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十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十篇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18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1

关键词: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58-02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中的未成年人是各个城市中都存在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由于流动人口的身份,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其健康权的保障问题。重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权,并从法律、行政及社会各个层面予以保障,对于促进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维护城市的民族团结,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健康权的内涵、法律特征及法律意义

1.健康权的内涵。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健康权是自然人对其健康所享有的权利与利益以及健康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是自然人以其身体生理机能的完整性和保持持续稳定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内容的权利[1]。《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对人人享有健康权予以确认。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所界定的健康是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状态,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把健康定义为“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人权宣言》则主要是从维护健康方面来确认的。

2.健康权的法律特征及法律意义。健康权具有如下法律特征:首先,健康权以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运作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主要内容,但不是以人体的整体构造为客体。此为健康权与身体权的区别;其次,健康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为根本利益,但不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为客体,此为健康权与生命权的区别;再次,健康权保护的是自然人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其运作和运动能够自主,但不是保护身体和意志不受外界约束,此为健康权与人身自由权的区别。身体健康是公民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在许多情况下,对公民健康权的侵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危及生命安全,也会使公民的许多其他权利无法或难以实现。健康权的法律意义在于保障公民身心健康不受忽略和非法侵害,保证作为自然人生命存在形式的身体生理组织的完整及功能,为公民正常健康生活及行使法律赋予的其他权利提供基本保障[2]。

二、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保护的必要性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在各个城市的人口总数中都占有不可小视的分量,以武汉为例,共有49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5.42万人。其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及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为:回族(占39.08%)、土家族(占24.25%)、维吾尔族(占14.07%)、壮族(占5.85%)、苗族(占3.31%)、彝族(占2.01%)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长较快,年度流动频率为8万―10万人,主要来源于省内的恩施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4.06%)以及西北的青海(18.52%)、新疆(14.49%)、甘肃(14.13%)等省区[3]。这些数字说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中的未成年人是特别需要保护的对象。由于这一群体的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保障其健康权尤为必要。

作为人的其他权利的基础之一,健康权的保障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未成年人来说,根据目前的总体情况,其权利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任务:具备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机构、计划、资金及设施,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加强对疾病预防的监管;根据流动人员家庭生活工作的特殊性,提供医疗救助和制度化的就医保障,使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及时有效;不断改善居住的卫生环境和条件,为其提供安全饮用水及基本药物保障;家庭和学校应提供符合不同年龄段所需的健康营养食物,以获得正常发育,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加强安全监管,防范各种意外伤害;各责任主体要尊重和关爱这一群体,注意心理疏导,以形成健康心理人格。

三、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保障现状

1.主体保障现状。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保障的主体责任者主要是监护人和所在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无疑负有重要的责任。现实情况是,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能更为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但是健康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科学研究证实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到生理的健康。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和一般的城市未成年人相比,陌生的环境和学习生活习惯的差异会给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带来更多心理上的不适应,更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关注和疏导。由于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校园内,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与学校密切相关。近年来学校屡次出现学生大面积的食物中毒事件,如2014年10月16日涡阳老子精武学校学生中毒事件、2015年1月12日江西彭泽小学生中毒事件,都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给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很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把体育课和课间操用来布置其他的学习任务。不利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4]。

2.法律保障现状。我国并没有单独规定保障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中的未成年人健康权的法律法规,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中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权保障的内容就必须拆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一个是关于未成年人权力保护的法律法规,另一个就是关于公民健康权的法律法规。但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我国法律对其行为能力做了明确界定,主要可以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两类。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除此之外,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中的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内容还可以参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以及各地方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武汉市在1991年就曾出台了《武汉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但是内容也主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以及风俗习惯方面,有关健康权的内容却无迹可寻。关于健康权的内容,国家相关法律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是在《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并且是把健康权放在生命健康权这个整体里,未就健康权单独做出具体的法律规定,存在补充完善的空间。

3.社会保障现状。在我国,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主体责任者主要是监护人和所在学校,缺乏相关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或者是个人志愿者的经常性参与。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第2款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从法律条文上可以看出,社会机构和组织也具有保护未成人的责任。但是这个范围过于宽泛,没有明确到底是哪些机构要承担这个保障责任。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中的未成年人相较城市普通未成人来说,他们是一个分散和流动的群体,能够从中得到保障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事实上,社会保障的实现首先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建立广覆盖、有重点、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各地方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有效的社会保障实施细则。

四、保障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任务及现状,在国家已经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上,充实与健康权保护相关的具体条文、法规,形成较为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法律遵循。深入开展立法调研,明确未成年人健康权保障的实际需要和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地方的相关立法工作,规范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未成年人健康权的保护程序、机制、方式及手段。此外,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以及国际公约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上的可取之处,如《消除各种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中要求缔约国“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尤其享有公共健康、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又如日本关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诸多部专门法,如《培育下一代支援对策促进法》《预防儿童虐待等的法律》《年幼者劳动基准规则》中的一些规定[4]。

2.建立政府牵头的联动管理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保护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的政策和法规,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机构中建立跨部门的信息收集、利用、共享机制,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组建由具备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工学教育背景的专职人员参与的,有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多个相关部门配合的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委员会,在涉及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的部门,例如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制度,将责任内容明确到各个下设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个人身上,确保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的保障工作能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应当吸收掌握各少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员,便于消除工作中的语言障碍。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管理和惩罚力度,对少数民族未成年人所在的单位要提高健康工作的检查频率和标准,做好健康隐患的提前预防工作,坚决打击各种侵害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健康权的行为[5]。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各级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之下设立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咨询委员会,定期举办公开的咨询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咨询。同时要重视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不适,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疏导。二是发挥家庭、学校、相关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街道社区的联动作用,建立未成年人健康权权益保护的参与、宣传和监督机制。组织志愿者服务团深入到单位和社区网格,尝试采取志愿者与少数民族未成年人一对一的互助方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通过教育卫生管理部门的协调,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学校和社区,提供流动医疗站或指定方便其询诊就医的联系点,保证少数民族未成年人能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对患有疑难杂症或者没有经济条件医治的提供资金援助。四是号召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城市中有实际困难的少数民族未成年人提供学习、生活及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帮助。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的健康权得到保障,以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郑海涛.试论健康权及其法律保护[D].济南:山东大学,2006.

[2]庞博.试论我国公民健康权及其法律保障[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彭建军,叶长青.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实施状况调查――以湖北武汉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9).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2

1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必要性研究 

随着国民生存环境的恶化,医疗保障体系除了治病以外,还需要“防病”。体育健生养生休闲产业不仅能够满足“防病”要求,还能够促进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两者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很有必要。 

1.1国民社会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 

国民周边生存环境的不断惡化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空气质量的不断降低;第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工厂有害气体大批量进入大气,给我国空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特别在秋冬季节,我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覆盖,给国民生命健康造成很大伤害。我国各地区由于空气质量问题导致的疾病临床案例也在增多,空气污染问题亟待治理;其次,自市场化经济模式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各企业竞争压力骤增,在权衡食品安全和企业效益两者之后,很多企业误入歧途,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三鹿假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三氯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等大型食品安全犯罪案例出现频次激增。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发现和揭露,我国国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1.2健康意识逐渐加强人群的需求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也取得了大幅度提升。再加上信息化时代各类媒体的信息实时传递,国民对周边环境愈加了解,继而对健身养生进一步关注。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养生休闲项目很多,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些可以起到养生效果,有些没有效果,有些甚至适得其反。如何规范我国养生产业从而去满足有强烈养生意识的国民需求,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事情。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是国民生命健康的支撑体系,如果达成医疗保障体系与养生产业的联动,就能够科学合理的给予国民养生方案,从而规范目前养生产业存在的不正规、不卫生、不科学的问题。 

1.3社会卫生服务创新的客观要求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句话,而这句话也恰恰适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如何能够减少发病率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开思路,大胆创新。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这也符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需求,两者之间建立联动机制这也是卫生服务创新的客观要求。 

2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实现的途径 

如何去实现两者联动机制的建立,笔者在此提供几点建设性的建议。第一,以医疗卫生站为中心,向四周进行辐射。宣传养生知识、置办体育器械、提供健身方案,使国民在增强身体素质方面有激情、有方法、有成效;第二,针对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养生产业进行大批量整改,剔除掉不符合科学标准的项目,继而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医疗卫生知识培训,从而促进两者联动机制的实现。 

3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架构 

两者联动机制架构的建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第二,推广多样化的服务活动;第三,开展全方位的健身指导;第四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笔者针对这四点展开论述。 

3.1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 

国民体检中心旨在对国民身体状况进行检测、记录、整理、研究。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对于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构建意义重大。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及时检测国民身体状况,针对于存在的健康隐患,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案,从而保障国民生命健康。针对于国民体检中心的建设地点,可以选择城镇各社区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所。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是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体检中心的落实,直接决定了国民可以及时观测自身健康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养护,其意义深远。 

3.2推广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需要外部展现。针对于外部展现这块,我们可以通过推广多样化服务活动来实现。针对于活动的推广人群,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第一种,身体健康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由于身体素质较好,我们可以组织体能消耗较大的运动项目;第二种,亚健康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们需要将运动与治疗相结合,在安排适当的体育健身运动的前提下,针对于其存在的身体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疗;第三种,病态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们不建议进行激烈运动,应该尽量静养和调理。其指导原则为“以医为主,兼顾运动”。 

3.3开展全方位的健身指导 

众所周知,很多国民意识到了健身养生的重要性,于是开始非科学的进行健身。这时候就会导致其肌肉拉伤,更有甚者,导致骨折等严重身体问题出现。针对于健身,联动机制必须要开展全方位的健身指导。健身指导的开展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第一种就是言传身教,专业的指导医师对健身者进行教学和纠正指导。第二种可以通过印刷健身指导手册进行发放,大范围的对国民进行健身指导。第三种就是开设健身讲座,通过讲座详细说明健身时候的注意点,防止因为不合理运动导致拉伤。 

3.4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 

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要依靠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推广。联动机制必须要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对医疗相关知识精通,而且对健身养生方面知识也很了解,这部分人才多功能发展,不仅具有强大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落实工作。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是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实施和推广的关键所在。 

4结语 

文章通过对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的必要性、实现两者联动的途径以及联动机制的架构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基本上可以使读者对两者联动机制有最基本的了解。我国在对健身养生休闲产业重视的同时,也加快了对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的整治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民生存环境将会得到很大改善,体育健身养生休闲活动成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国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3

关键词:社会多元化;社会层次差异;健康影响因素差异;卫生改革措施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社会医学的灵魂用社会医学理论指导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实践,给这些学科带来生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人为本原则无疑必须要坚持。而探索人类的经济生活及心理发展规律又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社会结构层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规律,从而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中国产生了择业、就业的自主性,构成经济主体的多元性,派生出社会的多元化,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新矛盾。社会阶层的划分,按不同研究目的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但各阶层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构成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形成社会阶层间的主要矛盾的事实不变。以我国政策倾向和地区差异,笔者将我国社会从宏观分为城市人群、农村人群及外来务工人群。

现实情况中各层次人群的经济医疗保障水平、教育程度、社会定位等差异比较明显,从而带来影响各阶层健康状况的原因不同,其具体差异如下:

1教育程度差异明显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虽在城镇工作,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子女教育仍然面临入学难、收费贵、教学设施和教师素质不理想等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技术认证和学历进修,难以实现。这种教育体系带来的后果即相对城镇人群而言,农村人群及外来务工人群知识结构不完整,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缺乏,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很难做到“自觉”,也不了解自身行为是否有利身体健康,从而不会采取积极措施来维持自己身体健康。尽管我国新型合作医疗在不断发展,但由于农民多看到眼前利益,很多人认为大病的发生有具有小概率性,当年多数农户并不能从中受益,也就抑制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而且自觉购买商业保险的可能也很低。同时由于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较弱,社会道德约束力相对较弱。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感性多于理性,会导致很多危害社会的不健康行为如卖淫、吸毒等造成的性疾病与艾滋病传播等疾病的传播扩散。而城镇人员则多会通过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途径获得应有的健康方面的知识及生活保健常识,健康知识的相对普及使得城镇疾病发生概率普遍低于农村。

2经济及社会保障水平不均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仅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的收入梯度,1995年,东、中、西部的收入比为1:0.72:0.43,并且这种不平衡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不仅如此,我国城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均衡,从而导致区域内部乡村劳动力的急剧分化和大规模的非农化、职工化,形成大批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显然不可能顾及全社会保障水平,同时,由于“先富和共富”的指导原则,我国财政更加侧重投入经济建设,所以政府尚无足够能力建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基础社会保障仍然存在。这就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既没有城镇保障又没有农村基本保障的尴尬地位。不仅如此,由于民主政治权利难以有效实现,劳动经济权利保障被削弱,具体表现在工资升幅小,拖、欠工资现象仍然存在;多数私营、个体企业在给外来务工人员购买社会保险问题上表现出消极抗拒情绪。

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虽然从原有的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所有制企业,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进步,但各地执行时仍然沿袭了旧体制的户籍观念,在城镇企业的劳动者虽然同样交费,但享受的待遇却不一样。外地户籍,特别是“农民工”在参加社会保障时需要按照规定同样缴费,但享受的待遇不一样。如:上海规定外来工只有在工作期间猜课享受住院医疗等待遇,中断缴费的,享受条件重新计算。年老离职时只能那道一次性补贴。

在现有经济和社会保障体制下,城镇居民在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农民,而且有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使得城镇居民不需要花费额外的金钱和精力在自身保障方面,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提高自身现有生活质量。相较之下,农村人群还需要将精力主要放在保障基本生活,而没有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顾及自身的健康状况,不注重自身作息时间的科学性等。即使农村及外来务工人员希望得到更好的健康保障,但因为受到经济制约,没有能力购买社会商业保险,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正也不能使他们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制度。

3传统观念导致社会定位不同

受传统阶级社会及封建思想及上述所涉及教育、经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平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对社会不同地域仍然有或多或少的歧视现象存在。城镇人群多存在一种地区和自身精神上的优越感,而农村人群及外来人群普遍上存在一种地位低下的自我暗示,对于很多关于自身人权等方面的权利不懂得如何争取和维护,从而造成利益受损而甘愿忍气吞声的现象。很多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受到城镇人的轻视。这样的社会定位导致很多应有的权利都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保证,一些对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落实。从而致使农村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当遇到医疗纠纷或者健康方面的问题时,得不到及时迅速有效的保障机制。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等级观念,很多农村及外来人群很难自主自觉地利用社会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

目前由于社会主体多元化带来的社会各层次差异,不仅公民个人关于健康知识方面的普及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基本保障公民健康观念普及的外部宏观条件仍需要很大程度的改进。针对上述具体情况,笔者提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改革措施。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加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以维护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并保证政策适合其知识结构。

我国当前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普及国家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根本保证,如果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进行相应的政策性调整,在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没有政策性倾斜和合理的战略步署,地区间的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扩大,相对薄弱地区将长期存在。利用国家财政政策及社会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不断加强贫困地区教育贯彻“公平”的原则。首先利用财政政策倾斜将社会财产进行有效再分配,注重加强农村及偏远地区教育投入,制定有效激励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及高校学生下乡支教。其次,建立有效的保护鼓励政策鼓励社会公益团体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力量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教育贫困地区以保证其教育费用的必要支出。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根据各地现有教育状况,制定符合当地知识结构的政策,加大当地人民的公众参与程度。并根据各地客观事实,生活习惯等,利用宣传、电影、海报、讲座等适合当地情况的方式在其知识结构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培养各地区人民的健康意识的形成以实现“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价值存在。转贴于

(2)在不断完善我国现有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使全社会范围内公民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和医疗保险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应在社会化程度、保障水平、费用控制机制等方面不断调整完善。首先,基本医疗保险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化程度;其次,在保障水平方面,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动态调节机制;再次,在费用控制机制方面,通过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费用支付方式如总额预付制和病种付费制等加强供方行为的规范。完善其它医疗保险形式,具体包括:一是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大病救助基金”,用于解决超封顶线以上的大额医疗费用。二是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三是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四是在经济条件好、财政负担能力强的地区,要逐步建立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五是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鼓励发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

虽然我国现在新农合在不断发展,但是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缺失或低效无疑仍然存在。这样增加了农村居民患病的风险,增大了农村居民的就医成本。这些导致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负担成本,增加了制度给付的负担。因此在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恢复和改革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相当重要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的准备阶段可以考虑推行以行政村或乡为单位的社区化服务模式,实现高层次统筹、低层次服务的格局。这样以村为单位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由政府组织医务人员重点对社区内的居民做好各种保健知识的传播、日常保健服务、体检、小病的治疗。乡镇卫生院建立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和急救中心。在县级以上可以指定定点医院提供重病大病的住院服务。这样可以基本上形成社区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模式。建立合理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4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观念;问题;预防保健;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58-02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群体,不仅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素养、牢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又具有健康的身体。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缺乏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很少注重健康活动的训练,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活动也很少,使得大学生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身体素质不佳。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各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对于大学生的自身的个性形成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学生都要加强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1现代健康观念的主要内容

现代的健康观念主要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三个方面,我国公民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健康要求,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所谓躯体健康就是指身体各个发育正常,身体各个机构性能完整、无缺陷,具有健康的体魄。躯体健康从六个方面要求人们,分别时体型匀称、体重达到标准,具有抵抗普通的传染病和感冒等病情,眼睛敏锐明亮,发泽光鲜发亮、头屑较少,牙齿没有龋齿,干净、颜色正常,牙龈无出血现象,身体肌肤具有弹性。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精神健康、心理素质良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点和缺点、自身的能力特长等,有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对于自身的缺陷能够坦然面对,接受自己、认可自己。个人具备发育完善的大脑,与年龄特征相符的智力条件,没有智力障碍和大脑疾病等。个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接受自己,也可以接受身边的人,乐于助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工作、生活的乐趣,认可他人与自己一样有着重要的存在性和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激励自己在工作中进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持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变化不大,不会亦喜亦忧、多愁善感,不自卑、不焦躁,不自暴自弃,遇到困难不畏惧,能够勇敢面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处在乐观、满意和愉快的状态。所谓社会性健康又包括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两个方面。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个人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明确的观点和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能够承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道德健康是指在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尊重健康准则,重视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促进和维护。道德健康还包括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如捐献爱心、献血等,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这些都是衡量道德是否健康的标准。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性健康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也能相应地推进躯体健康的发展,保持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

2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微或者严重的健康问题。大部分学生熬夜现象严重,晚上一点以后才睡觉的学生大有人在,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周末可能会睡一个上午或者直到下午才起床。不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早上为了赶课,不吃早餐,导致上午的课程还没有结束,就出现饥饿、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喝酒、抽烟等现象较多,一些男生甚至女生都会存在抽烟、喝酒的问题,他们认为生活中的压力太大,抽烟、喝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却忽略了这些行为对健康的损害程度之大。大学生的生活缺乏规律性,最终导致了躯体健康受到损害。另外,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障碍,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缺乏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产生自卑感,学习成绩下降,生活态度不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轻微的人格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出现。

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针对躯体健康问题,是由于大学生的睡眠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形成的。现代的大学生都是居住在集体宿舍中,舍友之间的干扰性较大,又由于自身压力等的原因,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形成睡眠障碍。大部分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慵懒,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体育课程减少,更加得不到有效锻炼。锻炼意识薄弱,特别是女生,更加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自身的健康素质。大部分在校生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起床吃早餐,而三餐中最重要的则是早餐,它对于人的营养的补充十分重要,大学生却不能引起对早餐的足够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不高,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表现出生活懒散、对事物不能提起兴趣、对生活的积极性不高等。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积极性下降,成绩不好,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导致变得自卑、情绪不高等,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很大的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为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忍受对他人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还有恋爱问题,由于被别人拒绝,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不能正确与异往,导致在爱情中受到挫折,从而不能正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最终使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针对大学生健康观念转变的预防保健对策

对于学校而言,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定期向学生灌输健康知识。完善学校内部的医务室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增加设备,选择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给学生开设一条良好的健康预防保健通道。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保证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及时的健康维护,防止流行疾病在学校内部的感染,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等,从各个方面做好学生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注意调整自己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熬夜现象的出现。增强体育锻炼,坚持每天散步、跑步等,增强自身的体质,调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促进发育,增强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一天三餐在规定时间内进食,一定要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补充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杜绝暴饮暴食和节食等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减少饮酒量和吸烟量,要充分了解酒精和烟草对身体的危害,自觉地维护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针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和保健。首先,要增强自己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坦然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和客观现象。有不良情绪要及时与他人交流,防止走极端、钻死角,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从书中学到更多的交往知识。最后,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规划。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思考未来想要达到的目的,并制定一定的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达成目标。避免失去方向、生活迷茫现象的出现,及时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规划的调整,增强生活的计划性,为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社会性健康的维护,要在维护自己健康的同时,加强对他人健康维护的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定期的鲜血,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健康质量,还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能力和特长,承担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4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定要加强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魄。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和健康同时发展,共同进步。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做好健康的保健和维护工作,自觉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小兰,李永红.体检信息化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225-227.

[2].高校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定位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10(02):102-103.

[3]崔月颖,王小万.《塔林:增加财富与促进健康的卫生系统[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02):23-25.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5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同时也是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特色,不少保险公司也是动足脑筋,不论是在保险产品(计划)设计上,还是在保险资产管理和投资方式上,近期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

平安“健行天下”:健康越多,奖励越多

运动、旅游、购买健康的果蔬食品,这些也能和保险产生关系?

没错,现如今,这些行为也能和你的健康险保单“挂钩”了。

根据中国平安集团旗下专业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兼Ceo陆敏的介绍,今年5月份开始,平安健康险在业内首创的“健行天下(Vitality)”健康促进计划已经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上市,后续将逐步拓展至全国,帮助更多国人改善健康。

此次“健行天下”健康促进计划的推出,旨在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提供易懂、易用的技能和适宜工具,以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

据介绍,“健行天下”健康计划建立了食品,运动和旅行等领域的科学激励体系,与许多国际知名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包括阿迪达斯、沃尔玛、乐购和携程网等公司,为会员(也就是保单持有人)提供一流品质的健康奖励。

根据平安健康险产品创业总监盛安久(andrewScott)的具体介绍,平安“健行天下”计划通过对保单持有人健康行为和健康饮食的干预,鼓励保单持有人持续改善健康并享受奖励。通过该计划简单的3个步骤,保单持有人可以轻松和持续改善健康。

第一步,认知自身的健康状况。“健行天下”计划为客户提供了在线评估和医院专业体检等多种灵活方式,帮助客户了解健康。

第二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运动干预和饮食优选等持续改善健康,并获取会员积分。客户可通过计步器运动,或在一兆韦德专业健身机构来改善健康。另外,客户还可在合作商户选购果蔬并获取会员积分。

第三步,享受健康奖励。客户为健康努力和付出越多,获得的会员积分响应也会越多,所能享受到的健康奖励就越大。根据会员累计积分的不同,“健行天下”会员分为5个等级,即蓝牌,铜牌,银牌,金牌和白金,各种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商户折扣比例,可以直接为保单持有人节省经济成本。

可以说,通过保单持有人自身为健康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努力,被保险人的身体更健康了,保险理赔率也会相应降低,这对客户和平安健康险公司而言可谓“双赢”。

据悉,2010年8月,平安健康险与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Discovery签署合作协议,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对南非Discovery公司业务系统和医疗风险管理工具等知识产权的引进,平安健康险已逐步建立专业医疗风险管理平台和产品及服务创新基础,同时凭借专业和人才优势,利用现代技术,致力于探索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模式,帮助客户有效管理健康风险,增进国人健康,保障个人和家庭生活以及企业员工的福利。

信泰“恒星”投连险:“量化投资”是王牌

信泰人寿则于近期开发了“信泰恒星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产品。该投连险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兼具投资理财与保险保障功能,最低认购门槛1000万元。它以量化投资为主要投资手段,是国内首款高端量化投连险。

近年来,量化投资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投资界重视。量化投资的优势在于使用现代的数理统计作为工具,投资注重纪律性、科学性和广度,这就对投资团队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家新兴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信泰人寿也一直在通过引进人才、完善体系、规范流程和制度、建立具有差异化的核心投研策略、强化风险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打造自己的量化投资管理团队。信泰人寿的资产管理团队目前在首席投资官王连平博士(原国内某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量化投资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量化投资和量化研究的范围目前已涵盖宏观、中观(行业、板块)、微观(公司)和市场四个层面,已不再直接采用海外成型的量化模型,而是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特点,独立研究开发出对应的量化投研体系,建立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实战效果优良、在业内具差异化领先的投资模型和指标。

据介绍,如果把传统的“定性投资”比作中医,那“量化投资”则可以看作是西医。中医是望、闻、问、切,最后判断出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基于中医的经验,定性程度上大一些;西医就不同了,先要病人去拍片子、化验等,依托于精密的医学仪器拿到精确的数据指标,最后据此得出结论,对症下药。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其中“定性投资”代表人物沃伦·巴菲特,其过去20年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20%;而“定量投资”代表人物詹姆斯·西蒙斯,过去20年投资收益率达到平均每年35%。

新华“祥瑞一生”:回归保险本原

新华人寿保险日前推出其最新研发的核心保障型寿险产品“祥瑞一生终身保障计划”。祥瑞一生终身保障计划由保额分红型终身寿险与提前给付重大疾病附加险组合而成,可提供身故、意外、健康、养老等多重保障,从根本上为客户搭建涵盖一生的风险防范体系。

新华保险总裁何志光向记者介绍说:“这是在新的行业监管导向和公司发展战略下推出的一款战略性产品,标志新华保险产品结构转型的开始。”

该产品主附险结合的设计模式,不仅可提供多层次保障,而且令费用更经济实惠,“低费高保”,可谓功能强,价值大。其具体功能与优势体现如下:首先,该计划为客户提供终身生命保障,转嫁未知风险,体现生命价值;其次,对重大疾病给予救治资金支持。重疾保障范围达35种(类),并设有癌症特别关爱金,对治疗费用高昂的恶性肿瘤加强保障;第三,特别增设了“养老年金转换”功能,客户可选择将保单适时转换为养老年金,增加保单的可见利益,灵活实现养老规划;第四,“祥瑞一生”采用新华保险经典的保额分红方式,通过复利的长期积累,使保障额度不断增长,体现出资金的时间价值。此外,该产品还能帮助客户作为遗产规划的一部分,有效传承财富。

行业动态:

国人“健康赤字”8.2岁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6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界定

传统上,人们谈论的健康主要指生理上的健康,即身体健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心理问题的显现,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上升到了心理的层次,即健康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消除疾病,更应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幸福状态。”②这里强调了健康是一种状态,一种生理和心理上健康的幸福的社会状态。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幸福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个人能够实现他或她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的一般压力,能够有生产力地和有成果地工作,能够为他或她所在的社区做出一份贡献。”③这里,也强调了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一种幸福而高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能与社会一致,能有效地完成自身基本的社会效能,能较好地和其他成员交流,能较好地适应社会。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正面的心理健康。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有效地完成自身的效能,保持与社会同步的状态。另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指人因生理、心理或其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心理方面的异常。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不能较好地生活或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适当的交流,难以达到一种高效而满足的状态。这一维度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心理健康所覆盖的层面。

大学生作为承载家庭和社会高度期望的群体,作为我国年轻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大多处于青少年阶段,生理刚刚或正在发育成熟,心理上还比较敏感脆弱,情绪上比较容易冲动,普遍具有叛逆的天性,社会阅历比较少,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还比较弱,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化强,追求知识进步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他们胸怀博大、志向高远,能在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是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的主流。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诸在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他们本身的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相应地受到的心理上的冲击也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大学生在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把握不了自己,在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中迷失了自己,怠慢了学业,心理上也出现了诸多不健康的问题。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走向独立生活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第二,生活散漫,缺乏理想。第三,恋爱心理困惑。第四,人际关系不协调。

在我国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究其根本,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视不够。在我国,学校主要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和学校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比较少,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比较缺失。社会普遍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人才应该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咨询,而忽略了大部分行为正常但其实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的那部分学生,也就是大多数“正常人”。因为并不是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而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值得担忧的,而社会和学校还没有重视到这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专业咨询人员的缺乏。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大多只是将少量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附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少数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也只是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深刻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最终也并没有起到实际上的效果。另外,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所设置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中有86%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而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心理辅导老师有34%的是非专业人员,44%的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并没有扎实的心理咨询知识,相关的经验也不够。①许多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咨询人员都是由学校的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担任,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了解不够。这些都导致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并不大。

再次,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清。一方面,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那些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心理是很健康的。因此,即使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那么理想,他们也认识不清,并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很少人会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专业心理咨询的求助比例比较低。据中国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学本科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总是先求助于自己,选择自己摸摸忍受的人高达22.3%。只有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诉诸于其他途径。而在向他人求助的人之中,一般也是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渠道来解决问题,有接近65.8%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有7.4%的人会选择向学校老师或领导求助,只有7.8%的学生在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失眠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正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②

此外,家庭、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造成学生爱的缺失,转型期社会上犯罪等不良因素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对金钱、名利的狂热追求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主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我国年轻一代的领军人,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大学生本身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从不同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良好发展。

首先,社会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2001年起,教育部与卫生部以及团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多项文件,强调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状态良性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出台了这方面的文件,但是具体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并没有切实地展开,或者说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全面性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应关注那些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应该将关注的视角扩展到整个大学生群体中,也就是普遍的“多数人”;我们不仅应该出台相应的文件,更应该开展实质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切实服务于普遍的大学生,促进其心理健康状态的良性发展。

其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应从“事后解决”转向“事先预防”,由“少数”转向“全面”。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主要是为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服务,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主要是针对已然有心理障碍的群体,而普遍的面向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则寥寥无几。①但是,并不是只有那些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也应该是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服务的,这既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认识,也是对心理健康障碍和疾病的一种有效的预防。将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扩展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而不只是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群体,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鼓励他们遇到问题主动咨询,更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或疾病的一种有效预防。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需由“少数”转向“全面”,由“事后解决”转向“事先预防”。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7

【关键词】精神卫生工作;社会政策

一、我国对精神健康政策保护的历史沿革

我国精神健康卫生政策自1958年制定以来,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全面开展三个阶段,其工作的核心思想也由由“积极治疗”逐步转变为“治疗为主,防治结合”。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拉开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序幕。根据会议提出的“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方针,这一时期的精神卫生工作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精神病三级防治网在城乡初步建立。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自1958年后的20多年大致与此相适应。

“七五”(1986—1990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结合世界精神卫生发展第二阶段的要求,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兼顾两个阶段的需求,既要重视预防,又要加强治疗。根据城乡工业不同发展,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的改变,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城市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由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发展为以专业机构为中心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农村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防治工作。这一发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减少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着重强调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至2000年,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进入到了全面发展的阶段。2006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的部分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标志着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护精神健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作。随后,我国的精神卫生真正进入到了政策实施阶段。

二、我国现有精神健康康复的现状

回顾我国有关精神卫生保护政策的发展,不难看出政府对于精神卫生的认识,尤其是对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从起步阶段的以治疗为主,到“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对于预防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视逐渐加深。对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管理和照顾,从最初避免患者过激的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转变为对其权益的探究与保障。但从具体来看,我国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在政府投入力度以及专业机构服务水平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政策投入及专业水平的限制,逐渐增加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仍然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一)政府对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的投入

从财政方面来看,中央对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投入逐渐加大,但对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相关的医疗、社区的整体投入不足。国家根据2003年“非典”的防治经验,决定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三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这次投入对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力度,但主要集中在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领域。2004年中央开始实施补助地方精神卫生项目(686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作为当年唯一的非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列入了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其核心内容是以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及性为切入点、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该项目为进一步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率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精神卫生机构的整体投入未有增加。

从立法方面看,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至2012年10月26日,《精神卫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最终对权益保障、预防康复制度、住院医疗制度等内容做出了规定。首先,该法对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做出了规定,并对他们的劳动权作出了规定。在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对家庭及其监护人的义务进行了说明。其次,在预防康复方面,强调了身心健康方面的预防,尤其是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并强调家庭在精神健康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环境。该法重点在于预防,但对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未作出保障承诺。最后,在住院医疗制度中,对医务人员的疾病诊疗服务,提出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并对心理咨询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与精神疾病预防康复的相关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工作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化康复服务水平

现行对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音乐治疗、工娱治疗等。其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普遍应用的基本治疗方法。对于轻度神经症患者,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中重度神经症患者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需同时进行;精神病患者则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康复期辅以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不仅仅使用这两种治疗的方法,专业人员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辅以其他的治疗方法以及辅以何种方法。

自20世纪以来,医学界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和诊断由传统的单因素向多因素以及多因素多结果发展。在整体与整合的观念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社会与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或疾病方面,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模式下,医疗工作由单纯的病理取向向人本取向转。医疗工作的对象从针对个体,发展为结合家庭与社区的照顾系统。医疗工作的这些变化能够使得医生的专家角色逐渐淡化,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康复工作而言,主要的治疗方法以病理取向为基础,认为精神健康障碍患者与普通人不同,他们是有疾病和缺陷的人。他们的康复需要被与社会隔离,他们的潜能、优势等基本的社会心理需要被忽视。因此,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需要建设更全面具体的社会服务方案,为患者提供除病理康复之外的心理、社会系统功能康复服务。

(三)患者对精神健康障碍康复服务的需求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第十卷(iCD210),精神紊乱分为10类78亚类。精神分裂症,抑郁、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青少年行为问题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心理疾病和行为紊乱。其中,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是最普遍的精神紊乱。调查结果和统计结果均显示精神分裂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82年的4.75‰和5.69‰上升到1993的5.31‰和6.55‰根据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精神抑郁发病率为15‰—15‰,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相似。另外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青少年行为等问题在我国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但就目前我国的精神健康康复机构的规模而言,面对这日益壮大群体,其接受及治疗的能力非常有限。将现有的专业康复资源与家庭、社会资源相结合,必是我国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四、建立健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保护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是精神卫生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重大的社会焦点。进一步做好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水平内容涵盖面广,涉及整个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为了全面的促进精神健康工作的发展,政府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政策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支持,也要将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纳入考虑。

(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注重合理的投入机制建设

精神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纯的医疗服务不同,它不能由市场去解决,只能由国家财政来投入。因此政府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精神卫生的投资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精神卫生发展中的公共投入比例,能够从财力上形成不断增加的长期有效的神卫生精投入保障机制。同时,对治疗环境的建设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相应地财力支持。

(二)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精神卫生工作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水平,也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精神状况。我国政府应巩固已形成的基本精神卫生体系,拓展防治范围,建立完善的医院—社区治疗体系,使得不同阶段的病人能够获得不同层次的全面康复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科学防治精神疾病,依法保障病患群体的基本人权,为精神健康障碍患者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将社会工作引入患者康复服务体系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及早的发现患者情况并做相应的处理,发病率会大大的降低,治愈率也会显著的提高。因此,将社会工作者纳入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家庭和社会与病人建立新的关系助其面对困难,也能够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具有现代精神病学与相关学科支持的支持,协助社会为病人提供治疗设施与环境治疗环境。与此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纳入精神卫生工作领域,有助于建立健全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提高个体与社会面对精神疾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唯,李玲,李文咏,崔玄,李雪.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J].公共政策,2011,(6).

[2]孙立忠.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对精神健康的促进[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周小杭.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干预研究[J].社会工作,2008,(10).

[4]邹自英,胡晓莉,黄海,赵碧.我国精神健康的现状、预防和控制进展[J].西南军医,2004,(6).

[5]陈昌惠,张维熙,沈渔笛.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9).

[6]陈昌惠,沈渔笛,张维熙.中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998,(19).

[7]XiaoSF,Yanmunityservicesofdepression.China/wHomentalHealthawarenessRaisingConference,1999,Beijing.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8

摘要现代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大学生不仅要学好各门文化课,还要均衡发展体育运动。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田径项目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田径训练的前提是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这样才能体现出田径训练的价值,才能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田径训练的意义。

关键词田径训练高校健康安全

当代高校生的生活充满了各类活动,田径训练在大学生活中也占据一席之地。田径训练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辅助功能,俗话说的好,“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但是田径训练同时又具有风险性,经验再丰富也不能保证每次训练都不失误,都具有意外性,大学生正是年少气盛的时期,更容易出现事故,因此高校田径训练一定要在保证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一、高校田径训练保障健康安全的必要性

田径训练能够提高人的体质,丰富日常生活,但是训练就是对不熟练的动作不断练习,谁也不能保证训练过程中不出现任何意外。因此,如果在训练前不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训练时尽是出现意外,训练也就起不到任何意义,甚至会有害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高校田径训练的教师来说,不仅要对学生训练,同时还要保障学生以及自身的安全。

(一)对生命负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挽回,高校课程中安排田径训练直接目的就是提高高校生的身体素质,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因为动作不当或者是安全系数不够而出现意外,威胁学生身体健康,那就是校方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

(二)对社会负责

如今为了丰富各大高校之间的运动会比赛从不间断,而其中田径类项目也占据重要角色。如果平时对高校生田径训练时就注重健康安全意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训练习惯,即使在参加一些大型比赛项目时也会沉稳自如,做到安全第一比赛第二,运动会也能安全顺利地进行。这样的运动会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加强各大高校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二、高校田径训练保障健康安全的方法探究

高校田径训练中保障健康安全的必要性可想而知,那么高校体育教师就要起到主导作用,从自身做起,在田径训练时时刻做到安全保障,高校生也要积极参与,不能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老师与学生同心协力,做好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在田径训练中做到安全第一。

(一)积极宣传安全理论

体育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牢固的理论知识,田径项目历史悠久,即使是一项运动也具有原则和理论。近年来,高校中引入了田径类教学,学生刚接触时难免会对其缺乏认识,认为只是一门体育课而已,这时候老师如果不积极向学生宣传安全理论知识,学生训练时建立不起健康安全意识,那么在正式田径训练时一些小事故就会屡见不鲜。

教师要更能了解安全原则和经验,对田径训练时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事前向学生讲述清楚,例如高校每年都会举行800或1000米测试,老师就要向学生说明测试时不能张着嘴巴哈气,这样在天气寒冷时会肚子一侧偏疼,天气炎热时会口干舌燥,甚至会感冒;测试完后不能立刻蹲那,要慢走一段时间,让身体慢慢减慢速度,即使口渴也不能大口喝水,要适度而饮。高校生只有知道了这些常识性知识,才能够安全的进行田径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二)积极贯彻各项安全措施

空有理论指导还不够,还要在实际训练中贯彻各项安全措施。如果只进行理论宣传而不实际指导,那就是纸上谈兵,不具有意义。也不能保障高校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健康安全,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实际带领学生训练,并在训练各个动作时都要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每一个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再三强调,并认真示范给学生,亲自看着每一个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对此还要定期检查。

(三)全面了解学生体质

每个学生的自身体质是有差异的,同一动作适用于一位学生并不代表对其他学生同样适合。田径训练前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体质进行检查,如: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能否进行剧烈运动等。学校同样要担起责任,定期组织学生体检,这样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备无患,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四)设立紧急医疗队

高校即使将安全保障做的再好也难免突发状况,因此为各项体育训练设立紧急医疗队是必要的。医疗队要随时准备,训练前要认真检查学生身体是否适宜训练,训练后也要再次检查以防有些学生在训练时出现了意外,但自己却不知道,这样给高校生的身体健康又加了一层保护膜。

三、结束语

高校教学中田径训练是一项重要组成,它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开展的体育运动。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安全意识,认识不到训练本身存在的各种隐患,因此为使训练能够顺利进行,高校必须加大对安全健康的保障,向学生积极宣传安全理论及相关知识,做到对学生生命负责、对高校本身负责以及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崔东霞,高慧娟,杜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9

关键词:卫生改革,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覆盖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核心是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运而生,而且它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系密切。总体来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为两大阶段,1998年以前是医疗体制改革为主的第一阶段,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扩张和探索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是改革的主线。1998年国务院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0年“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2002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标志真正进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时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系统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整体设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成为此时体制改革的主线。纵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目前已进入整体制度设计、政策实施和模式选择的关键时刻,设计选择何种医疗保险、健康照顾、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模式,至关重要,其中尤以医疗保险制度最为重要,因为医疗保险是医药卫生体制和福利制度运作的主要产出,直接关系亿万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关系国民素质与社会质量。因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议题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实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工厂卫生状况、家庭卫生、个人卫生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府承担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如何利用商业保险原理和社会互助原则,将人们组织起来,预防疾病和抵御疾病风险,确保有竞争性劳动者的社会需要推动下,英国工会组织首创医疗保险制度,其后德国俾斯麦政府率先将社会保险制度化,建立完备的工伤、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医疗保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成为绝大多数人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例如,非洲医疗保健体系改革创新方向是广泛实施法定保险计划;美洲大陆医疗保险改革动向是扩大医疗保险体系覆盖范围,提高效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医疗保险改革方向是扩大保险覆盖率,多元化筹集保险资金;欧洲医疗保险改革趋势是调整医疗待遇,将社会市场型竞争机制引入健康照顾领域。显而易见,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最主要形态,这意味医疗保险既是人们享受健康照顾的基本途径,又是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国际惯例”。

二、城乡医疗保险现状与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享受健康照顾服务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居民无任何医疗保障,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根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只有少数群体享有“不尽人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平等问题格外尖锐。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高出5.4%);年龄差异,例如,城市享有各种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随年龄降低呈递减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无医疗保险比例高达70%;文化程度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人口中低文化程度比例较高,占26.5%,而高学历人口所占比例较低,只占8.8%;职业层次差异,例如,管理人员中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其中64.4%的人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低,86.8%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险,现有医疗保障体系中制度性、结构性、体制性不平等、不公正状况可见一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现行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与医药文化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发挥积极作用,防病治病和改善健康状况,而且成为制度化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影响社会正义。首先,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与价值判断等问题颇多,直接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健康照顾政策模式选择,影响医疗保险服务效果与效率。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无法回避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福利制度精髓是其价值基础。总体来说,目前主流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是,疾病是个人不幸与个人麻烦,是个人倒霉,甚至是上天对某些人行为不检、道德沦丧的惩罚,是“罪有应得”和“活该倒霉”,而非典型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议题。对待疾病的这种“谴责牺牲者”取向的社会观念和态度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工业化革命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令人鼓舞的是,2002年sars疫情用血的代价使国人普遍理解了为什么说,公共卫生是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观点,政府加大公共卫生的投资力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然而,在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院费用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基本医疗服务不是福利服务,不是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没有义务和责任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买单”,病人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和医院靠吃病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公民缺乏健康权利,公民无权从国家与社会那里获得应该享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这种观念牵涉的深层次理论假设和价值争论是,健康照顾是否是所有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政府是否应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健康照顾服务的责任?社会发展最高目标是什么?欧美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基本问题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并为其国家健康服务制度(英国等),国家保险制度(加拿大),社会保险制度(德国、日本),医疗储蓄体系(新加坡),私人保险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美国)提供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基础。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缺乏相应价值目标和文化基础,社会各界人士对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目标缺乏社会共识,严重影响了制度设计质量。

其次,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目的含糊不清,医学目的和医疗服务目标背离医学的神圣使命,健康照顾不是维护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而是加剧健康不平等和不公正,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障领域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根源。综观卫生改革实践,长期以来,改革目标含糊不清和充满歧义是卫生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综观《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看不见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平等,维护健康公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社会政策目标,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本身成为医疗保险的目的,颠倒了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医学、健康照顾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预防疾病、阻止死亡、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的最高目标,而非加剧健康领域不平等。毫无疑问,目前只有极少数人享有的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肯定无助于健康保险的目标。

第三,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设计原则和实际运作状况相去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1997年《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核心原则和精神实质是“广覆盖、低水平”。目前,医疗保障状况确实是低水平的,但是,离广覆盖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全国70%人无任何保险是典型例证。从医疗保险覆盖率角度看,目前健康不平等、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太小,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和提高健康平等程度的关键问题。

第四,目前医疗保险范围过窄,许多疾病、药品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诊疗和药品目录范围,医疗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基本医疗保险沉淀资金过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有效发挥预防疾病、抵御医疗风险和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要。目前,全国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均印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帐户,基本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和医疗服务体系。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制度框架设计与保险待遇存在显著不同,人为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基本医疗保险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医疗保险主要关注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和住院治疗,轻视门诊和常见病诊治,许多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设置了起报线,对未达到起报线的门诊费用不予报销,不利疾病预防,不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且不利于医学模式转变。如何处理大病与小病关系的同时,如何处理预防与治疗的关系同样直接影响服务范围内容。目前,各地医疗保险范围与保险服务内容主要局限于医院门诊、住院和大病治疗服务范围,对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非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内容的关注不多见,缺乏相应优惠鼓励政策,医疗保险服务工作重点不是如何预防疾病和防止保险对象不得病,而是侧重于疾病治疗特别是晚期的无效治疗,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加剧卫生资源紧张状况。不难想象,前述价值观念与制度安排必然结果是,企业和保险对象缴纳相当保险金,但医疗保险门槛过高、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导致大量保险资金沉淀。如广东1999-2003年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高达128.73亿元,占全国的19.2%,引发人们思考举办医疗保险目的何在,致使相当数量医保对象抱怨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医疗保险难以发挥应有保障作用。

第五,医疗保险筹资融资和基金增值渠道单一,保险基金分散和统筹层次较低导致基金难以发挥大数法则,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有待提高,个人费用负担的比例过高,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筹资公平问题突出,难以充分体现社会保险性质和国家社会福利责任。基本医疗保险是典型的社会保险,基本特征是其强制性、非营利性和国家的社会保护责任。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两块。总体来说,目前医疗保险筹资融资,特别是基金增值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银行的存款利息,难以有效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由于全国各地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统筹层次多是地市范围,参保人数有限,基金相对比较分散,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因各种各样原因,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封闭运行和科学规范管理有待提高。最为重要的是,城乡70%的居民没有任何形式医疗保障,全靠家庭和个人力量抵御疾病风险,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快的背景下,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卫生筹资公平性位居世界末尾。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高的背景下,居民基本反应方式有三,一是应就诊未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二是减少治疗和降低治疗标准。三是患病后等待拖延,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或拖成大病,形成恶性循环,既造成医疗资源闲置、浪费和误用,又引发严峻的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如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城乡患者中未就诊比例为48.9%,其中城市为57.0%,农村为45.8%,与前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患者未就诊比例出现明显增高趋势。未就诊原因中,38.2%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困难。城乡居民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70%)。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发挥社会保险互助互济作用成为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的当务之急。

第六,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行政管理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各种医疗保障形态之间缺乏应有的、紧密的制度联系,政出多门、部门交叉、城乡差别和制度分隔的状况比较明显,医疗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整体作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系统性、制度化整合。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形态多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负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管理工作,卫生部负责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民政部负责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中组部和全国总工会负责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事业,各类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商业保险,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每种医疗保障体系均有一套独立运行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体系,行政管理成本巨大。更为重要的是,除行政管理成本之外,目前各种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相互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为造成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分隔、城乡差别、身份歧视和健康不平等,既不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政出多门,交叉重叠、多头分隔管理医疗保障制度的格局,又不利于统一、协调、整合管理医疗保障制度,最大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积极保护作用,最大化改善全体国民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

第七,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改善国民身心健康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尚不理想,难以充分发挥正面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社会投资与社会预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模式选择任重道远。众所周知,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归属于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范畴。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预防疾病,治病救人,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主要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安排的分散、城乡分隔和制度化健康不平等等原因,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不仅难以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积极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度化健康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性根源,加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的积极社会影响、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同样尚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是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制造更多的社会问题。

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与全民医疗保险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尽快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如前所述,虽然目前的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和系统性问题,但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过程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完全否定现有的制度安排,而是根据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参照国际经验和世界医疗保障改革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所谓“一个制度”是指重新整合、重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将其统一为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种标准”是指根据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设计多种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标准,以便将所有国民都纳入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当中,从而形成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目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和改革思路,来自卫生改革困境,来自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来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和基层工作者的探索创新,来自建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并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众所周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改革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国民处于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完全背离了医疗保障的国际惯例,全民性医疗保险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而且拥有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只不过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相互分隔,没有形成一种统一、整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保人数有限,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太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缴费标准是按照城市就业者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确定的,没有考虑到低收人群体、城市农民工群体、城乡结合部或农转居群体、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人为的将许多群体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为解决覆盖率过低的问题,全国各地的一线工作者已经按照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思路在探索创新,例如,广东东莞特别为农民工设置了一种缴费标准,上海市特别为农民工设计了城镇综合医疗保险制度,还有不少地方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农转居群体提供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改革原则和改革思路的优点众多,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现有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弊端,有助于重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首先,“一个制度、多种标准”改革原则的精髓、实质与革命之处是旨在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彻底改变以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依托的选择性原则、城乡差别对待和身份歧视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普及性、全民性、平等性、公民权利、基本需要、健康优先等现代福利价值观念。其次,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充分体现国家福利责任、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等社会政策目标,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障体系制度目标,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第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真正解决了如何实现广覆盖、低水平的问题,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首要原则,既考虑中国社会状况,又考虑医疗保障发展趋势。第四,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显著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改善、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为参保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改善生活质量。第五,“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彻底改变医疗保险现有的筹资机制,真正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作的筹资机制,特别是彻底消灭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抵御健康风险的自费医疗。第六,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彻底改变目前城乡分隔、分散和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系统整合和平等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框架。最后,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发挥积极的健康保障作用与影响。

四、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基础,首要条件是无形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健康保障议题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某种程度说,全民医疗保险并非创新之举,而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真实写照。1949年以来,在东西方冷战和政府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逐步建立起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实现低水平、广覆盖全民医疗保障。这种广覆盖、低水平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人所共知,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性地位显著提高。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纵使是从经济因素考虑,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都能基本实现全民性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肯定能够负担“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换言之,经济因素和国家财力是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的条件。能否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取决政府首脑的政治意愿,取决于社会各界人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取决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制度性基础。这意味只有当全社会普遍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状况与健康保障在社会生活,在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个人福利水平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之时,只有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医疗保障与全民医疗保险形成广泛社会共识之时,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才具备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

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价值理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统一、系统整合、科学管理、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等角度设计制度,从公民权利、身份平等和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差别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角度设计制度。其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特别是医疗价格、医疗收费政策和医疗机构激励机制的改革,彻底改变医疗收费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以药养医,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良性健康运作奠定社会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谋求多方共赢的发展。第三,明确规定卫生服务的社会福利性质,确定健康照顾服务在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框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国策性地位,将健康需要满足作为社会政策议程的头等大事,确定国民健康状况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多种承诺。第四,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侧重于防止大病、重病和住院手术的流行观点,将大病、重病的医疗互助和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积极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健康状况。同时,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侧重疾病治疗、大病治疗、住院手术和慢性病治疗的流行看法,将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前移,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实现治病到防病,疾病治疗到预防疾病,末端治疗到早期干预,医疗保险到健康维护的转变。第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框架,确保国家对健康、教育、福利、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就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解决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融资、监管和保值增值问题,合理测算缴费标准,充分考虑不同缴费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和整体安排问题,确保保险基金安全封闭增值运行。第五,打破城乡壁垒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和身份歧视,确保劳动力自由流动,做好不同地区、不同缴费标准和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过渡,实现保险制度的异地使用,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移动性”特征,使其成为劳动市场运作的社会基础设施。最后,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础上,整合、重构各种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统分结合、系统整合、运转灵活和健康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五、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和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传统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管理机制,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框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重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和谐社会等多种社会发展主题高度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如何整体推进,确定优先次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制度框架建设与政策模式选择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下,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议题,理所当然处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心位置,处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因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直接关系所有公民的健康状况。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国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已经满足,身心健康已成中国人最重要的基本需要,如何回应社会需要,满足健康需要成为政府首要任务。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福利。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就什么都没有,就谈不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谈不到幸福美好生活,谈不到建构和谐社会。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篇10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战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全面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面防控重大疾病,延长全民健康预期寿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格局,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健康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健康环境持续得到改善,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市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0年,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服务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健康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有效控制,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进一步得到有效防控,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专项行动

(一)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健康中国行”“中医中药中国行”等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倡导健康文化。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和传播机制,加强媒体健康栏目和健康医疗广告审核,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和评估,加强不良健康信息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健康科普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相关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有效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教育。巩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扩大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单位,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创建覆盖面。推进融媒体中心、报刊和网络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栏目,普及健康知识。到2022年和2030年,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2.合理膳食行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倡导以减盐、减油、减糖“三减”为核心的合理膳食生活方式,引导市民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减少超重、肥胖等营养问题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开展限酒科普宣传和行为干预,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实现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全覆盖。推进绿色食品、品牌餐饮产业发展,持续开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厅”示范创建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分类实施营养干预,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扶贫开发局、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各镇人民政府)

3.全民健身行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发展体育总会、协会。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加强“体绿结合”,在公园、绿地、林带等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动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到203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实施省“百城千乡万村”全民健身运动。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88.20%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和40%以上。(牵头单位: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总工会、各镇人民政府)

4.控烟行动。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严厉查处在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烟草广告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控烟。加强控烟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未成年人控烟的宣传引导。发挥公务人员、医务人员和教师控烟引领作用,推进无烟社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创建。加强戒烟门诊建设,规范戒烟医疗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和80%以上。(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县烟草专卖局、各镇人民政府)

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心理门诊,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心理卫生机构建设,推进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心理健康网格化服务。依托现有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护士等,建立一支心理卫生工作队伍,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推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加快推动社区精神卫生康复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各镇人民政府)

6.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推动大气、水、土壤的质量改善,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逐步实施垃圾减量和分类回收。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卫生镇村创建,统筹治理城乡卫生环境。保障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和环境监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以上。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入市监管,严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公共安全环境建设,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水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各镇人民政府)

(二)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7.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22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1‰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8.学校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健全学校医务室,配齐配强校医,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逐步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持续推进健康学校建设,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习惯养成。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制度,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实施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达标工程,营造健康学习环境。到2022年和203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牵头单位: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

9.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加强教育培训,倡导健康工作方式,用人单位依法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教育培训及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严格源头控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单位应当按规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完善职业病防治支撑体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以职业性尘肺病、化学中毒为重点,在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领域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加快职业健康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队伍。推动签订集体合同,扩大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将违法企业纳入“信用”平台予以公示。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10.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做实老年健康管理,强化老年心理健康,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中医特色服务,促进老年主动健康。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预防、养生、医疗、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县级以上医院(含中医医院)设立老年人挂号、诊疗服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发展老龄健康产业,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住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舒缓医疗及临终关怀等一体化的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构建老年友好社会。将健康养老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装项目,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防控重大疾病

11.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大力宣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全民应急救护培训,加强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提倡定期健康体检,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习惯和技能。全面推进18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干预。推进标准化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医疗质量控制,推广普及适宜技术。规范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12.癌症防治行动。建立健全县级癌症防治中心,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强化危险因素干预,加强乙肝疫苗、人瘤病毒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促进适宜人群接种。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探索癌症康复模式,完善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营养和心理支持,推进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工作。完善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定期开展癌症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提高癌症登记信息化水平和癌症监测数据质量。加大防治保障力度,完善医保和救助政策,推进癌症防治科技创新。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1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加强危险因素防控,做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管理。加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诊疗水平。完善慢阻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对慢阻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加强呼吸专科队伍建设,培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基层专业人才。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2/10万以下和18/10万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14.糖尿病防治行动。对高危人群开展糖尿病防治科普宣传教育,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倡导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促进糖尿病患者自主管理。推进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工作,促进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延缓糖尿病并发症进程,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加强社区糖尿病相关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规范糖尿病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糖尿病防治基层专业人员能力培训,提升糖尿病防治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15.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加强我县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传染病、地方病监测检测能力。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按规定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加强艾滋病源头控制,强化宣传干预、监测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母婴传播,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建立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全县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坚持地方病综合治理策略,持续保持疟疾、麻风病、碘缺乏病、克山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等重点地方病消除标准,巩固地方病防控成果。全面推进犬只规范化管理,加强犬伤患者规范化处置。进一步健全高效的疫情处置指挥体系,及时有效地处置重大疫情。到2022年和2030年,以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发挥地域优势

16.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及健康养生文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未病服务。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城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发展中医药治未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示范建设项目,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项目。建立治未病服务信息平台,以县中医医院为重点,各镇为基础,发展治未病理念,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服务。开发具有特色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到2022年和2030年,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各镇人民政府)

17.口腔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倡导“科学刷牙”,开展口腔疾病高风险因素行为干预。实施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乳牙龋齿发生。强化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学龄前3—6岁儿童乳牙龋病综合防治(局部涂氟)和6—9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窝沟封闭),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龋病。开展中青年口腔健康管理,以牙周健康为重点,加强口腔健康促进和口腔疾病早诊早治。开展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关注其是否合并牙周病相关系统疾病。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和实施,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我县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控制在30%和27%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健康行动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健康行动,组织开展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各相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统筹抓好各项措施落地,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健全支撑体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政府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政府投入职责,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健康领域。加强监督执法,建立高效运行的质量审查机制,保障各项目标实现。加强信息支撑,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实现健康相关信息互联共享。

(三)明确工作职责。卫生健康、教育科技和体育、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宣传部门要切实发挥全社会宣传动员作用;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广电旅游、医保等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全面落实健康行动各项任务,加强对各镇(园区)的督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