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科学研究导论十篇社会科学研究导论十篇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18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1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社会及人的思维等方面现象与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具体可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自人类诞生以来,社会科学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科学数目越来越多,发展得越来越详细,发展到今天,社会科学有着很广泛的领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便是人们在不断地发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科学研究,恰恰就是发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运用一系列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为人类社会发展掌握规律,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人们不断认识和创新自己、不断进步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根基,在中国近一百年的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整套思想理论体系,更是一整套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各项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还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能正确地指导人们去认识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有三大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理论本身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方面,理论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创新,另一方面,其又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马克思主义被传入中国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一辈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从到,经历了四位党的领导人继承与创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又是新阶段发展的起点。每一次的创新,都是认识的强化和理论的升华。

二、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领域,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哲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通过哲学提供的方法,去认识、理解与解释本身,这是哲学的功能和价值。虽然哲学本身也是一门学科,但是从它的研究对象与功能上来说,它又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抽象概括,其指导其他各学科的发展。从哲学到具体的社会科学,是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唯物论到辩证法,从认识论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套完备的方法论体系,从自然、社会、人的思维角度,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指导。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两者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还要求我们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当做是“万能的教条”[2],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其进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只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宏观的方法、把握大的方向或确立一定的立场。如果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时时处处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流于形式,盲目追求形式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方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与把握其内涵,活学活用,将其作为工具,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与被指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就能把握社会科学发展正确的方向,保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如果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确保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遵循社会科学的原则,因为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验工具和科学依据,社会科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丰富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毕竟,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具体应用与实践中,具有抽象性,是“弱于具体操作”[3]的。

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的。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自然也对社会科学研究起引领和指导作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处理社会矛盾,促进人的发展。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性作用,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个人在做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时,没有必要或者也不可能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提升到国家那样的高度。然而,既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社会会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能提供宏观的方法、提供大的方向和确立个人的立场,我们就必须正确把握这些,从而让社会研究工作更具有正确的方向和丰富的成果与强大的动力。个人从事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正确处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的关系必须就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开始。

首先,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唯物主义而非唯心主义。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物质决定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是一个先决问题。承不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决定着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决定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其次,深刻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是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如果不能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就谈不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正确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更谈不上其指导意义了。最后,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最大特点,即理论本身是处于不断地变化的,对于发展对社会科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物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总是变化与发展的。不能将思维模式,甚至包括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本身,固化为教条,要在不同的领域内、不同的时间段,活学活用。此外,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之间的关系,注重以实践创新理论,注重将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创新理论。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用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充分发挥其基本与核心作用,让社会科学研究保证正确的方向和取得最有效的结果,让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社会科学发展真正发挥它的服务功能。

[注释]

[1]王广科.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J].商界论坛,政法论坛,2012(16):146-145.

[2]李承贵.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归位及其启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5-9.

[3]李承贵.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归位及其启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5-9.

[参考文献]

[1]杨东明.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思考[J].求实,2004(12):10-13.

[2]姜建成.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8-21.

[3]杨镜江.论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03):1-5.

[4]王晓天,潘小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J].求索,2005(10):108-110.

[5]艾书琴.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01):52-56.

[6]闵伟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梦[J].神州,2013(10):182.

[7]穆赤・云登嘉措.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a].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经验文集[C].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991:7.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2

【关键词】领导科学学科视野想象力

【作者简介】聂世军,领导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编审,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3)11-0027-04

领导科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奠基以来,经过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各级领导干部创新实践的有力推动,在学科上发展很快,在实践上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对提高干部的素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管理和创新能力,乃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竞争力,都功不可没。面对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进一步提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速的形势,领导科学研究应该增强问题意识和使命意识,充分激发领导科学学科的想象力,丰富理论内涵,提炼领导智慧,提供决策参考,为提高领导效能、化危为机不断创造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领导科学亟应拓宽研究视野

首先,要深入地洞察时代背景,努力引领时展潮流。领导科学既有历史和逻辑的连续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今时代,研究领导科学,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发展规律,深入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领导者依法行使领导权、决策权和管理权的意识,大力倡导领导理念创新,大力传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合作共赢等现代领导观念,大力推动领导体制机制的变革,大力促进领导实践的探索和突破。把领导科学的知识、理论、智慧、韬略与领导者的现实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紧密结合起来,既从领导实践中充分汲取丰富的理论营养,又充分发挥领导科学理论自身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不断完善领导科学理论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为领导实践的顺利进行和各行各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导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其次,必须强化世界眼光,能够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蝴蝶效应”在领导实践中的影响日趋明显。作为指导领导实践的专门性理论,领导科学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以学问之昏昏而欲使领导者之昭昭。要适应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社会交往扩大、思想交流深入、学术文化传播广泛带来的便利,全方位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的领导概貌、领导体制机制、领导经验和领导教训,搜集、翻译、整理、研究他们有关领导科学的相关理论,广闻博纳,丰富理论标本,增加实践参照,探寻领导规律,增强领导科学理论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的科学性。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领导科学理论工作者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开阔理论视野,增强切身感受,传播独具魅力的中国领导科学思想,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升华、在交流中超越,从而保障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性。

再次,全面融会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理论内涵。领导科学理论诞生于领导实践的迫切需要,但它的繁荣和发展依赖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乃至自然科学理论的滋养。领导科学不同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史学,但作为一个最为稚嫩的学科,必须要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知识范畴、理论模式、逻辑分析方式等素材,避免知识的贫乏、理论模式的单一和理论拓展方式的朴拙。要注意从哲学的宏大与深邃中借鉴思辨性,从政治学的博弈思维中借鉴策略性,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和供求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借鉴效用性,从社会学的人本性中借鉴亲和性,从法学的规范性思维中借鉴权威性,从史学的客观性中借鉴规律性,从而融会百家,自成一体。要重视引入新的理论元素和新的理论视角丰富领导科学理论,分析和探究领导实践。要扩大和整合领导科学理论的研究队伍,既提倡领导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广泛地学习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打牢理论根基,又注意吸引其他学科的理论工作者研究领导科学,极大地丰富领导科学的理论内涵。

最后,进一步扎深文化根脉,不断增强领导科学理论的适用性。我国是一个领导文化丰富博大而又薪火相传的古老国度,传统的重视德治、礼治和人治的领导文化,既有历史的局限性甚至落后性,也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生的重要思想价值。研究领导科学既要向前看、向外看,也要向后看。“民主、法治、和谐”、“自由、平等、人权”、“天理、国法、人情”,等等,这些古今中外既各不相同、相互冲突又彼此难以分开、内在交融的领导文化观念,都是领导科学研究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领导科学研究应立足于文化本源,既研究领导规律、领导体制机制、领导和管理的制度规范等显规则,也要重视研究人情、习俗、行规甚至陋规等潜规则,在体现领导科学时代性、世界性的总体趋势下,也体现我国领导科学的本土性乃至乡土性,增强领导科学的现实阐释力和适应性。

二、领导科学要进一步推进广泛深入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领导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既是领导实践科学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其他门类社会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共同孕育、哺育的结果。可以说,领导科学一诞生,就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科学的发展要保持强劲持久的活力,必须立足于领导实践的现实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地推进领导科学的交叉研究。

一方面,领导科学的交叉研究源于社会转型和领导实践转变的需要。随着领导活动对理论的需求也日趋多元,领导实践的复杂程度空前提高,原有的领导科学的理论框架显得难以适应。领导活动的高度复合化、复杂化,迫切要求领导科学理论必须通过深入广泛的交叉研究更新领导理念、重构领导理论框架、丰富领导理论内涵、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领导科学的交叉研究源于人文社会学科的繁荣和领导科学理论深化的需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学术环境的改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党史党建、国际政治和其他人文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领导科学理论的拓展和提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外,从领导科学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理论固化的问题比较严重。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是在专制型和管制型领导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领导活动的思维还带有比较典型的人治色彩,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有限政府、民主化发展潮流、全球化趋势等不大适应。领导行为是一种统驭,领导科学也应该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及时地吸纳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精华,力求成为“众学之学”。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繁荣,领导科学唯有通过广泛深入的交叉研究,融会贯通,才能实现体系的转型,内容的更新,以前沿性的理论实现对领导实践前沿的有效有力指导。

广泛深入地推进领导科学理论交叉研究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者要增强反思意识和开放意识,实现理论研究的交叉。要破除理论上的自负、自闭意识,解决知识和理论的恐慌。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者要辩证认识学科的专业性,既要学有专攻、苦心孤诣,又要自觉打破学科界限,填补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理论的鸿沟,广泛涉猎,广集博采,力求做到专而博,尽量消除或减少自身知识和理论的盲区,不断地从其他学科获取知识、获取理论工具、获取灵感、获取创意、获取新的研究视角和维度,使专业研究能够做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其次,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要特别注意应用和借助信息技术和新的研究手段,实现研究方法的交叉。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先进性;落后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思维,会极大地制约领导科学研究的进展。因此,领导科学理论研究除了以传统的方式广泛地搜集占有图书报刊资料外,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上书库、数字图书馆等形式获取研究资料。除了常规的理论演绎研究方法外,还应采用实验、实地研究、社会统计、评估研究、资料分析等社会研究方法,增强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再次,要吸引更多的人文社科理论工作者进入领导科学理论研究领域,实现研究主体的交叉。唯有更多的从事非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研究者来研究领导科学,领导科学理论才能避免近亲繁殖、认识能力退化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增强对策和方法的有效性。从现实性来看,领导科学的专业研究者对其它学科知识和理论的造诣是有很大局限的,而其它学科的专家来研究领导科学,就具备了一种领导科学专业理论研究者所不具有的学科优势,更容易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某一方面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当一大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史学乃至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来从事领导科学研究时,领导科学理论的繁荣将会更有活力。

三、领导科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如果从反思和建设的角度来看,领导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显得很单薄,内容也不够丰富。因此,深化和丰富领导科学理论,必须在研究取向上运用发散思维,保持立体的学科结构,形成多元的领导科学理论形态。总之,起码要坚持以下三个研究维度。

文本维度――逻辑形态或理想形态的领导科学。毋庸讳言,领导科学理论是一种价值性理论,政治导向鲜明,功利性强,具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基础。它的科学性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理论假设之上,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实证性,又有浓厚的逻辑推导性和道德应然性。不仅我国古代儒家的领导思想、法家的领导思想、道家的领导思想以及杂王霸道并用的领导思想,而且我们今天占主体地位的领导科学,基本都属于此种文本性的领导科学范畴。文本性领导科学的鲜明特征在于,它以某种或某几种理论经典为蓝本和思想内核,从理论经典的价值意蕴中演绎、归纳、提炼、转化为进行领导的基本原则、领导终极目标、领导思维模式、领导谋略特征等,一般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比较强的逻辑性。文本性领导科学阐释的大都是显规则,一般都同主流的政治文化相表里,指导、约束、教化的色彩浓厚,但对于社会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反应则通常持排斥的态度,因而也表现出理论的偏颇性,对领导现实和现象的概括存在盲区甚至误区。文本性领导科学容易以价值倾向和道德要求抑制学术的探索,只注重对政治需要的阐释,不重视对领导实践的实证性探析,容易弱化理论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不利于不同学派的产生和争鸣,并且由于凌驾于领导实践和社会实践之上,很容易脱离实践、滞后于实践甚至误导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坚持文本领导科学是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形式,也要避免将其作为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唯一形式。

事实维度――经验形态或世俗形态的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一种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一种工艺学和技术学,其科学性既来自于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宏观思维方法的科学性,也来自于领导者个人和群体经验与心得的升华,以及与社会的互动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体察。由于领导群体有史以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特殊性乃至封闭性,加上我国长期以来政治过程和领导过程的高度不透明性,从事领导工作的人由于政治敏感性的顾虑和政治垄断性利益的考量,往往有意无意地放弃或忽视了对领导实践的研究和概括,或者只作某种失真的理论抽象,而从事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人则由于缺乏深入领导实际过程的条件和机会,对领导经验和体会的研究往往处于一种雾中观花的状态,导致出现了从事领导工作的很少研究领导科学,从事领导科学研究的很少真正了解真实的领导工作这种悖论,实际的领导情形基本上处于一种只意会不言传的隐晦状态,并且与文本领导科学的基本规则即显规则存在很大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一些五法八门、行行的潜规则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可否认,这些经验和心得也属于领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码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些非文本的领导科学,往往具有非政治的语言表达方式、非系统的理论表达形态、非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评价标准,通常能做的不能说、能说的不能做,台面上一个样、台面下又一个样。对于这些非文本的领导规则,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影响,而要把它纳入规范的领导科学研究的视野,探其究竟,明其本源,正其是非,提升经验性领导科学的理论性,增强领导科学的现实阐释力和适应性。

原恶维度――庸俗形态或厚黑学形态的领导科学。反观现在的领导科学研究,存在一种教化重于理性研究的趋向,在倡导和强化领导行为中崇高道德价值导向的同时,有意回避和掩盖了对于领导者、领导行为和领导现象中恶的问题的冷峻的解释和探究,使领导科学理论显得道德上虚高、内容上虚空。从现实中领导干部的理论需求上看,《厚黑学》类为官经、办公室兵法类的网络文章和各种良莠不齐、不胜枚举的官场类小说持续热销,备受热捧,不少干部包括不少领导干部都热衷于这些格调不高甚至极度低劣的书籍中学习、研究“领导科学”。对此,领导科学研究者不能简单地予以政治贬斥和道德批判,而要反思理论研究的偏失,破除、探索盲区、走出误区,敢于正视恶、研究恶,通过研究恶而弘扬善、彰显善;敢于把《厚黑学》等思想糟粕纳入研究范围,善于从糟粕中发现事实、深化思考、丰富思维、增强理性,从而更加有利于丰富领导科学理论的精华。

四、领导科学应增加“技术含量”

学界一般认为,领导科学是关于领导实践基本规律的理论,比较注重范畴、逻辑、规则、价值、领导艺术等方面研究,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是构建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工作。但是,在强调规律性和逻辑性的同时,领导科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技术性却没有得到同步的重视和增强,在现实中显示出理论的贫乏和无力。领导科学作为一种引领时展潮流、把握时展局面的理论,面对领导实践日渐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风险化的趋势,如果仅仅有理论而没有技术,仅仅有智慧而没有智能,仅仅有经验而没有新知,只是一般性地要求领导者要高瞻远瞩、当机立断、运筹帷幄、率先垂范、集思广益、知人善任等,无异于仍然拿“中国功夫”对抗现代高科技武器一样无知和可笑,等同于痴人说梦。

领导科学替代不了其他任何具体的学科,更不可能成为一种技术性学科,但是,作为一门主要由领导者学习、研究、掌握的学科,面对目前和未来领导实践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趋势,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主要思路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以史为鉴与面向未来的关系。对于领导科学研究来说,以史为鉴固然重要和必需,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很容易陷入“高尔夫球落点定律”的怪圈,老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正如北宋司马光等倾尽心力编撰了《资治通鉴》,古今的评价都很高,但此后的历代统治者真正能从中得到有益借鉴的很少,依然没有摆脱旧的体制、文化所造成的腐化、堕落、衰败的命运。因此,面对开放的世界、急剧转型的社会,领导科学要特别注重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理论、不断提供“新武器”,在破解现实领导难题上发挥更加有力、有效的作用。

二是强调领导者加强内在心性修养与重视完善他律机制建设的关系。传统的领导科学在提高领导者素养、规范领导者行为方面,仍然沿袭儒家内省、慎独,道家超我和释家无我的修炼方式,强调修身养性、万物皆备于我的自律,忽略和拙于进行外在的制度和他律机制建设,陷入人治的研究思维中徘徊不前,往往老调重弹、空唱高调,而对于领导者作风、行为方面的严重问题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现实的领导科学研究要突出工具性、技术性,重视在制度、体制、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3

关键词:评价评价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0.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4

一、治安需求背景下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构

纵观历史,安全与秩序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始终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也始终是人类最难以企及的梦想。处于矛盾错综复杂且易于激化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安全与秩序无疑是最普遍、最强烈和最持久的社会需求。为此,不仅需要在实践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治安需求,而且需要在理论上深入探讨治安学理论研究与学科构建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不断丰富社会治安及其治理的经验,培育新的理论观点和学说,汲取多门学科的营养,促进治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治安学研究和治安学科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治安的需求以及对解决治安问题对策理性沉思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错综复杂;同时,西学东渐的各种理念、思想、理论、思潮风起云涌,从而使我国传统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以及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治安的稳定,有赖于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同时,社会治安也有其自身特有的内容和变化规律,不仅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快速反应方式,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关于社会治安现象、治安问题及对策的理论研究是许多学科涉及的范畴,如犯罪学、社会学、法学、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这些学科从各自独特的视角探讨研究同一类社会现象或者同一个社会子系统,而且多为具体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了有益探索,很多理论成果已经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毫无疑义,这些理论研究是对人类科学认识社会治安系统、科学推进社会治安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贡献和必要积累,是后续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学科研究也遇到了不可回避和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在目前被推崇的实证研究方面,许多研究因多种条件的制约,其结论普适性不足,难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因而其说服力不强,难以普遍应用和推广;二是许多研究成果虽然理论系统化程度比较高,也有较强说服力,但由于其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局限性,运用于以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为基本特征的人文社会,很难有一览全局、纲举目张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制约了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多年以来,社会治安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一方面,其构成元素和结构方式是被许多学科分解开来研究的,如犯罪学、治安管理学、公安学、侦查学、相关法学等;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系统还有许多亟待研究和探索的空白点,如社会治安基本元素及其结构和功能,社会治安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反应机制,政府决策的社会治安风险与应对原则,治安决策和执法的人性化与柔性化方式等。由于这种分解、分散式的研究,使社会治安理论研究没有自觉地形成合力,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因而,造成众多关于社会治安的理论和学科在科学理论描述、解释和预测三大功能的实现方面无以与之相称。其理论性、应用性和适用性难以满足社会治安的根本需求,也画地为牢地限制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势下,亟须建构一个能够系统而理性地认识和解释社会治安、预测和指导社会治安治理实践、且能够有机地统一所有相关理论的治安科学理论体系。其最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是对社会治安存在和治安意识的系统理解和理性把握,是指导社会安全有序运行的说明书,是国家制定治安政策和法律规范的理论依据,是治安职权机关和人员职务活动的理论指南,是社会治安思想变革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社会科学治安门类学科的理论纲领。就目前而言,治安学研究所显示出的研究领域的广阔性、层次的丰富性和理论的包容性及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表明:惟有治安学才能堪此重任。建构社会治安科学理论体系是社会治安需求的理性选择,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治安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与选择

建构理论的过程必然是艰难的科学研究过程。一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成熟,往往需要许多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然而,理论与科学研究的逻辑关系千百年来始终未变,永远是从归纳到演绎、又从演绎到归纳的互动过程。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理论的无限循环过程。从观察体验到经验概括,上升为理论解释后又回到观察检验;从既有理论到假设论证,经观察检验后又回到理论完善。在科学研究中,这两种基本模式是相互交织运用的,是一个复合的逻辑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和经验概括,根据既有理论的科学原理,严格推演出理论假设;根据假设观察搜集经验资料以检验和印证假设,再回到理论建构的改进与完善。但在具体研究时,总有一个以归纳过程为主还是以演绎过程为主的问题。演绎建构理论的过程逻辑体系比较严谨、客观,如果研究问题得当、理论前提正确、假设科学合理、推理逻辑无误,则结论必然可信。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在形式上相对严密、完美,在实现途径上相对简便易行,所以,更多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倾向于以演绎———假设方法为主来建构。尽管基于归纳逻辑的案例研究等实证形式的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显露,但演绎建构理论仍然成为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主流研究模式与理论范式。

众所周知,归纳研究和演绎研究并不相斥,它们是逻辑循环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治安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必定离不开两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但要明确的是,根据当前研究目标、条件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治安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应以演绎研究为主,以归纳研究为辅。有些学者往往用实证研究来抵制思辨研究,扬此抑彼,将二者对立起来。事实上,实证研究也并非只是事实呈现和数据分析,而是与理论的逻辑论证紧密相连并为之服务的。问题的来源、假设的提炼、命题的解析、关系的梳理和结论的检验等,都必须拥有深厚的理论作支撑,就像支撑摩天大厦的钢筋铁骨构架一样,而不是单靠若干数据和个案分析就能够解决的,尽管这些沙石砖瓦也是必要的。科学研究应追求理性即真理性和普适性,不能搞形似或神似甚至迎合。

三、治安学理论的建构我们究竟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治安学?笔者认为,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一)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治安学

“有问题的地方,就会有科学研究。”爱因斯坦一语道破了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治安学建构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要以科学解析社会治安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为己任,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管理的“显微镜”、“望远镜”和智囊团。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是治安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然而,现实中有人往往片面理解“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科学内涵,把“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等同于“以问题为导向”,企望有一个具体问题就有一个对应的绝对真理,像开药方一样能够“对症治疗”,否则就是“空洞的”“理论说教”,以至于因为过分关注和热衷于求解具体问题的答案,而忽略甚至忘记了理论研究本身,忘记了问题研究所引导的主体和方向,导致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在实践方面浅见薄识、隔靴搔痒。治安学建构如何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坚持从问题出发,要以科学解析社会治安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为己任;另一方面,要站在理性研究的基准点上,根据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纷繁复杂的变化发展状况,运用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方法,探求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普遍规律,并利用之为人类造福。“理性”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术语“logos”,意为世界的普遍规律[1]。我们可以概括理解为:相对于感性的和超经验主义的,代表事物本质、基础和普遍的一面,人类共同的善德、公平、正义、正当等是其基本内涵[2]。所以,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最终是要通过研究得出包括问题答案在内的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结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我们引用一段爱因斯坦的描述:“若用一个比喻,我们可以说建立一种新理论不是像毁掉一个旧仓库,在那里建起一座摩天大楼。它倒是像在爬山一样,越是往上越能得到新的更广阔的视野,并且越能显示出我们出发点与周围广大地域之间的出乎意料的联系。但是我们的出发地点还在那里,还是可以看见,不过显得更小了,只成为我们克服种种障碍后爬到山巅所能得到的广大视野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而已。”建构治安学理论体系,就要有这样的目标、视野和胸怀。#p#分页标题#e#

(二)跨学科学术对话的治安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虽然我们可以人为地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但是,科学研究的最终价值是对这一整体的探索、理解和描述,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有门类学科的共同本质和共同责任。现代学科发展的交叉性、互融性和边缘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也给治安学研究带来了清新气息,许多研究成果都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升华的特性。无疑,这种交叉渗透、融合升华的趋势将贯穿于今后治安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学科间以各种形式进行相互学术对话沟通将成为必然。学科间的对话是不同思想体系、知识系统和研究方法之间的交流,其所意指的是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语境。治安学理论体系构建之艰难,既有知识总量的不足,更有缺少学派争鸣的缺陷。从思想体系到知识系统以及研究方法,缺乏丰富性和世俗关怀功能,导致许多学术研究与社会治安实践的隔离和疏远。在此情形下,人们自然要从其他学科中寻找思想活力和替代性元素,在交流和对话中互补,在碰撞和融合中涌现出具有多样化和世俗关怀功能的学术成果。此外,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也如自然科学一样趋于复杂化精细分工,没有人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必须依赖或多或少或近或远的其他学科知识来弥补个人的有限性。因此,现代学者在生存方式和研究风格上都趋于温和与宽容。学术对话成为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交往机制,也成为当代思想创新和学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从技术层面看,学科间的学术对话很普遍,方式也很灵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前沿对话。各个学科都有各自的前沿阵地,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和普遍联系性,许多时候一个学科的前沿会与许多学科相联系或衔接,甚至互有交叉,形成学科研究前沿的对话和交流。例如,关于社会治安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是治安学的学科前沿,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社会学、犯罪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学者在作系统研究时,都不可能不进行学科间的对话与交流。其二,问题对话。问题对话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问题尤其是难题,恐怕不是哪一个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完全覆盖的。例如,如何实现治安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如何实现治安处罚教育功能,如何解决治安管理趋利倾向,如何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体制和机制等问题,必须通过多学科的有机整合才能从理论上予以系统、科学阐述。其三,创新对话。创新对话是指在创新活动中学科之间进行的交流与对话。人类的文明进步,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挥,离不开多学科的交流与对话。创新是学科间整合的熔炉和催化剂,丰富的社会治安治理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学科间整合的机遇。由此可见,治安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不可能脱离多学科对话交流、交叉整合的基本路径。

(三)拥有科学精神的治安学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5

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主要靠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魅力和吸引力,思想上的领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党员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模范作用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感召。

党成立初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人亲自传播、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后,与资产阶级思潮进行了四次大论战: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有力地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潮,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时期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社会哲学概论》(瞿秋白著)、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现代社会学》(瞿秋白著)、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著作《史学要论》(著),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重要成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十年革命内战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通过广大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工作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实际应用。

1929年秋,中央宣传部成立了专门机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统一领导革命文化工作。“文委”成立后,立即着手筹建统一领导中国新兴社会科学运动发展,团结党内外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战斗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1930年5月20日,“社联”在上海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进步文化人士开展了以下工作。如,大量翻译和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探讨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问题。不妥协地同形形的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进行论战,党中央通过“文委”领导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等论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从理论上为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逐渐扩大影响,逐渐占据领导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适应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党根据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敌占区的不同环境,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组织了文化统一战线,领导和团结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围绕抗日战争展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得到了发展。为了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1938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简称马列学院),马列学院是一所专门从事马列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干部学校,设有马列主义、中国问题、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研究室。并在学院内成立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编译马列著作的专门机构――编译部。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列著作,并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广泛的研究,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愈益广泛深入的传播。

成立社会科学的学术团体。延安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主要有抗日战争研究会、中国现代史研究会、民族问题研究会、历史研究会、延安新哲学会、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等。各研究会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有不少重要的成果问世。

在国统区,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得到大力发展。中共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抗日民主宣传,领导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支持进步文化运动的发展,团结进步人士,利用合法途径,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保存和发展了党在统治区的社会科学组织和力量,在党的周围团结了更多的进步力量,而且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一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在这个阶段,新民主主义理论得到系统阐述,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党的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适应革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党一方面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文化战线上配合革命武装斗争,成为第二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大团结,保护大量进步知识分子,为新中国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准备了宝贵的力量。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许涤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论》等,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

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新纪元,并积累了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初步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并为其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革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内的中国社会发展创造政治前提。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1929年12月,在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加强“游击区域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它的前途问题”研究。

1940年2月5日,《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1941年5月1日,起草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保护流亡学生与失学青年,允许在学学生以民主自治权利,实施公务人员的两小时学习制。”

1940年8月9日,在《抗战中的文化工作和文化运动》中指出,“既要开展新文化运动就须加强对它的领导。”“我们应当从各方面重视文化运动,具体地加以帮助,使军事与文化两条战线并进。”

加强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时,注重从政治上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研究,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服务。

1930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纲领规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及国际的政治经济,促进中国革命;研究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它普及予一般;有系统地领导中国的新兴社会科学运动的发展,扩大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能限于理论的研究,无疑地应该努力参加中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际斗争。”

1934年,在“二苏大”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1944年10月30日,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所作的讲演《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情,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吸引和指导作用。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时,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魅力和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认识社会的科学。诚如所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全部科学提供了合理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方法论,使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根本变革,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真正成为科学,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不是由某种政治权力所赋予的,而是在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经过斗争树立起来的,并深深扎根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十月革命和以后,在中国不可遏制地传播开来。1941年5月19日,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尊重、团结知识分子。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时,非常尊重、团结知识分子。

1939年12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指出:“在长期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1941年5月7日,在给当时在香港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的廖承志的电报中指出,对待文化战线上的朋友及党与非党干部,“我们必须学习列宁、斯大林对待高尔基的眼光、态度和尺度,才能帮助和提拔这班文化人前进。”

1944年12月15日,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中指出:“我们解放区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是好人。他们的缺点甚至错误,可以在工作中改造。他们是人民事业的可贵资本,他们应该被重视。”

1945年4月24日,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著有成绩的,应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

依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感召、党的领导人垂范、党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进步文化人士的榜样作用。中国共产党从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作为一个正义的事业,吸引了无数进步哲学社会科学人士投入到党的事业中来,以他们从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来服务于党领导的革命事业。

党的领导人不仅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且亲自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这对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就是党的领导人亲自研究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代表。

1938年10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号召:“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特殊地说,干部应当着重地研究这些,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6

一、社会学如何做方法论研究

正当哲学的方法论研究在抽象理论上渐行渐远,而现代社会科学领域又急切呼唤一种适合的方法论指导时,“作为多元知识体系和重视经验研究的社会学的发展在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下则正逢其时。”⑤社会学关注具体的社会问题,但又不仅仅将自己所研究对象的边界限定于此,它是根据自身独特的方法论体系进行自我界定的学科。“社会学的方法论根源蕴涵在‘社会的’和‘社会性’中。⑥”社会学决不是笼统的将社会这一大的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是有着自成体系的方法论路径的。社会学创建伊始,也存在着对自身学科性质的模糊界定,这在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的早期发展都是难免的。如果说哲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确立了它作为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母体”地位的话,衍生于其中的社会学则在自我界定的不断阵痛中成熟起来。当涂尔干说社会学应该抛弃心理学和哲学的个人主义视角,而“假定所有法律和习俗的规范,甚至是那些属于个体生活的规范,都来自社会的存在”⑦,社会学研究应把社会事实当作外在于个体的、客观存在的“物”来看待时,当m•韦伯强调社会科学应关注人的社会行动的意义,个人行动的目的是可以被理解和解释时,社会学选择方法论视角的方式来自我正名的趋势就开始逐渐明朗。所以说社会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那就是“社会”,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又不可能为社会学所独占,而是与经济学、政治学等所有社会科学共有,因此要区分社会学的学科特色就必须从其所建构的概念、公理和方式方法出发⑧。鉴于此,齐美尔认为社会学仅仅在方法论意义上才是成立的,“只要它依仗的是人必然被理解为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一切历史事件的载体,那么它所包含的对象就没有一个不是已经在现有的科学中研究的,它仅仅是为现存科学找到一条新的途径,一种科学的方法。”⑨这并不是说社会学不具有自己的学科定位,恰恰相反“社会学的实证路线坚持结构制约行动的原则,通过研究主体在外部对研究对象假设的——验证,以不断试错的方式,逼近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和结构对行动的影响。”⑩社会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本身既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又站在本学科基本研究立场上,以自身学科的基础——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为旗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提供着丰富的方法论指导。从方法论视角确定社会学的学科界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在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研究中是不多见的。但各个学科在具体问题研究上,往往忽视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哲学研究局限性的影响。哲学将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作为自身研究的基点,将发现整个人类社会的本质规律并对此给予全面指导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希望给科学研究以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充满普遍意义的方法论指导。然而这种“哲学第一”的研究方式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社会分工的日益分化,已经越来越难以在一个普遍性的层面上给予现代科学以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导。不断错位变化的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例如经济学、政治学等各具体研究领域学科的产生。而这些学科在问题的研究上极力避免出现哲学层面的抽象研究,专注于各类具体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科内部的系统分类。这种研究方式是有着一定局限性的,社会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相并列,是含盖很深的科学系统的分支,它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总结,一方面与人类精神世界相联系,另一方面,又使人类行动所蕴涵的意义受时代和环境的制约。沃勒斯坦把反映现代社会进程和社会结构的知识界定为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五个最重要的学科。这五个学科是作为社会科学内在核心动力来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前进的,以此五个学科为内核,才外延出了技术的变革,组织的建构。它们提供的方法论依据是人类社会前行的重要启示力量。而社会学在方法论研究上的重视正体现了它既传承了哲学研究重视人行为合理性的观点,又把握住了现代社会尤其是转型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要求。社会学对于现代社会的研究,把任何社会现象包括个人命运的理解和把握都置于其所处的整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它揭穿真相动机的各种根源,不单纯从心理学意义上,而是在方法论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更多的是把握住“个人与社会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是社会学的重要基本研究范畴,而以往的各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都将个人与社会置于“二分的结构”下研究,早期的社会学也受过这种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从根本上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主客观二元对立到相互融合统一,以及在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浮动,都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结果和表现,将个人理性置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制约下研究是把握社会转型所产生问题根源的关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出了社会学的研究时适合对转型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作初步的解答。

二、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方法论演进

在古希腊,哲学包含了所有的学科,内容可谓是最充实的了,但随着人类思想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以寻找不同现象范围内普遍规律为己任的各门具体科学都纷纷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了,哲学便不得不退而把自己界定为关于“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随着科学门类的扩展与增加,特别是由于当前交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规律性的范围越来越多地被交叉科学所涉及。这种发展趋势启发我们,只要我们把哲学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看,那哲学作为一种关于最普遍规律的学问,其内容将会越来越被各门具体学科所替代。将哲学研究普遍规律的方法论称之为科学的说法是与传统抽象概念相联系的,它应该与概念哲学的终结一样终结,这一观点在哲学界也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哲学退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体系并不意味社会科学诸学科可以在各自的学科研究中顺利的不受“限制”的发展,尽管各学科都拥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论体系,而且认为各自的方法论可以完美的支持其学科的发展,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哲学中分化出的社会科学诸学科,不可能彻底的摆脱长期以来受哲学理性目的方法论的影响。哲学的主要论题就是人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被界定在自己以“自己”为目的,并通过自己而实现自身的内在目的论的层面上。只有具有明确自主的目的、目标和方向的行动,并能通过一定手段、工具和中介得以实现的行为才称得上合理的,否则便被视为非理性的、不合理的而遭排斥与抛弃。传统哲学的这种方法论指导,一方面带来各学科技术上的昌盛,“理性”倍受推崇。这种“理性目的至上的原则使科学研究将行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实现自身目的作为衡量行为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实际上是仅局限于一个行为者与一种存在的事态之间的关系为前提。理所当然的,对行动者与世界的这种关系所作的表达,可以按照真实性和效用性的标准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却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盛行,尤其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转型的现代社会,理性至上主义带来的是唯“实用”、“功利”至上的科学研究,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的科学研究越来越背离社会科学研究的本义,也在不断的侵蚀人们对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信心与期望。必须要有一种可以在哲学之后为诸学科提供可行性方法论指导的学科,来纠正科学研究中的偏向与失误,社会学研究的作用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出来。诚然,社会学也是从哲学大体系中分离出来,也是长期受哲学方法论影响的学科,但“无论是早期思想中社会哲学味道浓郁的马克思,还是一直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追求的m•韦伯,都自觉的致力于把社会学基本研究对象及自身的方法论基础从哲学的襁褓中解放出来,将其置于经验分析的理论平台上”。社会学无论是在最初的目的上,还是逻辑起点上,一直关怀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或者说社会对自身内涵在哲学层面又高于哲学层面所做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反思为社会学提供了对整个社会关注的基点,使社会学没有向完全工具主义的陷阱滑落,使其研究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对自身所处社会甚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是社会学工具取向和范围取向的完美结合。正是在上述的意义上,社会学给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提供方法论指导是有着必然性、必需性与适时性的。传统哲学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所无力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来指导和纠正。无论是在高度概括的抽象规律层次上,还是具体社会问题的应对面上,社会学的理论研究素养在方法论的指导上表现出一种弹性的特点,方法论指导空间的大小可适性使其既可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领域,又可在特殊专项问题的研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学对于现代社会,尤其是转型社会诸问题何以可能的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三个层面:在实践经验层面,它研究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上,它的研究主要趋向于对实证研究与人文研究的联系和差异关系的把握上;在先验的理论层面上,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解释成为理解所有导向问题的前提。正是在这三种层面上的深入探究,使社会学既不仅限于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客观理解,也不只是实际上永远也无法摆脱主观意识先验的抽象的主观理论,而是达到融主客观、先验与经验一体的可以追问并且必须不断追问不断生成的开放性东西。因此,在社会学对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与人类行为变化的关系所存在的注解中,可以化解自古以来就围绕哲学家们的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矛盾之迷,哲学在方法论上向社会学的演进就成了一种必然。

三、进一步的讨论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7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研究

[作者简介]邹继业,中共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柳州市社科联主席,博士,副研究员,课题组组长;陈国堂,中共柳州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助理研究员,课题组成员;陈雪霞,柳州市社科联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课题组成员;胡鉴萍,柳州市社科联会计员,课题组成员;刘紫桓,柳州市社科联助理经济师,课题组成员,广西柳州545001

[中图分类号]C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157-05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报告通过对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借鉴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现状

(一)近年来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紧紧围绕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取得一批优秀社科成果,为柳州市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智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柳州市社科界1109篇,出版专著46部;2006年,柳州市共有9项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柳州市在历届广西社会科学最高奖评选中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2、开展各种学术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柳州市经济社会提供社科理论服务。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柳州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望柳州论坛”、“和谐柳州论坛”等活动,多元化、高质量的论坛及其会议的举办为柳州市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3、加强社科普及工作,为提高干部群众社科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以柳州市图书馆为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在柳州市成立了社科科普基地,举办专题报告会四次;2007年,柳州市社科联积极参加区社科联组织的“进村入户送科普,携手共建新农村”大型科普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通过一系列的科普宣传活动,达到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良好效果。

4、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社科学术骨干。一批老专家仍然活跃在理论研究第一线;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年学者成长起来;中、青年社科人才成为社科人才队伍构成的主体。

(二)主要经验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政策支持。党中央、自治区、柳州市委先后颁布的支持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充分表明了各级党委政府对社科工作的高度重视。

2、社科工作部门的努力工作。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社科事业提供了组织保证。柳州市社科联积极发挥“联”的作用,为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学术团体管理,加大社会科学普及,繁荣发展柳州市的社会科学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社科理论界锐意进取,为社科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一方面借助发挥老社科专家学者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新人,培养新人。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柳州市的社科人才共获得市级奖励11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2项,共完成国家课题3个,省部级课题7个,厅局级课题27个,凸现了柳州市社科界的研究实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不健全。社科事业的资源配置格局以政府配置为主、市场配置为辅,政府配置资源方式中固定投入总量不足,非固定投入总量有限,没有遵循随着经济发展相应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要求;课题管理不够细化,没能做到“研究方案精细化、研究过程细节化、结论及社会价值明晰化”;人事管理体制方面,“上、下、进、出”渠道不规范、不通畅。

2、工作条件较差。每年市财政给予市社科联的科研经费也不过10余万元,每个课题经费仅有区区几千元。同时,办公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学会活动及学术交流场所有待增加。

3、工作机构不完善。其一,目前中央没有社科联机构,各县区也都没有设立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的专门机构。其二,没有成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市一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如“市社会科学院”,不利于全市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4、工作机制不完备。(1)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机制不完善,未能充分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些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没有得到重点扶持。(2)激励机制不健全,自然科学在表彰的经费和媒体的重视程度上都要大大强于哲学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热情。(3)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宣传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柳州市社科类刊物中没有一个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严重影响到社科理论成果的宣传和社会科学信息交流。

5、社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由于缺乏相应的沟通转化机制,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地转化,使得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难以直达决策层。此外,社科普及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严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导致多数人不知道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6、社科优秀人才严重不足。其主要表现就是学历偏低,高层次、高职称的人才较少,拔尖的大师级人才、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及学科带头人缺乏。

7、社科精品少。柳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精品不多,除了“柳宗元研究”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专业领域外,柳州市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全国有影响的不多。

二、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经验借鉴

(一)国内经验

1、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努力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哲学社会科

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地区,当地的各级党委政府都比较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能够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同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能发挥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2、组织研究,服务决策。发达地区的社科工作机构能充分调动社科工作者研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协调、联合攻关。许多地区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如社科联)建立了“社联策论”、“季谈会”和《专家建议》等平台,为地方党政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咨询服务。

3、整合资源、加强管理,不断增强社科界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发达地区的社科机构往往能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和学术团体之间的合作,并通过整合高校、党校、党政研究部门、研究院所等各路大军的力量,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积极构建“大社科”格局。

4、造就和培养社科人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社科人才管理体制,整合社科人才资源,成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库”;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优厚的奖金鼓励国内外高层次社会科学人才通过柔性流动的方式来当地工作,加快形成社科人才的群体优势。

(二)国际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发挥着广泛的影响,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综合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研究体系主要由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以及民间企业的研究机构组成,注重研究成果的利用和管理。

三、进一步发挥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认识

加强各级党组织对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件的学习,提高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切实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同时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七大精神为主要内容,通过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载体,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形式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以达到统一群众思想,加深全市干部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关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风气。

(二)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

1、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机制。以重大科研工程、重点科研基地和研究课题等为载体和纽带,引导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整合社科资源,切实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公正、透明、竞争、择优的原则开展项目的立项工作,重点扶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注重研究的原创性和成果实际价值。加强各类课题评审间的沟通,为重大决策服务的研究要有不同课题成果的比较,力戒低水平重复。加强对学术研讨、交流的组织引导工作。坚持“双百”方针,创造和谐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以推进理论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

2、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课题立项、鉴定验收、出版资助和成果评奖的评价标准和评审制度,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既能充分体现导向,又能倡导良好学风,促进研究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引导人才健康成长的公正、科学、合理的文科评价指标体系和业绩考评机制。

3、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研机制、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决策咨询方面大胆探索。大力支持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走向社会、面向市场、深入基层、贴近实际。

4、强化激励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切实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激励和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多出精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中青年社科优秀人才及成果的奖励力度,为年轻有为的社科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并切实做好每三年评选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专家。

5、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宣传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联络沟通机制,以及研究成果评价、报送、反馈制度,从而进一步建立畅通的社科研究成果报送和反馈渠道,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积极发展市场化运作的研究咨询机构。完善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加大资助力度,力求以系列化、丛书化的形式,组织学术精品出版。着力构建社科研究成果的宣传渠道,形成能有效运行的社会科学普及咨询工作系统。

6、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科学学术性社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学术性社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学术团体整合社科研究力量、促进学术交流、组织科研协作和开展科普咨询的功能。

7、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对外合作交流。积极申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积极组织本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考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柳交流。

(三)进一步改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条件

1、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真正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要定期听取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汇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逐步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可行性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列入对地方、有关部门和高校考核的内容,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举措进一步落到实处。

2、增加政府对社会科学经费的投入,根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要较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力度,提高获奖者有关待遇;创造条件,设立哲学社会科学杰出人才奖励专项资金,重点奖励在社会科学战线上作出重大贡献的社科工作者。同时,确保社科界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题研究、项目评比、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正常开支,以及加大对社科学术活动的经费支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加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为开展正常性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规划建设一批与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地位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通过新建、联建

或改建等途径,建立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科学普及、成果展示、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科学公益设施。

4、加快社科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布局合理、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社科信息保障服务体系。整合全市社科信息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建设一批能为党政机关、社科界和公众提供高效服务的社科网站和网上信息库,为研究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为研究成果的宣传和转化提供一个高技术平台。

(四)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

1、大力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成熟的、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严格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要建立完善党和政府与社科界紧密联系的体制,让社会科学工作者广泛参与党和政府的决策。要积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社科成果的转化步伐。

2、整合现有社科资源。要使得社科研究体系的所有单位在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中各有重点、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要通过资源共享使各社会科学研究、教学单位有机联系起来,协同攻关,致力创新。要重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鼓励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3、建设开放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系统。要逐步打破哲学社会科学界自我封闭的格局,实行开门办校、办院,建立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等制度。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创新方向。要积极探索一种能够把应用研究、咨询服务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的有效方式和运作机制。

4、加大社科联建设力度。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柳州市社科联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调控能力强的机构,在功能定位上加强“联”的工作,不断搭建新的平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对策研究和专题研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探索社科普及工作新路子,从而更好地发挥社科联在扶持创新人才、推出创新成果、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五)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统一的社科人才管理体制,整合社科人才资源。要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社科人才资源的系统性开发,成立面向全市社科人才的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同时,根据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战略,建立整体性的柳州市社会科学人才资源组织管理体系。

2、完善相关政策,推进社科人才柔性流动。一方面,实施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通过给予购房补助、安家费等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杰出的社科专家、学者到柳州市工作;另一方面,落实人才动态竞争政策,按照各个单位以及全市社科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对人才进行岗位更换和职务调整。已经运行一年多的“签约理论专家”制度,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一定时间后。按照贡献值有进有出。此外,试行人才直通车政策,凡中级职称、大学本科以上的人才,如果希望在系统内调换或者自荐承担某项工作,可以直接向人事部门提出,统筹协调安排,以充分激活原来单位的工作局面。

3、拓宽社科人才培养途径,促进社科人力资本的提升。一是实施“柳州青年社科人才培育工、程”,加大对青年社科人才的培养力度;二是社科人才开发部门要根据人才的兴趣、专长和本单位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更新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4、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培养。通过组织培训调研、专题研讨、出国考察、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要进一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交流,有计划地组织选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骨干出国(出境)考察、进修和开展学术访问。加强与全国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单位的合作。

5、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从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汲取思想养分,创造学术精品。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对落实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政策的督查力度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8

关键词:理工高校;学术;科技类;理论研究类;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18-01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该校学术科技类、理论研究类、社会公益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五类学生社团的调查发现,这些由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术科技类和理论研究类社团存在一定问题,在理工类院校中并没有像其他类社团那样参与人数众多并发展迅速,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对策,加大扶持这类社团,使学术性社团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积极钻研科技知识,加强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和文献资料查询为辅的调查形式,收集大学生对社团文化的认识及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调研覆盖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11个学院的学生,对社团的负责人、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相关部门进行访谈,了解社团相关发展情况以及社团发展的优势与前景。并查阅了近几年来各学生社团的档案资料,对各社团的发展动态有更准确的把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社团的现状

学生社团是该校学生在共同的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组织,在校团委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领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社团成立应具备5人以上不同专业学生自发组成,要有挂靠单位和至少1名指导教师方可申报成立。学术性社团包括理论研究类和学术科技类。如:青年马列学社、“求是”协会、时政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数控科技协会、机械电子社团、创新机器人社、CaD学社等。

2.问卷分析

调查发现,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的学生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说明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创新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性社团缺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与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社会公益类等社团不同,学术科技类社团和理论研究类社团本身具有专业性与探讨性,专业的指导与集中的学习是该类社团所独有的特点。

学术科技类社团和理论研究类社团,其本身的专业局限了社团的沉重性与严肃性,许多与社团涉及专业知识无关或者无浓厚兴趣的人很难真正参与进该社团的活动,以至于会员人数较少,限制了活动的广泛性,降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从而制约了社团的发展。学术科技类和理论研究类社团有待于加大扶持力度,以便更好地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指导教师的作用,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教风学风一体化。

四、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发展对策

(1)加强学术科技类与理论研究类社团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协会领导者可以引导会员不仅向探索性发展,也可以适时适量举行一些室外活动。去各大比赛现场观摩,展馆、博物馆参观等,这样不仅能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活动质量,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

(2)以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组队参与以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3)打造品牌活动,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加大对指导教师和活动经费的支持。可指导会员参与教研科研带动社团高效发展。

(5)出台更多激励措施和政策,使更多的教授、学者参与到学生社团中,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定期的指导是学术及理论类社团发展困难所在。学校可以为这些社团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社联方面可根据教师们的时间安排来安排活动时间,避免社团有活动却找不到老师的问题。

所以,学术性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活跃校园学术氛围、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9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当前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遇到的关键问题,如研究论域的模糊、研究方法的漂浮、研究主体的窘境进行了梳理,并深入挖掘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读书》主编黄平先生曾指出:“冷战结束以后,整个社会学进人了一个重新界定自己、重新界定社会生活的阶段,社会学合法性遭到置疑,全球化对当今社会学提出了最大和最重要的挑战”。同母学科社会学一样,体育社会学也遭遇到许多难题,突出表现为学科界限的逐步模糊、研究方法的贫乏以及研究者的主体困境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清醒认识当前阻碍我国体育社会学的若干因素,更好地推动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深人与发展。

1模糊的论域

1.1在科学与常识间摇摆

随着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似乎只要对体育领域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就可以冠之为体育社会学研究。许多的学术论文里通常可以看到“新奇”的理论和漫无边际的研究对象,这些论文典型的加工模式是用自己一知半解的母学科和他学科理论来套鲜活的体育现实,这种方法早已经被制度化、专业化了,被包裹得十分精美。就整体的研究内容来看,宏观的对象与庞杂的结构总是相伴相生,最后的结果是陷入大量现象的描述和堆积,而不能切人问题的要害。描述的克星是“批判”,后者恰恰是我们扔掉的体育社会学的精髓。例如:申奥成功以来,对奥运会意义、价值、影响、作用的研究铺天盖地,这些研究中,主观臆断和归因偏差大量存在、解释力极其不足、对后效应的思考也极其匾乏。描述的泛滥使人们找不到体育社会学作为科学的本质,论域的广泛并不一定导致肤浅,但广泛性和描述性常常合二为一,抹杀了“科学”和“常识”的界限。体育社会学缺少经典社会学所表露出来的危机意识背后的批判意识,这种精神不单是马克思和韦伯传统的延续,也是迪尔凯姆一脉发展起来的莫斯的人类学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这使得体育社会学在纵向上摇摆不定,常常滑人零散、琐碎、孤立、突兀的边缘。

1.2边界的善变与漂移

体育社会学的边界何在?抑或说体育社会学本来就没有边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常被作如下划分: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如果按照分类的原则,这种对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划分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互斥原则。科克利也用列举的方法来划定体育社会学的边界,这种划分的非穷尽性同样反映了体育社会学的“善变”和“漂移”。假设边界存在,我们好像找不到体育社会学的核心和边缘:逻辑起点何在?理论假设何在?核心议题何在?

当然,体育社会学边界的模糊受母学科社会学边界模糊性的制约,难怪青井和夫在《社会学原理》开篇文章就是“社会学的暖昧性”。他认为社会学的暖昧性在于其对社会现象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经济学、政治学等力图按照社会生活的功能领域来分析社会现实,而社会学力图按照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物财体系这些分析性构成要素加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社会学边界模糊性的原因在于:我们真正研究和了解的并不是体育活动本身,而是社会人对体育活动所做的一切,社会学家鲍曼评论“社会学何为”时得出同样的结论。体育社会学领域的“泛文化”现象加剧了体育社会学边界的模糊性,在学科地位受到威胁之后对传统领地的收复使得体育社会学必须面临一个更为宏大的词语—体育文化。一旦研究体育文化内容,则使体育社会学的话语空间无限延伸,造成“混沌”状况更加严重。

2漂浮的方法

从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看,体育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其他社会科学并无二致: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当前,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和水平被某些专家称之为“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总之,我们面临着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失位和错位。

2.1理论建构的断章取义

在理论建构方面,断章取义的理论照搬和模仿依然存在,即便是有理论预设和逻辑先导,也多以一元论的面目出现,缺少对理论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把握。例如:翻开中国体育社会学的“经典教材”,对体育社会学功能主义方式的理解随处可见,功能主义作为理论解释范式并无不妥,但其本身的功利主义倾向可能会抹杀其作为理论公正性的本质,研究者必须慎重处理理论的公正性与自身主体价值观的冲突。然而,这种单一的方法没有因为解释力的不足而退出学科界定的理论框架,反而占据了研究内容分析和界定的主要位置。此外,体育社会学教材同母学科教材的联系还存有模仿与复制的痕迹,体育社会学概念、范畴过强的母学科性依赖性使得体育社会学内生性的理论建构步履维艰。

欧美国家体育社会学教材的理论体系与此大相径庭,首先是分析工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te-phenK.Figler所著的《美国人的体育与游戏》中,四个层次的分析工具十分清晰:直接描述,分析评论,社会批判,社会工程;其次是理论框架的完整性,每个专题都有几种经典的社会学理论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这些框架和综述尤其突出体育社会问题的生态性和跨文化性,倡导学习者和研究者用多元文化的视角看待体育问题。体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不足使得我们的体育社会学学术论文容易出现苍白无力的叙事、大而无物的架构、同义语反复的结论、甚至是内容和方法的自相矛盾。

2.2实证研究的医乏与伪装

在实证研究方面,我们遇到了更大的问题:实证研究自身的匾乏和“伪实证研究”的泛化并行不悖。“社会学是一门注重调查研究,强调从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学科”。其实,方法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适用性的高低和潮流的问题。二战以后,美国社会学的重大转向就是以研究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主实证研究风潮占了上风,注重构建宏大理论的社会学派相对弱势,但帕森斯、霍曼斯、吉登斯和亚历山大等为建立普遍性社会学理论所做出的工作影响了整个社会学界。

我们的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研究在对国外主流社会学方法思潮的追逐中由于研究主体的地下能力和方法学迷信而误入歧途。在对实证研究理解、把握存在偏差的“方法学迷信”主导下,体育社会学有些实证研究设计和完成的低劣程度甚至超出了科学形式的纬度,进人了科学伦理讨论的范畴,快餐式的问卷设计、闭门造车式的问卷发放和回收、简单百分比样的统计分析往往导致归因的简单化、线性化,不但无法检验因果关系的假设,反而使有关问题的结论和对策显得十分荒谬,实证研究的解释力为之大打折扣。由于体育社会学工作者实证研究方法技术的掌握不足,在最需要数据和第一手材料支撑的研究中,不是材料不充分和错误,就是直接简单的逻辑推导占据上风。

3窘境中的研究者

3.1独立性的缺乏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经感叹:“社会科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得到必不可少的研究经费,同时又能保持独立性而不蜕化。各种学术机构为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研究者如果具有学术工作的理想与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又能获得大量经济上的资助,其研究会有一个科学化、可供检验的成果,但目前的问题不是学术机构功利化的倾向和学者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而是许多科研成果自身缺乏批判力、解释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只有是有闲阶层的事情,才能保持独立性而不受到世俗的干扰,当科研课题成了衡量研究者专业学术、职业生涯进步和再造的唯一祛码时,如何苛求以上提到的独立性、批判性、解释力?科研成果自身的质量更是可想而知,再加上民间学术机构和研究者无法自由、通畅地享用这些成果,最终的研究成果只能成为一堆束之高阁的学术符号。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面,我代表市社联领导班子述职,敬请评议。

去年五月份以来,市社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和团结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充分发挥社联的桥梁纽带、

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作用,积极开展社科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被江西省社联评为二零零八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项工作:

第一、围绕中心,对策研究取得新成绩。一是组织实施全市社会科学二零零八年度规划。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四大一新”发展思路,经过认真研究、多方征求意见、精心制定选题,印发了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年规划课题指南,并组织了这些规划课题的申报和实施。二零零八年已有17项规划成果结项,形成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研究成果。对在二零零八年度完成的规划成果进行了评奖,评出《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大力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关于拓展我市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对策建议》、《关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小巨人”的思考》等6项获奖规划成果,展示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所取得的新成绩,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二是开展专题研究。去年10月中旬,为了落实总结宣传×ד以产业聚集推动超常规发展”的经验,我们主动与市委宣传部一起,邀请了由省社联副主席、研究员汪玉奇为组长的省专家调研组来××调研,并做好了调研组在××调研期间的联络、协调、服务和背景资料提供等工作,形成了《以产业聚集推动超常规发展》专项研究成果,并在省社联主办的《内部论坛》(二零零八.25总第720期)上刊发,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同时我们还围绕××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开展调研,我会干部撰写的调研文章《××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初探》又被省《理论导报》(二零零八.12总第252期)录用刊发。三是指导学会开展课题调研。市属各学会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了课题调研,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如市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完成的调研课题,《适应我市产业梯度转移承接的重点工业产业》受到了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好评。四是积极组织申报省级课题。为提高××社科界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扩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积极组织市内相关院校、研究团体申报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二零零八年)规划课题,经筛选,推荐了职业技术学院2项课题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第二、面向基层,科普活动取得新突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这对新形势下的社科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全市开展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于去年下半年,首次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知识进社区”的科普活动。这次科普活动一是抓住百姓关注的金融危机形势下股市大幅波动应如何进行证券投资、中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等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了专家学者在百佳城、胜西等社区作了系列专题讲座;二是与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成就展”,充分展示了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社科事业取得的成就;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钱币知识现场咨询活动,宣传了人民币知识,帮助市民提高了识别真伪人民币的能力。首次科普活动进社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贴百姓需求,受到了省社联肯定和广大市民的欢迎,省社联在《江西社联动态》(二零零八年第八期)用整版宣传了××科普活动进社区的报道。

第三、创新平台,学术研究取得新成效。一是召开理论研讨会。根据市委《关于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我们积极参与并联合召开了“全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实现××超常发展理论研讨会”,市社联组织推荐的《依托铜资源优势,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世界铜都的思考》荣获三等奖。二是参加征文比赛。一年来,我们积极组织了全市社科工作者撰写论文参加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发改委等八家单位举办的“全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我会干部参与撰写的《××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一文被评为全省优秀论文。三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了省社联召开的“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创造性做好社联工作”研讨会议,并就市委重视社联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社科工作水平在大会上做了发言,获得了省社联好评。四是编办学术内刊。本会编办的《咨政论坛》坚持“立足××、研究××、宣传××、服务××”的办刊宗旨,积极为社科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刊发了有一定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供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

第四、加强管理,学会工作取得新进展。市社联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26个。为了更好地履行业务主管部门职能,我们牢固树立社联与学会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坚

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既严格按章管理,又积极为学会排忧解难,为全市社科类学会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好的服务。各学会也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加强了对学会成立、换届、年检、学术活动等环节的服务和管理力度,学会工作进一步迈入了规范化轨道。二是认真帮助和指导学会开展工作,并加大对优秀学会、研究会的宣传,及时推广它们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去年,市钱币学会被评为江西省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城市金融学会的黄建明同志和劳动学会的程明华同志被评为江西省社会科学工作先进个人。三是加强了与市民政局的联系,就所属社科类社团的管理问题进行了通报和研究,进一步理顺了学会管理体制。四是市属各学会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市粮经学会承办了江西省赣东北片第十六次理论研讨会;市机关党建研究会召开了二零零八年度理论研讨会;市金融学会举办了征文活动;市财政学会多项调研成果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市地税研究会开展了论文评比活动;市教育学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市广播电视学会开展了广播电视评奖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本单位本行业工作的开展。

第五、服务中心,努力完成新任务。我们社联虽然人少,但是我们思想上时刻都牢固树立了服从大局、服务中心的意识。去年以来,我们积极参加全市开展的“迎省运会、创文明城”的联建共创工作,根据市里安排,我们派出1人专门参加联建共创包路段工作,由一名县级干部任路段长。从去年包路段工作开始至今,不论是春节,还是双休日,都一直坚守岗位,按照市里的要求,时时检查,日日坚守。本会的联建共创包路段工作获得了市考评排名靠前。一年来,我们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对落实“打基础、立规矩、守底线”的工作,我们从单位实际出发,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并要求大家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对于优化政务环境和机关效能工作,从对机关人员基本的要求抓起、基本的操守讲起,在本会形成了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勤奋敬业、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良好风气。

第六、求真务实,自身建设有了新变化。一是坚定信念,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我们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入手,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了党性意识、大局观念,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二是以打造和谐班子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一年来,我们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努力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环境,使班子成员增强了合力,形成了凝聚力,在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了战斗力。三是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境界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同时,制定《党组议事规则》,做到凡是重要事情共同商定,较好地贯彻了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加强廉政建设。我们社联人不多,班子成员也不多,有的甚至认为社联是个“空、虚、穷”的单位,但是我们都比较自觉地遵守市委和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认真学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勤俭办事,自觉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个个安心在社联,人人认真抓工作。较好地落实了维稳、综治、计生工作等责任制,几年来,我们社联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社联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不够;应用对策研究精品成果不多;社科普及工作还需进一步创新;学会管理事业有待加大力度等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把××市的社会科学事业做得更好。

一、整合社科资源,加大对策研究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联”的优势,精心统筹,广泛整合社科资源和力量,加强社会科学团体之间、理论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进一步组织社科工作者加大对“四大一新”发展战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把握方向,不断加强对学会的业务指导和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学会活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开展“评选双先”活动。开展评选二零零九年度××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更好地调动各学会及学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全市社科工作者为××快速发展多出主意,多献良策。三是加强学会日常管理。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社科学术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能,积极做好各项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抓好学会换届工作,做好学会领导班子的配备,不断提高学会领导班子的学术性、专业性、代表性。四是开展学会工作专题调研。我们将加大力度,对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专项研究,进一步了解分析学会建设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研究制定推进学会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

三、开拓创新,强化社科普及工作。今后我们打算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开办“铜都大讲堂”,使其成为面向全市公众的常年性社科公益讲座,人人为“铜都”献计献策。另外,积极组织举办科普活动周,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二零零九年的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工作,组织举办大型义务咨询活动、科普知识讲座、学会特色活动等,推动我市社会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服务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