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十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十篇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2:16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1

1.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一般情况比较共调查少数民族特困移民188例(包括土家族102例、苗族86例)和安置地同民族常住居民110名(包括土家族63例、苗族47例)。其中土家族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就业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SCL-90评分情况比较土家族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偏执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检出情况比较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总检出率为28.5%(85/298),其中土家族特困移民和常住居民的检出率分别为32.4%(33/102)和23.8%(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7,p=0.173);苗族特困移民和常住居民的检出率分别为31.4%(27/86)和21.3%(1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6,p=0.171)。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的土家族特困移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土家族特困移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就业状况的土家族常住居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土家族常住居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苗族特困移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苗族特困移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就业状况的苗族常住居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苗族常住居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SSRS评分情况比较无论土家族还是苗族特困移民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及总分与常住居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困移民与常住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为自变量,采取逐步回归法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纳入水平α=0.10,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赋值情况:无心理健康问题者(SCL-90总分<160分)=0,有心理健康问题者(SCL-90总分≥160分)=1;男性=0,女性=1;15~35岁=0,36~55岁=1,≥56岁=2;未婚=0,已婚=1,离异/丧偶=2;文盲或小学=0,初中及以上=1;无业=0,农民/零工=1,固定职业=2;家庭人均年收入<0.9万元=0,0.9~1.8万元=1,>1.8万元=2。结果显示,两个特困移民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有3个,分别为性别、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土家族常住居民纳入模型的自变量为性别和年龄;苗族常住居民纳入模型的自变量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在两个特困移民及土家族常住居民中,女性和高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苗族常住居民中,高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1.本研究结果显示,湘西州土家族、苗族特困移民的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安置地同民族的常住居民,其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为31.9%(60/188),说明移民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当地居民差,已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这与其他类型移民的研究结果相似。移民心理健康受个体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性别和年龄是影响移民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个体因素。在本研究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特困移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间有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女性和高龄是特困移民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女性对移民带来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更为敏感,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认同更为艰难,因而容易表现得更为焦虑,较男性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身体健康状态和劳动能力下降,加之对故地的思乡之情和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对新环境的融入和新生活的适应,心理应激增加,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因此,女性和老年人应成为特困移民心理健康监控和干预的重点人群。社会支持是指能够获得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对缓冲心理应激、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

2.本研究SSRS评分结果显示,特困移民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常住居民,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湘西州土家族、苗族特困移民在移民搬迁后获取的社会支持不够,社会调适能力较差。本研究认为,特困移民作为移民中的特殊群体,其社会支持网络经历了“破坏-重建-再次破坏-再次重建”的特殊过程,他们获取社会支持的可及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远远低于当地居民和搬迁前,心理上难免产生焦虑和失落感,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还受到传统社会的影响,不可能迅速适应和融入当地,因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较高。对于特困移民,迁入地政府和社区应加大帮扶力度和心理干预,指导他们尽快建立新的、稳固的社会支持网络,尽早融入当地社会环境。虽然特困移民的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较搬迁前有了普遍提高,移民对搬迁后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较满意,但移民的整体心理建康状态不是很稳定,部分移民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现象也提示在移民工作中,除了要解决好移民搬迁后的生活与生产外,特困移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调适情况也应纳入移民工作重点中去。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评估消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又称为心理卫生或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人比尔斯(CliffordBeers,1908)所写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比尔斯倡导心理卫生,号召人们增加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和改善治疗方法,他的这一建议受到当时世界著名专家们的关注。精神病学家迈耶尔(adolfmeyer)建议将这本自传书籍的问世作为心理卫生运动开始的里程碑。自此以后,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内范围广泛开展。

心理健康是个体整体健康的具体体现,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干预,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的在心理健康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人们对心理健康内涵的认识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从心理健康内涵的角度来探讨心理健康的评估显得非常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统一、公认的界定。许多学者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定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虽然情绪和心理良好,但不代表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我国学者王茜认为,根据不同时期人们心理健康认识中发展出的占主导地位的新观念,心理健康内涵的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症状论、适应论、潜能论。黄希庭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行为,另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行为--也就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刘华山认为,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所达到的理想状态。“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者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本质上决不仅仅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追求的“平衡”与“适应”。“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消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顺从,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不仅追求内部的平衡,还坚持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学会有效学习,发展建设性、合理性的人际关系,渴望生活的挑战,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提升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健康认为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因此,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花相同精力或时间去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并强调心理健康不是简单没有症状,它分为不同层次的,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综合评价。外部的适应和内部的协调,是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形式,在自我内部和谐、对外界环境良好适应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目标,达到内外高度协调、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大价值的完满境界。心理健康有狭义与广义、消极与积极之分,狭义和消极的心理健康概念指没有精神症状或疾病,而广义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狭义和广义的概念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两个目标,一是对心理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二是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现状

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上,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为主导性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在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强调个体要具备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功能,生活满意度、如积极情感、自主、自我接受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健全人格的向往,更体现了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大多数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的对象是心理问题的患者,这类量表依据痛苦症状或心理病理的有无及严重程度编制而成,主要用来评价心理病理单一或者多个症状群出现的强度频度,主要包括有强迫量表、抑郁量表、恐怖量表、焦虑量表、人格障碍量表和心理病理综合评定量表等。这些量表对精神医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临床实践十分帮助,既可以评定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作为判断干预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但这些量表仅仅判断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在评价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与快乐感等心理幸福等方面显得不足,所以这类量表应用于大众或普通人群不太合适,在普通人群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评估过程中带来许多不便和困难。

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个体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感受,具有和整体性、稳定性及主观性的特点,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等三个不同的方面构成。通常使用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两个专业术语表示,主要评估积极心理健康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快乐感等,强调了正性心理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反之,如果一个心理测评工具仅仅重视了对积极心理健康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如心理问题和症状等消极心理健康的测量,那么,此类心理测评工具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评价则缺少代表性。

实际上,不管是消极心理健康还是积极心理健康,也无论它们是心理健康连续体之中的各自独立还是两极的因素,它们均是心理健康整体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侧重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的内容

心理健康的测量和量表的开发要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信息,即疾病的有关症状和健康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量表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普通人群,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当包括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正性方面即积极性的心理健康如幸福、快乐、安全感等;而心理健康的负性方面即消极性心理健康指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如疑病、精神病、焦虑、抑郁等。根据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考虑,心理健康测评应包含的内容,积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快乐、自信、信任、友好、安宁、健康感、自我控制,消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自卑、猜疑、敌对、抑郁、焦虑、疑病等。这两个方面基本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笔者认为,无论是心理健康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评,应当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四、心理健康评估的应用

心理健康评估在人才选拔、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司法鉴定、心理教育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才选拔和安置。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和工种,对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不相同。心理健康量评估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种的的要求,协助招生、聘用、晋升、入伍以及一些特殊工种等所需人才的选拔。心理健康评估已成为人才甄选、分类和安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诊断、预测和评价。在心理咨询诊所、医院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等领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对心理问题作出甄别,评定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可作为评价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干预效果的重要依据。心理健康评估不是只限于临床使用,还可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帮助寻找学生适应困难、学习不良的原因,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评估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程序和步骤。选用适当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有助于发现心理问题、情绪困扰问题,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干预方案。司法鉴定的工作中,有些时候需要使用心理量表对当事人的受审能力、诉讼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服刑能力等作出鉴定。这时心理健康评估是作出司法人员作出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结束语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症状,而且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消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健康均是心理健康整体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侧重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这两个方面考虑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积极性心理健康和消极性心理健康两个层面的内容;心理健康评估在人才选拔、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司法鉴定、心理教育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希付.心理变态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晓边.健康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王茜.心理健康内涵的发展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

[4]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

[5]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心理能力能满足自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个性心理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内在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条基本特征,既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六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大学生是社会公民群体里的重要分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一代新人。他们接受了系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但是,“马加爵现象”却使我们警觉:要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必须与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心理的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行动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原则的践踏。

(二)诚信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如果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那么友爱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看,心理健康的个体其行为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诚信友爱的,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归还助学贷款、宿舍内盗、同学间人身伤害等不诚信、不友爱的现象,也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大部分应该归结到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修养问题,也不排除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心需求无法实现,或者虽然实现却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和他人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人际不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他的个人价值选择受尊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积极发掘心理健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意义,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相帮助的社会交往准则,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富有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心理健康的个体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强调充满活力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但无序竞争将极大地破坏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掌握或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见,心理健康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迸发和安定有序。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涉及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保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更好的外在生存环境,也是内心本能的需求。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同时,能够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从而走向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还相当薄弱,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硫酸泼熊”事件,作为一个反例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重道远。

三、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内涵

(一)全面教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荣共生,这些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得以凸显。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二)发展教育观。和而不同,张扬个性,尊重差异,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为旨归,许多心理学家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布洛克尔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是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是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三)大众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特殊化教育,而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带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某些学生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患有心理疾病而产生恐惧和害羞心理,其实都是出自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实行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心理健康大众教育观,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态,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热忱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员教育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那么简单,它也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五)终身教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历时久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教育者应树立心理健康终身教育观,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终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4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今中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点都需要紧密地与我国当前发展实际相结合。目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全社会都极为关注这个棘手的难题。鉴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相关理论,培养当代青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心理健康;青年学生;价值导向

在当今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念进行着激烈的碰撞,社会生活压力巨大,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突出,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之而生,而对于物质生活的极端追求也使得青年学生的求学方向、求知航向有所偏离,面对一系列生存压力、学业压力、情感问题、求职问题等,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遭到了极大的扭曲。当前这种现状,倡导正确的价值导向,需要以正确的理论方法来帮助青年学生疏导心理障碍,摆脱这些压力及阴影的纠缠。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改造世界,强调社会实践,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应作为他们的学习内容,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对于改造大青年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它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走向美好的未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还能在工作、生活、学习、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有正确的准则和心理调适能力。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信仰,而且能够融入到实际生活层面。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人这一主体的主观意愿和内在驱动,尽管个体之间的追求存在差异,但是这种需求能否得到应有的满足从根本上说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所写的《无意义生活之痛苦》一书,解释了现代人面临的生存无意义感,认为富裕社会的人必须为自己生活发现意义和价值,否则将引发大量的心理问题。这些观点是从社会调查中得出的,而且社会中许多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所引发的悲剧事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人的本质”给出了科学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系统地将人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阐述出发,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它在社会历史发展各个不同时期能够广泛运用,以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它与心理健康等问题结合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可能,因而能够有效地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地揭示了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而要拓宽马克思主义视野,在生活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人的社会作用和价值追求,对自我的关心,注重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它肯定了人的社会劳动以及劳动给生命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心理健康,提升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青年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应自觉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年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是对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把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子系统融入进去。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意义,摆脱了对个人的过分关注。青年学生在校园里,由于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能够促使他们对社会、生活、现实等环境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水平,真正地以正确的方法来引导个体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世界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观点,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人的自主性是想通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加强,不仅可以提升人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人的自主性是实现心理健康得重要条件。首先,自主性让人有主动追求“真善美”的欲望,“真善美”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人类主动追求美好的事物,从本质上讲就是内在心理健康的外在体现,“心灵美”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它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契合的,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其次,自主性使个体的人为自己负责,包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承担改变自己的责任。这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心理成熟的表现,青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心理健康紧密集合,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再次,自主性能够提升自我的价值感。人的价值感要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它使人勇于行动,积极有效的实际行动能够提升人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又能够增强个体生活的自信心,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主义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培养人们积极的思维模式

事实证明,积极的思维模式对心理健康有巨大的价值。凡事往积极的方面想和往消极方面想,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也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所证实,“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它一反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消极心理倾向,把人的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作为研究的方向,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的积极心理和积极思维的重要意义。它认为,积极的思维模式即凡事从正面、积极的方面去考虑,有利于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因为积极的思维模式带来的情绪感受常常是积极乐观和充满希望的。

乐观与希望能够有效地增进健康,乐观新年能够保护人们免除疾病,乐观向上的情绪促使大脑产生“安多芬”,使人在舒服畅快的情绪感受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积极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应对困难和挫折,以积极模式看待问题,就能在危机中看到转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而帮助人们度过心理危机。积极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自资源,具有积极思维模式的人,在人际冲突时常常为对方进行“外归因”,从自身寻找原因,友好地看待他人。

四、马克思主义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强调从实际出发,有助于养成关注当下的理念

关注当下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理念,一个人能够将过去、现在、未来进行严格区分开来,真正理解现在的重要性,注重当前的过程,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体验现在的生活。当前流行文化在青年学生生活中广为流行,一些流行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对于现实中的一些负面信息,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教育青年学生要立足现实,深入实际生活去体会,不断强化青年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心理学家帕尔斯之所以提出要关注当下的问题,是因为他研究了两种不健全的性格――追溯性格和预期性格。所谓追溯性格,指生活在过去,总为过去生活中的事情耿耿于怀,以致于影响了当前生活。而预期性格指生活在对未来的预期中,把希望过分地寄托于未来,忽视了当下的生活。马克思主义主张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强调从实际出发,这一方法对指导个人生活也极具价值,不仅培养个体以实际生活为前提的乐观态度,还将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总之,心理健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人的基本生活态度、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等多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教育青年学生要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培养自己健康得心理。为了增进心理健康,青年学生要“文而化之”,灵活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1.概念界定

(1)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观点有很多,综合其他学者的权威观点,笔者对心理健康作如下定义: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总是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即认识、情感、意志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大学生的年龄与大学生这个身份,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能力能够满足他的学习与生活需要。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按照规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定义模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都将心理咨询的对象群体锁定在少数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上,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大学生群体不仅仅是那部分有问题的学生,很多大学生内心可能都多少面对着压力,只是还没有形成问题表现出来。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由于当前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再加上学校领导工作的短期效应,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不高,重要性得不到正确认识。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评估认识出现偏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人数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由于各大心理机构的采样不同,得出的评估结果差异也很大。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未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3.概念操作化

(1)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心境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会因为遇到开心的事而感到愉快,也会因为遇到悲伤的事而感到难过。除此之外,适当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包括在内。

(2)人际关系和谐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会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乐于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自由地与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包容同学的思想。

(3)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反应能力或解释现实时,比较客观,不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去勉强自己去接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4)焦虑适当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产生过度的焦虑,他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恰当地面对眼前的压力,并能够利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5)心理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意志坚定;自主性强;内心充实,很少有孤独感;他们较能接受现实,不轻易产生敌对情绪。他们能够较好地将自己融入社会,而不是与社会格格不入。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6

在当前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同时,生活和工作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遭受了无法避免的心理负重和挑战。这一社会环境同样影响着青少年,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伴随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充分认识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有效实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

1、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首先,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工作,有益于利用和开发显性课程中蕴含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内在价值得以更深入、更全面的体现。

其次,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工作,可以把笼统的、抽象概括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逐级具体、细化,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并通过结合到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

第三,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运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相关理论指导课堂管理实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身心的放松愉悦、师生的交流互动、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相长。

第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工作,在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中,进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应用研究,以指导教学实践,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2、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教育教学理论当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要在生动丰富的实际情境下,与周围环境中的同学、老师交互作用,共同协商学习。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从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出发,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启发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有创造力,有自主性、人格健康发展的自由人。

上述两种教育教学理论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发展,成为自主、人格健康的个体。而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学科教学内容提供良好载体。社会科学类学科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参与,而且这些学科的学习过程更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同时自然科学类课程还特别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

艺术、体育类课程则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音乐对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影响生理,促进认知,改善情绪状态,调整行为方式。美术课中绘画的色彩和线条也能唤起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美术作品的鉴赏更是能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至于体育课,有学者认为更是蕴涵着促进智力发展、调节消极情绪、锻炼坚强意志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3)学科教学过程提供丰富资源。在教学过程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心理氛围、课堂管理模式、课堂秩序、课堂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隐性资源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容资源。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科渗透模式是一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模式。教师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专业心理课,这种渗透是在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有机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

其次是针对性原则。在学科教学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之间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第三是系统性原则。这一原则指出,要有意识地选取教材内容,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避免因缺乏系统性而造成顾此失彼和轻重失衡的弊端。

第四是自然性原则。该原则指出,要根据本学科内容的特点,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到非常自然。

4、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1)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概念

实施学科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相应地,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同发展的能力。

(2)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法

怎样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途径与方法很多。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的特点,主要的途径与方法是加强职前培养、进行入职辅导和开展在职培训,沟通职前初步形成、入职基本形成和在职提高完善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实现中小学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全程培养。

2、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策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知、情、意三个领域。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相互交融、并行不悖的。科学地设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心理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科教学的内容,贴标签式地为心理健康教育而教育;二是心理目标要结合实际,不能套用相同的模式;三是心理目标要以认识目标为基础,要知、情、意相结合,不能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

3、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策略

无论是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是体育艺术类课程,虽然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认知内容,但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隐藏在教材中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顺其自然”地加以有机渗透。

4、与教学过程有关的策略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加以渗透。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努力建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用体系,以开放、互动、创造性的教学,使原先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挑战和对好奇心刺激的封闭教学,变为师生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示。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7

在倡导素质教育中提出了全面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当今的“健康”概念,已不再是单纯地指机体(或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或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那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有哪些呢?

一般说来,判断心理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前者比较简单,一切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不健康,如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着诸如嫉妒、自责、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都属于适应性问题。后者却比较复杂,因为中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多数问题属于尚未发展或尚未得到发展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的种种表现,只要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发展,就进步了,不成问题。

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性的指标。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这里的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智力因素又包括感知觉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包括诸如敏捷性、灵活性、独创(创造)性、批判(分析)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因此,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清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该从正面来论述,它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含义之一,也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二、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在一个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但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应激状态的持续、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没有而现在出现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和自身两种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子女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是青少年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一些心理学家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青少年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藐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中突,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渥斯(L.S.Holling-worth)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理克森(e.H.erikson)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种种矛盾,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科学地寻找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

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我们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地调试。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并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三)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而正确的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创新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生机勃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无需多提。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更大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可以说,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探索是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意义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

1.多元文化的冲突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大学生的个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大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成熟性,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变化和不断的成熟、完善中,其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内心体验细腻、敏感,他们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看问题有比较广阔的视野。但是,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大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影响程度大,影响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等。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几十年前那种只受单一文化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大学历来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殿堂、汇聚的场所。多元文化的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及学生,因此,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们坚定正确的人生观,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2.实现中国梦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每一个公民都身兼重任,责无旁贷。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无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还是人民幸福,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曾任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弗兰克•H•t•罗德斯(FrankH.t.Rhodes)在《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分析了大学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肯定研究型大学对美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学能够起到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因此,大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大学生除了要进行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同样需要重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需要全国人民的勤奋工作和不断努力。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的幸福感就一定会增强。当然,人民幸福还涉及到个体如何认知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是否幸福,对于个体来说,其实是一种“主观幸福感”的问题,除了外界客观因素,还与很多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诸多内容。实现中国梦当然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大学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单位,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状态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其中就包括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教师自我实现良好、幸福感指数高,学校总体人际关系和谐,等等[1]。从这个角度讲,亦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一臂之力。

二、生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新解读

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质的飞跃,符合时展特征,能真正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能够充分发挥出促进校园和社会和谐的作用,首先要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内涵从全新的层面上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具体的手段、方法的探讨。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解读,这是富有创造性的、全新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基础是生态交互论,即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态心理学大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这种研究取向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强调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心理现象”,认为可以像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一样去研究心理现象。这已引起无数批判,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的,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因此生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关系”,是真实环境中的动态系统。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就是处在不断的争论和发展之中,心理学、生态学取向研究的观点和论述对此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和建设性。综合来看以下两点论述具有代表性意义。

1.心理成长论

葛鲁嘉的新心性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转向心理生活,强调变化、创造、生成,心理生活与环境是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亦是在生态学背景下的探讨。人和环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与环境应该是协同发展的。那么如果把心理生活作为对象,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时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心理障碍的矫正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人的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成长的健康,所谓的充分成长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越是得到充分的拓展,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越高,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充分拓展。”[2]这实际上强调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平静的状态,心理的充分拓展和不断成长才是人们的目标。心理的拓展和成长都是动态的、发展的,都是与它所依赖的环境相互影响的,这正符合了生态主义的宗旨。

2.心理平衡论

还有学者提出,从生态主义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自我的平衡包括自我的心理平衡和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包括自我与社会环境的平衡、自我与自然环境的平衡。[3]”可以这样理解:自我的平衡实质上意味着对自我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能够接纳自己,个体的各人格结构稳定协调,基本的心理过程如认知、情绪、意志等处于正常状态;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则意味着自我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有能力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自我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强调的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平衡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协调,平衡最终的目标就是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个概念与“心理和谐”的概念不谋而合。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了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执政党文件的形式将心理和谐的问题提到如此高度,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激励。通过以上分析,心理平衡与和谐这个概念要优于心理健康概念,因为它是从整体和动态的视角出发对人的心理进行定义的。综上所述,心理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心理的成长过程的呢?心理的平衡状态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自己认知行为的改变会进入到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当心理不平衡时,或者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来符合自己的要求,然后达到下一个平衡状态,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因此这两个概念在实质上是有共通之处的,是相辅相成的。心理的成长、平衡与和谐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所依赖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的,是不断变化的,是富有个性的,没有大一统的标准,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去符合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一直都是学者们争议的对象,心理成长、心理平衡与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对此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有了这些基础性的探讨,下一步的工作就会有据可循。

三、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创新性探索

基于前面的探讨,即对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全新的拓展性的解读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就有了切入点,有了依据。

1.模式的转变由关注心理问题向关注心理成长转变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最关注的就是学生已经出现的或者潜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老师和学生们都普遍认为,只有出现心理问题了之后才会去寻找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这种看法不妨改变一下。如前所述,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拓展的健康。关注心理成长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心理问题,正相反,心理问题的克服和治疗正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心理成长是包含解决心理问题在内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帮助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拓展,使他们的“心理生活”更加完满。当然这种拓展是与外界情境密不可分的,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拓展,因为无论是心理的成长还是心理的平衡与和谐,都不能离开具体环境而孤立的存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改变以往的模式,除了关注已出现的心理问题之外,还要探索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拓展,不断地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观念转变的问题,例如,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以发展的视角、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4]。并且积极心理学不只关注问题,更加关注发展。因此,这方面的探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对象的转变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毋庸置疑就是学生,而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转变。例如说,心理咨询机构应该让所有家长和教师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以及所肩负的任务;发现学生的某些问题之后应该及时与家长和相关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史以及寻求他们的协助;要让家长和教师明白心理咨询机构非常欢迎他们的主动联系,以便更好地更积极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要不定期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和教师们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观念和知识,使相关人士共同关注、重视这个问题。关注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帮助他们心理成长,就不可能忽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与他们关系最亲密的人。

3.媒介的转变由师生点对面的教育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师生点对面的教育,教师在讲授,在宣传,但学生领悟的怎么样不得而知。甚至很多学生望心理咨询而却步;或者意识到自己内心不太“平静”,但是却觉得还没达到求助心理咨询的程度;或者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无关,等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网络具有自由、随意、方便、私密等特点,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建立相应的网站,设立不同的栏目,既可以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又可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还可以预约咨询,等等。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在实现中国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绝对不可忽视校园的主体、校园文化的体现者和承载者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基于生态学视角的考察和研究更加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积极地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

[1]唐荣双,陈铭彬.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192194.

[2]葛鲁嘉.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1):4044.

[3]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9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81-84.

[3]路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4]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3,(4):89-90.

[5]陈顺仁.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93-95.

[6]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14-16.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篇10

2011年起,美国医疗机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使用情况将迎来一场考核,那些考核成功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会获得政府提供的丰厚资金,未通过考核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甚至会被处以罚款,而这一考核标准就是电子健康档案是否实现了“有意义使用”(meaningfuluse)。

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内涵

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the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简称为aRRa)。该法案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HealthinformationtechnologyforeconomicandClinicalHealthact,简称为HiteCHact)。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指出的,HiteCHact法案的目标是“确保美国每一家医疗机构和每一个医生的办公室都采用了先进的it技术和电子病历,使患者简化住院手续,防止医疗错误,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成本。”

HiteCHact法案的实施将历时五年,该法案规定,2011年~2015年美国政府将为美国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34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其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有意义使用”。到2015年还未取得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医疗机构,美国政府将减少对其治疗的享有政府医保患者的支付,以此作为惩罚手段。

所谓电子健康档案的“有意义的使用”,主要是指医疗机构不仅购买和实施了电子健康档案,还要能够证明它们所应用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能够给患者和医疗服务带来益处。它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点:加强医生与患者间的沟通,减少医疗失误,支持开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care),通过记录人口信息提高医疗公平性,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将患者的医疗信息及时提供给他们。

在HiteCHact法案中,美国国会列出了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主要包括的内容,其中一些具体的细则要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会对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医疗机构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使用电子健康档案认证技术,包括电子处方;实现患者就诊信息在美国所有医生间的实时共享,同时方便患者及其家属查询其就诊信息,提高医疗质量;相关医疗政府主管机构应该制定“有意义使用”的阶段性目标,并以此作为医疗机构使用电子健康档案情况的评价标准。

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三阶段

2010年3月份,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了一份名为《卫生信息技术“有意义使用”》(meaningfuluseofHealt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文件。该文件指出电子健康档案的“有意义使用”将于2011~2015年分为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主要关注在患者医疗信息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录入系统,生成基本统计报表。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可以对一些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就护理需求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既包括医疗机构之间的,也包括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从而加强对疾病和药物的管理;第二阶段将重点侧重在利用相关医疗信息改善对患者的护理;第三阶段主要是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性和效率提升美国医疗系统的水平,促进流程优化,加强临床决策支持,给患者提供可以进行自我管理的工具,加强对美国民众的健康护理。

根据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的规定,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每个阶段都设置了一套评价标准,医疗机构必须要满足各个阶段的评价标准才能获得政府提供的每个阶段的奖金。按照规划,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第一阶段评价标准将于2011年初生效,第二阶段评价标准将于2011年底生效,而第三阶段评价标准将于2013年正式启用。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对医疗机构“有意义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奖金做出了详细规定。在2011年~2015年,美国医疗机构获得的“有意义使用”奖金大概在200万~500万美元,而且逐年递减。

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标准出台后,对美国医疗信息技术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在HimSS(HealthcareinformationandmanagementSystemSociety,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2010年年会上,医疗it厂商推出的很多新产品强调通过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使医疗信息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共享,积极地配合医疗机构达到“有意义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帮助医疗机构获得政府的奖金;医疗机构也热烈地讨论了如何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改善医生工作流程和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质量,达到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目标。

“有意义使用”第一阶段评价标准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于2010年7月13日正式颁布了医疗机构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第一阶段评价标准(见表1),它重点侧重在电子健康档案是否提高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主要是评估医疗机构是否有效利用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最重要功能,并要求医疗机构描述它们是否充分使用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2011年底前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第一阶段评价标准更侧重于医疗机构借助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交换数据的能力,而不是实际的数据交换过程。从美国医疗机构和患者的角度而言,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第一阶段评价标准是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的第一步,同时它还体现了HiteCHact法案中提出的医疗护理要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

尽管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的第一阶段评价标准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强有力的支持,不过美国医疗业界仍然有人指出该评价标准的某些具体细则可能需要进行改动:首先,医疗机构应及时与患者就其病情进行沟通,确保他们对自身病情有充分了解,同时记录患者的预设医疗指示(advancedirective)①;其次,由于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准备在2013年颁布一项规则,要求医疗机构按照性别、种族、国家等类别对患者细分,因此美国医疗机构从2011年起就可以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按此对患者进行分类,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失误;2010年初美国全国质量论坛(nQF)了一系列医疗服务协调措施,医疗机构应该将这些措施整合到医疗服务中,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有意义使用”第二阶段评价标准

虽然电子健康档案“有意义使用”第一阶段评价标准还未正式启用,美国医疗it政策制定者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制定第二阶段评价标准。美国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服务中心明确表示希望在第二阶段评价标准中医疗机构在医疗信息交互(Hie)应用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卫生信息标准和服务部门负责人tonytrenkle指出:“‘有意义使用’第二阶段评价标准中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政府管理的要求,我们的目的是提高评价标准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