件和依托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实践价值。应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需要的前提和依托机制,是建立在现代教学形式方法、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对课堂教学各个要素的特点和运作机制都了解并具备一定条件基础上,才能够发挥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大效能。可以说,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贯穿于整体和部分上的全面优化,是在一定条件和评价准则基础上形成的最优化机制。这种最优化不能脱离实际,需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以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作为前提,才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才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部分有效衔接,形成教学过程在整体系统上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全面考虑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影响教学系统的内外影响因素。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要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调控,同时也需要对教学规律、教学理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运行方案。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辩证的系统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是运用系统观点对整体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要素进行整体优化,是通过最小投入或最优投入来获得最大收获的理论[2]。只有通过科学统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以及教学手段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思想核心所在。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需要借鉴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学系统方法,同时以教学固定的课堂时间内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应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应用要强调从系统论角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要以系统论视角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通过对于课堂教学各个要素的有效的优化充分发挥教学参与要素的整体协同作用,做到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过程中包含参与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等,为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目标应该以系统的视角将各个教学要素看作一个整体,并从教学实际出发,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因素的效能发挥,从而选择最优的课堂教学的解决方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连续活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同步性。同时,要正确看待教学过程中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的关系,从每一节课程入手,从阶段性教学入手。只有解决好短期目标,才能够解决好整体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要通过合理安排分配,将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教学结构进行解析,从而梳理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脉络,并结合课程和具体课堂特点,充分发挥不同要素之间的作用,在科学投入的基础之上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应用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教学过程最优化始终是建立在时间标准之上,包括教学任务完成的时限效果。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策略的实施都应该建立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才能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及其评价。从课堂教学的系统目标实现看,应该将时间要素纳入到教学设计之中,将时间作为课堂教学的基准,才能确保在限定时间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分配,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才能够达到课堂教学时间利用功效的最大化。课堂时间管理就是要将教学内容按照预先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传递给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让教师能够采取最佳方式来讲授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快速内化,实现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应用要设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及其评价标准。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对整个教学效果最为真实的体现。巴班斯基也指出,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要对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结构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无法制定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最终不仅影响影响教学进度,甚至会影响教学总体质量。没有从学生综合情况出发,对学生学习特点和思想心理活动缺乏了解,盲目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不仅与唯物辩证法相抵触,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很多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关注,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了解不多,课堂教学只是按照教学任务的安排进行。这偏离了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整体教学效果必将难以体现[3]。

三、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应用于继续教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堂教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深刻影响。从继续教育课堂特点出发,教学过程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而制订出科学化人性化的继续教育课堂教学方案。同时,继续教育课堂教学应当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来从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效能的最优化。

(一)以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

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主要针对教育对象是社会人员和专业技术学习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这些人员能够达到知识和技能获得和更新的目的。这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培育人才和进行人力资源再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些继续教育是以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的,很多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需要特定的教学场所。这使得继续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于课堂教学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特别是学生要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获取有效的教学效果。当前,很多继续教育的教师,对于学生关注和管理缺乏耐心和信心,而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之上。但从另一个侧面看,无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投入多少精力,如果学生缺乏配合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结果必然是继续教育及其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在继续教育中不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继续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对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能动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课程内容学习之中,实现继续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自我约束不断强化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丰富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角色定位,应该以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继续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传递自我管理概念和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要从学生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提升教学效果,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优化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继续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具体要求。远程的继续教育课堂教学是通过网络方式来实现的,由于师生不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双方在思想交流和情感认同上存在一定障碍,这势必会影响教学的开展效果。从继续教学课堂教学实际看,很多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认为教学过程更多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教学能力,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但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案例看,仅仅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能,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往往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停滞或混乱。因此,为提升继续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教学质量,还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能够有效增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有效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系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只有进行完整的情感交流才能够确保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和互动性。在这一人际交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的特殊性,同时要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让学生处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结合自身感受和人生感悟与学生分享,切忌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在问题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知识掌握层次上的特殊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简言之,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实现要素间的有效互补,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4

【关键词】控制类课程课程群建设措施

【基金项目】2013年3月,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群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Y13-2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5-02

一、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必要性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改革逐步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尤其针对学科特点进行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高校建设的核心环节。近年来,诸多高等院校针对课程建设中涉及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方式、课程内容调整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开展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还体现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对本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对控制类课程统筹布置,优化课程和学时安排,合理布局开课时间以及课程内容,才能保证控制类本科生通过本科学习,具备扎实的基本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建设必须以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

课程群指同一学科内服务于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系列课程,是课程建设的举措和有效措施。当前,诸多高等院校针对自动化专业控制类的课程群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概念、内容、方法及体系构建没有统一标准和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质量。作者根据自身在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的实际经验发现:目前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尚存在些问题,如课程之间衔接不充分、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内容缺失、课程实践环节偏少。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控制类课程远离实际应用,造成学生就业后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无法体现出控制专业毕业学生的能力优势。因此,优化控制类课程群课程结构、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

二、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

从本质上说,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是自动化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是为了实现现代教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对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革新。结合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人才培养特点及专业特性,要充分考虑社会对控制类人才的需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专业方向、设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如要不断调整课程模式,更新课程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课程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优质教材撰写和选用,以增强控制类本科生学生面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凝练控制类课程群内容、优化课程群体系

控制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此课程群目前存在门数多、学时多、相互之间重复交叉、实践教学薄弱等缺点。因此,可以考虑在重新修订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对目前控制类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等)课程进行了整合与优化,注重课程间协调发展,合理安排授课顺序(经典控制现代控制智能控制),将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合并融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注重控制系统仿真工具和软件如matLaB的应用和学习。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控制类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图多、公式多、需要展现的动态过程和变化特性较多,在课堂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为教师节省了大量作图和书写时间,能有更多的时间讲解分析原先基本原理和晦涩问题,使学生学习控制理论不再枯燥乏味。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及网络技术,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极大便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及师生互动,这样教师可以把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在网站上,学生可通过网站答疑、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交互式方式随时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讲授控制类课程的专任教师大多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及工程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以考虑将授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并针对实际课题进行简化后搬进课堂,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力和兴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实践经验。并且注重学生实际工程调查,广泛收集科技资料,使教学、科研、工程有机结合,适应控制类专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加大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开放综合性专业实验室,筹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效培养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具体措施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结合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技术领域课程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充分吸纳新技术、新知识,形成实践性强、课程知识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打造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

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应涵盖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扩展知识和综合能力课程等几个方面。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课程群中的专业知识、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技术内容进行凝练,并针对性的开展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内容方向;构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课程群师资团队建设

针对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特点,成立自动化专业课程群建设团队,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适时负责对课程内容调整,教学知识更新,教学成果校验等主题工作,力争躲到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另外积极开展就业和社会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建设基于项目引领的专业核心课程。并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开展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提质创优活动,形成良好的课程群建设氛围。

(三)课程群教材建设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材要求课程内容能够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手段,建成集纸质、电子、网络教材为一体化的特色课程群教材系列,同时避免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重复,剔除陈旧过时技术内容,为师生提供知识内容更新、能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教材。另外,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高质量优秀教材,丰富教材体系和内容。

(四)课程群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应提升教学教改理论水平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教研教改和科研作用,紧密结合自动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开展与本专业休戚相关的工程类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实践。

四、结论

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是对现有自动化课程的改革和优化,优化控制类课程群课程结构、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实践经验,提出从凝练控制类课程群体系优化、信息化技术利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并从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课程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措施,对自动化控制类本科生知识面、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梅,陈立潮,吴志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2]张富忠,罗成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电子技术,2003(15).

[3]王桂林,宋秀红.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4]宋烈侠,杨承运.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漫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Z1).

[5]黄祝明,胡亚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6]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于倩.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

[7]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

[8]张瑞民.系统科学理论与课程群整体改革的几点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4).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5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coursesoffinequalityistheimportantmeasurethatvocationalcollegesimprovetheteachinglevel,promotecurriculumreformandembodytheircharacteristicsofcontrollingschools.thisarticlehastriedtodiscusstherelationsbetweentheconstructionofcoursesoffinequalityandthepromotionofteachingqualitythroughfiveareas.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质量

Keywords:coursesoffinequality;teachingquality

0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引导广大高等学校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切实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和加强高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上网并共享,并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晋升高职院校后,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工作随之跨上了新的台阶。2008年7月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示范专业以及精品课程的建设,成为当前形势下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的学院重点工作。通过这两年多来的课程建设,我院共建成了2门部级、16门省级、4门教育部教指委级精品课程。在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我深深体会到建设精品课程决不仅仅是建设若干门一流的示范性课程,而是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我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应体现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和学科特色,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与本科院校的“宽口径,厚基础”不同,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专业技能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同时,更要突出客观实际的需要,以体现社会发展要求。

2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

首先课程内容首先应该是活跃的、不断充实、更新的动态过程,要能跟上日益发展更新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其次,课程教学内容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否则其它各个方面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应以实际应用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优化,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大纲的编写应当在非常熟悉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深人企业收集资料,以体现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逐步完善大纲内容。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传统的授课方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师是边讲边写,学生边听边记,课程讲授大多沿用概念—原理—运用的传统方法,学生参与程度低。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建有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但在利用程度上还参差不齐。精品课程的建设正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一种模式。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并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这次我院各系在精品课程的制作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将传统的讲授方法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纺化系,在这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较好地体现了其学科特色,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化改革走出了第一步。但同时也可看出,我院一些精品课程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表现教学内容与教授方法的协调应用上还显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改进教学效果和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固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再完善、再精致,都不能替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能替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和把握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所以优化教学手段还要处理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手段的优化对教学质量的优化所具有的优势。

4教材的整合优化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建设是衡量一个课程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教材质量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高职高专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选用与高职高专相配套的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注重教材的系列化和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的相呼应,并注意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此外,教材建设除了选用以上这类优秀的成品教材之外,我们还应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例如,我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结合学校专业情况和行业需求,编写了51本特色教材,进一步完善了主干教材的系列,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6

abstract:accordingtosomethingunreasonableincurrentcurriculumevaluationsystem,anewkindofevaluationsystemhasbeenbroughtupbasedondynamiccurriculum.theideastemsfromtheprincipleofautomaticcontrol.thisevaluationsystemcanprovidefeedbackinformationfrommultipleanglesinthewholeprocessofcourseconstructionandistheassuranceofcurriculumquality.

关键词:高职课程评价;优质课程;多元反馈评价体系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urriculumevaluation;qualitycurriculum;multiplefeedbackevalua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79-03

0引言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人才的教学载体,具有定向性、适应性、实践性、双重性以及昂贵性等特点。高职优质课程相对普通高职课程而言,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精良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团队、良好的教学效果、优质的教学资源等基本特征。而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则是优质课程中的典型代表。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活动及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诊断、纠偏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主要依据[1]。

因此,构建客观、科学而完善的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课程负责人、相同或相近课程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便于完善和发展被评价课程。另一方面对高职优质课程建设与实施具有积极导向作用与价值判断作用,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1当前高职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高职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起着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目前高职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课程建设质量难以跟踪反馈目前高职课程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总结性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最常采用的形式是期中测验、期末考试或考查,毕业考试、学校鉴定等,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与感悟,对其学业进步、职业素养培养的关注与评价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与成长,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

1.2忽视了学生与企业的参与,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既是课程学习的主体也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但是目前课程实施阶段评价的主体基本上是学校主管部门和教师,学生和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作为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体验者和使用者没能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并促进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适合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

1.3忽视关键能力的评价,评价结果偏离社会需求长期以来,课程评价主要强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等专业能力考查,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交流沟通、信息处理及团队协作等关键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2高职优质课程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是依据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课程相关信息与资料,并能实时的对课程实现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性、吻合性及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价值评判,为高职课程持续改进作出决策[2]。高职优质课程评价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2.1评价标准的职业性高职优质课程是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而设置,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确定课程知识点,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和顺序。因此,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就是高职优质课程的教学质量标准。

2.2课程评价的多主体性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面向就业岗位。高职优质课程的评价主体应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受益者的利益,在考虑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的角度,课程的主要受益者是学生与社会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专业专任教师。因此,课程评价主体应为接受该课程教学的学生与社会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相同或相近专任教师及作为委托主体参与课程评价课程专家等[3]。

2.3课程价值的社会性职业教育是立足于企业、行业,为社会培养人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对高职教育而言,社会要求和职业需求既是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优质课程建设的价值标准。

2.4课程评价的动态性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改善与发展课程,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也要求课程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对优质课程发展具有价值判断作用的课程评价体系,在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方案上也应随之发展与变化。

3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围绕课程开发设计、课程开设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而构建的一整套能够对课程价值做出定性、定量价值判断的指标系统。[4]

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利用先进课程评价理论与方法,在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而构建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目前高职课程评价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课程观”优化课程评价路径与评价内容,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出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

3.1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课程评价路径与内容动态课程观源于对课程词源的理解,即拉丁文“currere”中文译为“跑道”[5],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路径。本文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来考虑,认为从路径本身的设计、规划开始,到其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再到最终的成效评价以及路径的优化都属于课程建设的范畴,都应当纳入评价范围。因此将“动态课程观”思想融入高职优质课程开发、实施、建设等不同阶段,依据评价内容对课程价值目标的不同作用,实施全面的评价。

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高职优质课程开发与建设评价路径和内容,将课程评价分成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三个阶段组成,各阶段评价内容如下:

①课程开发方案评价是开发阶段对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课程资源设计、网络共享资源设计、课程师资配置、课程实训条件的配置、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可行性评判。

②课程实施评价是实施与管理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用的有效性及效果;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教学中的教研教改效果、课程网络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程度进行评判。

③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课程建设与更新阶段的综合性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实施某个阶段,对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有效性、创新性和更新发展性进行的价值、吻合度和贡献度评判。

3.2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课程评价模型为了解决高职课程评价过程缺乏过程性和动态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融入“课程动态观”的“基于自动控制原理闭环系统”思想开发的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自动控制原理闭环系统思想的精髓是利用反馈理论实现系统的自动调节。该评价模型把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课程看成一个大的循环系统,通过设置阶段性的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的组合起来,以实现课程质量实时监控与改善,从而保证课程的建设质量。

3.3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为解决高职课程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多元反馈式课程评价体系。

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基于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在课程评价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课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相结合并实时反馈的课程评价体系。

如图2所示,①课程方案设计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学校管理部门、行业和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及专业专任教师。该阶段为诊断性评价,评价方法采用质性评价为主,量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法,完成课程方案设计的评价。

②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专业专任教师及课程专家。该阶段为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以量性评价为主,质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法,对专业教学、职业素养培养等实施全程评价。

③课程建设与更新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专业专任教师、学校管理部门、行业和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该阶段为总结性评价,要完成课程的价值目标判断,为高职优质课程的发展、完善与更新提供完整的评价资料。

4结束语

高职课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因此,针对目前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存在重视课程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重视教育专家评价,忽视课程学习者学生与企业的评价;重视专业能力的评价,忽视职业素养的评价等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课程评价路径与内容,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了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力图解决高职课程评价中忽视过程评价、忽视职业素养评价、忽视课程评价动态反馈、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高职优质课程的开发、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芹,曾祥麒,陈英.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35):4-6.

[2]陶红林,肖仁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47-50.

[3]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能力本位的“制药通用设备”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通讯,2013(9):68-71.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措施优化

伴随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了稳定的创新及优化,教育部门在优化背景下,需要认识到教育体系的改革成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措施的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完善,促进大学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同时,在大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课程教学体系创新的背景下,需要对教学成果进行稳定优化。在教育整体创新的背景下,需要将大学生作为基本主体,提高学生英语的专业素养,在学生考核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专业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并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稳定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的分析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而言,其作为一门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设置的课程,在课程标准优化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素养。在现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体系形成了一定的创新发展标准,并通过基础英语、学科专业英语以及专业课英汉双语课程的设计,使英语教学呈现出创新性的发展途径,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及优化、为教育课程的提升提供稳定的支持。但是,在现阶段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衡量学生英语专业能力的标准主要是大学生四级及六级的成绩,而且,在大学课程设计中,很少针对专业课程进行教育体系的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听力相对薄弱。所以可以发现,在教育体系革新的同时,其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教育人员提高对课程项目的革新认识,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提供稳定支持。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需要得到一定的转变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教育体系的创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体系优化的背景下,需要转变学生及教师的原有观念。首先,学生学习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变。在教育体系革新的背景下,需要按照《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观念,及时转变原有的教育机制,将教学的改革及创新作为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机制,通过新课程标准体系的优化,促进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但是,在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构建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知及学习相对被动,很多学生没有预习及复习的习惯,缺乏主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规划能力,不能针对自己的状况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教育革新的背景下,需要充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优化原有的教育革新标准,从而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其次,教师教育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变。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教育模式上不仅需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而且也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并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在教学的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实际能力,从而为教育思想的创新以及实践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支持。(2)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性不强伴随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很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创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拥有良好的网络资源,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这些资源形同虚设,他们利用这些自主学习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购物或是看电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革新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能合理选择自主空间,并在规定的教室进行学习,虽然在一些课堂中充分发挥出了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但是,其教学资源的滞后性为教育的革新造成了影响。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的背景下,需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通过教学标准的优化创新,实现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范波,2012)(3)教学管理的缺陷性通过对大学英语教育革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的背景下,很多院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虽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但是,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性,这就为大学英语的革新造成影响。

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1)及时转变学生及教师的观念在教育体系革新的背景下,各个高校在英语教学体系优化中,需要充分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完善教育体系的个性及指导策略,深化教育体系的稳定革新。教育人员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制定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个性化的教育实际需求,从而优化教育体系的创新改革。同时,在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需要围绕学生的英语专业素养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丰富教学经验,组建专业的教育队伍,强化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为教育队伍人员结构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教育革新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现象,学生也需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合理利用自主学习空间,在网络资源设计的背景下,实现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实现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周小勇、张海,2011)(2)强化英语专业学生的主体性第一,在自主教学的背景下,需要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原则进行教学体系的设计,并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提供良好支持。在分类教学的背景下,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第二,在教学模式优化的同时,教师需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现代化的教育创新技术,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个性化以及立体化创新。在教学模式优化中,需要建立学生的档案,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材料,并通过教学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实现教育优化的最终目的。而且,在网络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构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理念,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彰显提供支持。(3)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化分析伴随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需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优化教学的管理机制,完善教学评价的基本目标,从而为教学管理的优化创新提供稳定支持。在教学管理革新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分班测试,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发现同一班级中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从而为分层教学体系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具体教育措施优化的背景下,也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并在英语教学阶段按照学生的入学年份、专业进行教育指导,将基础薄弱学生的教育作为重点,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提升提供稳定支持。同时,在教育优化中,也需要认识到教学评估的重点,通过教学优化手段的优化,实现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革新。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需要充分满足教学的基本环境,优化教育的稳定改革及创新。同时,在英语专业革新的同时,也应该将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强化教育的管理模式,从而为教育的优化及创新提供稳定支持,实现教育体系的稳定革新。

参考文献

[1]范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应对措施[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9):92-94.

[2]黄雁鸿,雷兴刚,陈利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65.

[3]须文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上海政法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部分成果[J].考试周刊,2014(70):8-10.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8

关键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81-02

一、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分析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兼具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部开设课程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高职教育强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其课程体系应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理论知识必须够用,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一,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重,理论教学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三年制专业的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第二,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多媒体仿真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实践教学模拟和顶岗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第四,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内容求宽、求新但不求深;专业课教学内容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建立相对独立、结构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高职课程体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国际间的教育互动与合作日益加强。高职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影响。在中外合作培养高职人才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的课程体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观念与职业教育体制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但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社会地位,而且通过课程改革,加强了教育、培训、社会、就业四大领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美国社区学院开设了融学术与职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他们建设科学训练中心,开发高期望值项目,开展教师训练,教授新知识新技术,对学生进行现代技术的边缘教育;将先进的学术引入职业课程,同时还将生计和技术课程建立在职业群的基础上,使课程框架更宽泛,旨在使受教育者以较宽厚的基础和实力去迎接未来多变且多元的劳动世界。澳大利亚taFe学院在确立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下,构建了特色显著的课程体系,其高职教学计划中没有基础课,只设区分不严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课程多、每门课程学时少、必修与选修共存等特点,教学内容突出了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行业性和行业标准性。①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中方在合作办学中除了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中的特色课程设置,还要注重中外文化教育,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一些高职院校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结构上作了改革。学校在公共基础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中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了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在专业课中补充在此领域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以及最近的研究动态;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资源,不定期地邀请外方教师开设讲座、做学术报告或文化介绍等,中方学生和教师不但拓宽了国际化教育内容,还加强了对国际化教育内容的理解。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中方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实行双语教学,有利于我国高校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对策

为培养具有探索创新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化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中方应该借鉴国外的课程设置,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结构应当围绕形成合理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寻求平衡点,处理好主干课与一般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第一,建立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按照文理渗透、学科融合的思路,开展通识教育,加强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建设,开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灵活设置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使教学内容多样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多种机会。

第二,建立民族化基础上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而言,在强调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培养兼具深厚民族底蕴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一个注重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体系,才不会轻易丧失自身的民族特性。因此,在构建民族化基础上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时,我们应坚持文化融合和兼容并蓄的原则,既要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中加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又要及时增设有关国际主题、世界地理、国际文化等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国际化,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课程还应该紧跟当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并能反映当代科技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是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课程,如计算机、通讯技术、生物化学、医学等,应紧跟国际和时展的步伐,随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课程内容。而对于意识形态比较强的社会科学类课程,则应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从长远来看,课程的国际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中国教学、研究。

第三,突出技能教育,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获得综合性的专业技能。为了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一般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而言,除了获得国内职业资格证书之外,还应该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国际通用资格证书,为日后进入国内外企、甚至到国外就业增加竞争力。因此,专业课程教材不应单纯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突出实用性;在课程内理论知识教学要强调“必需、够用”,及时反映与职业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要重视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调研等,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等等。

第四,建设和共享网络课程。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建设信息网络系统,与国内外高校共享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一方面中方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共享国外合作院校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中方可以共享其他学校、特别是国外著名高校的网络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实施了开放课程计划,通过多媒体网络,学生可以汲取国外高校最新的科技文化成果,博取众长,丰富知识。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9

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就是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优化课堂结构。所以,优化课堂结构进而全面提升教学效率自始至终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结构优化课题的研究,以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将新的教育理念引进教学实践中,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文是我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小结。

一、课堂结构优化的理论生成

众所周知,正是在数学课堂结构优化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各种数学教学方法和模式;而所有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模式也无一例外指向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这一目标。

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尔和韦尔等人于1972年提出,其观点主要反映在《教学模式》一书,其意图是“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及教材、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

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说,“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符合于所提出的任务,考虑到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那么,教学效率就是相应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的教学原则――“结构原则”,其核心是“按照最佳的方式”组织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这之后,不少的教育学家孜孜不倦地从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从此就涌现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法。现代教学模式的分类由于基准不同,方法不一,类型也非常多。例如,有学者认为最有影响的包括:

(1)着重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例如:原苏联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模式等。

(2)着重于技能训练和行为形成的教学模式。例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3)着重于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4)着重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例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5)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例如:美国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在我国,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影响的,例如:“八字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六课型最优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模式”、“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等。

二、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原则

所谓课堂教学的结构,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它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教学的组织形式。所谓优化教学结构,则指的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最恰当地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素的组合和程序的编排,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其中包括许多子系统。而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原则,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结构的整体性原则。课堂结构是指课堂诸要素(如教师、教材、教法等)之间的组合排列。夸美纽斯说:“教学的艺术所需要的也没有别的,也只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的加以安排而已。”这实际上是在强调教学不能只重视局部,要着眼于整体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各要素相互协调。

其次,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开放动态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而数学教学过程也同样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应用和巩固的心理流向过程,因此,注意学生的心理规律,树立心理学原则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实施课堂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习心理、接受心理等影响因素,按照心理学规律和教育学规律办事。

课堂结构优化一定要研究数学学科特点。数学是一个兼具人文和工具属性的学科,加上它在教学上的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等特点,决定数学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点。数学学习中的心智活动有两个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特征是,心智活动始终借助自主思维展开,同时大多要伴随动手演算等“动作技能”;另一个特征是,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外化的直接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双向刺激――反馈系统;从学生的活动层次看,又是群体的多边活动,即学生群体内的多向刺激――反馈系统。

三、数学课堂结构优化模式

我们知道,课堂结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而课堂结构优化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课堂内容的优化、课堂环节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技术的优化、学生活动的优化,练习设计的优化等等。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划分得更细,比如我们可以进一步把课堂环节划分为自学、质疑、点拔、讨论、训练、总结等步骤。巴班斯基认为,优化教学主要是优化教法,而教学活动主要是组织、刺激、检查三方面。所以,优化教学方法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优化组织学习活动的方法、优化刺激学习活动的方法、优化检查学习活动的方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数学老师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在课堂结构优化方面,提供了许多典型范例。作为教学的终极理想,最优化始终是无法达到的完美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孙杰远,《现代数学教育教学》,2004年版。

2、《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版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篇10

关键词:热能系统分析;最优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艾萍(1968-),男,内蒙古兴和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张炳文(1953-),男,天津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吉林吉林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83-02

教育部2003年发出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力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进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1]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东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办学的基本特色,这是我校课程建设工作的出发点。我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依托学校原有优势着力在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部开拓新专业方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2]

当前我国火电厂每年烟尘排放量约360万吨,占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35%,火力发电厂又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大气,形成酸雨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使大气环境日益恶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火电厂生产的主要专业,深知自己的使命“在满足供电供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煤炭消耗、降低环境污染”,选择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深化,描述愈来愈定量化、精确化,节能减排成为电力规划建设和电站运行的努力目标”。基于此并为满足“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从2002年开始,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了“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使学生掌握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针对“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综合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多门专业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的知识点,以及现代运筹学理论和微机编程技巧,以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减少消耗的若干决策问题为训练科目,培养本科生解决本专业决策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

“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减少消耗的总方针,符合热力发电厂“以安全发电供热为条件,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为目标”的设计、运行基本原则。所以,将“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深入认识本专业各门课程相互关联的实质内涵,有利于学生早日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跨越,有利于学生上岗后早日成为节能减排工程师,是培养“一实两创”人才的需要,是国家节能减排事业的需要。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的。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及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3]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对“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进行精品化建设和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

课程是由一个或几个学科的若干内容按一定的体系与结构组成的教学基本单位。课程建设包括形成和决定课程质量的各种条件和内涵建没:教学文件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4,5]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课程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从长远来看,教学团队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远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联合体、学分互认的发展,学生选课时可选择各学校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学习最适合他的课程,因此各学校教学团队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良好的教学条件,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素质好,团结合作,并有学术带头人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由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把关,由经验丰富、思想成熟、学有专长、教有成效的中年教师作中流砥柱,由年轻力壮具有教学科研良好素质的青年教师冲锋陷阵的合理匹配的有机整体。其职称和年龄结构,主讲教师的高、中职比和任课率,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比,科研成果率等均能达到结构合理,既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又具有相当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融合多门课程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关联节能减排。在热力发电领域,无论是设备制造、工程设计还是电站运行,到处存在着“以安全发电供热为条件,以降低能耗为目标”的决策问题,直接关联着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组一直为将“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成为培养节能减排工程师的培养平台而努力。结合火电厂在节能减排中的基本任务,精心编排了教学内容,融合了包括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泵与风机、集控运行、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高等数学、运筹学在内的多门课程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热能系统或设备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针对火电工程实际决策问题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并编制微机程序求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决策问题的能力。

3.重视教材建设

国内已经有一些关于火电厂热能系统综合分析与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教材,但是,都存在着某方面的不足:主要介绍其他行业的热能系统,火电厂的内容很少;主要针对小机组介绍,不能满足当前超临界600mw及1000mw机组的需要;原则多,应用少,只能作为一般的概念了解,不便于使用操作;由于峰谷差别日益加大,600mw机组也参加调峰调频,给定功率是多数机组的运行方式,例如有些教材中假设“余下的排挤抽汽(1-α1-2)将直达凝汽器”,在给定功率的运行方式下,必然引起发电功率的变化,调节汽门将关小,以改变蒸汽量,维持给定的功率。

本课程组编写的教材将克服上述同类教材的不足和缺点,达到教材建设目标。本教材的特色是“融合多门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点是“学生作业内容关联节能减排”。

本教材建成后,将成为:融合了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泵与风机、集控运行、热力发电厂、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高等数学、运筹学、微机编程等多门知识点的综合性教材用书;火电厂热能系统分析工具书和节能减排工作手册,其内容包括火电厂和热电厂的各种装机方案。

本教材将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如下作用:各门课程知识点得到多次强化和应用训练;提高学生对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建立数学优化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电脑编程求解的水平;提高学生参加热力发电节能减排工作的技能和意识。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采用的练习题都是每个火电工程实际存在的优化决策问题,以下举两个编程练习的例子:

编程练习一:以优化运行减少消耗为题材,与学生林志峰共同发表了论文《给定出力660mw机组最佳真空确定方法》(《汽轮机技术》2008年第5期)。该论文介绍了功率控制方式下单元机组最佳循环水量的寻找方法。传统的最佳循环水量寻找方法,也是目前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在汽轮机入口参数和调节门开度不变的前提下,寻找使供电功率达到最大的循环水量。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功率控制方式下的单元机组。为此,本练习建立了全面的单元机组资源消耗数学模型,其C程序可以在1~2秒钟内求解得出给定发电功率下使资源消耗最低的最佳循环水量,能够为机组的在线优化运行提出合理建议。这里,资源消耗包括燃料费、水费和排污费。编程练习一的资源消耗数学模型符合汽轮机原理的有关定性结论,其微机程序给出的优化结果符合运行常识,学生得到了达到或接近实用水平的训练。

编程练:考虑更多因素的单元机组冷端优化设计参数。《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指出,新建火力发电机组,要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变化规律和循环水管道系统布置方案,对于冷端设计参数(凝汽器换热面积、循环水量、冷却塔淋水面积、凝汽器管材规格、凝汽器管长度、循环水管道规格、循环水泵扬程、循环水温度)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进行多方案的优化计算。但是,目前火力发电设计单位没有包含上述多变化因素的优化计算方法和微机程序,手工进行优化计算又难以达到要求。为此,本练习建立了全面的单元机组冷端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考虑到有离散变量,采用枚举法求解,编制调试了autoLisp实用程序,计算结果符合正常规律,优化计算时间为1.5~2小时,为火力发电设计单位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优化设计工具。

三、“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具体实施环节,也是“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第一,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工科学生素质。课程组在指导学生完成编程作业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第二,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在“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现有QQ群的窗口内扩建成课程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推荐教材、参考教材、参考文献、动态习题集、QQ在线答疑。教学网站内容与课程组教师授课内容一致,课程组教师也使用相同的授课计划和教案,于是,教学网站的投入使用,不但方便了学生,也扩大了课程组的教学容量。

第三,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对主要方法,要讲清思维本质、应用原则与其他方法的联系,要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等。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对所学知识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总结环节,勤于动脑和动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推理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数学性。

第四,开发应用Cai课件,迈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步伐。

第五,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受益。根据个体学生的不同类型,学生受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其一,综合性实用性的规划教材、随时可用的教学网站、老师实时在线的亲切感觉,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温馨的自主学习环境;其二,对于死记硬背、不习惯于研究学习的学生,动态习题集是通过考试的捷径。

四、结论

通过对“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和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使学生掌握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对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采取了研究性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方法,并引进了多媒体、QQ群答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其他类似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德群.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0,(5):64-68.

[2]范宝忠.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2):89-90.

[3]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4]夏晓烨,段相林.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J].中国大学教学,2007,(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