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4:13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1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问题家庭家庭教育

目前由调查研究表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中职生中间存在有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心理层面上表现在紧张、烦闷、焦躁、恐惧“残缺家庭”、孤独、自责、冲动及其他心理障碍等状态,影响了学习生活质量。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学习困难、厌学、纪律散漫、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沉迷网络、早恋等方面的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那么,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人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然而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发现:家庭因素成为了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

通过分析中职问题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成长历程,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从家庭因素透视他们的心理,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中职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源头在于其从小生活在“问题家庭”里,而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这些“问题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残缺家庭”因素

典型案例:学生吴某,女,16岁。该生父亲酗酒,从有记忆起,父母经常吵架,有时甚至大打出手,五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后父亲再娶,同继母、弟弟一同生活,生活中缺少关爱。小学时候的吴某胆小怯懦害怕与人相处,自卑心理严重,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上了初中,性格大变,结交了几个“朋友”,经常打架滋事吧,甚至因参与朋友用刀伤人事件在派出所留有案底。读中职后,学习懒散,多门功课不及格,违纪现象频繁,时有打架事件发生。

“家庭残缺”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爱的教育”。而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中,孩子得到爱的权利经常被剥夺,孩子对爱的需求常常被父母所忽视。有些父母意识不到孩子会因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而造成严重心理伤害。事实上,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甚至出现暴力倾向等。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正确的教育,表现为目无法纪,任性妄为。这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会带来很多大的社会隐患。

二、“贫困家庭”因素

典型案例:学生李某,男,17岁。该生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残疾,母亲体弱多病,生活靠别人接济,从小被别人瞧不起。该生过分敏感,自尊心极强,要面子。该生喜欢破坏公物,经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上课扰乱课堂纪律,与老师顶撞,基本上与每位任课教师都发生过矛盾冲突。

贫困生大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长期的生活压力造成了他们存在多种负面情绪,出现了情绪障碍。他们有时过度焦虑,有时又很忧郁。进入中职后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的杂费,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经济压力下,这些学生容易产生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问题,其异常行为就是极度渴望别人的尊重和重视,有时为得到关注不惜犯错甚至哗众取宠。

三、“留守孩子”因素

典型案例:学生王某,女,17岁。该生四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十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较少回家,对她不闻不问,该生同80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在家庭里接受“隔代教育”。因奶奶年事已高,该生从小承担家庭重任,平时需要打零工贴补家用。该生上学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懒散,上课睡觉,喜欢化妆戴首饰,存在早恋问题。

许中职问题学生中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得不到寄托,导致他们在青春期期间容易出现早恋问题。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同时又对孩子娇惯纵容,造成了“留守孩子”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四、“不当家庭教育”因素

1.“溺爱型家庭教育”因素

典型案例:学生丁某,女,17岁。该生父母经商,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孩子百般迁就纵容,对孩子言听计从。该生与人很难相处,在学校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理,与同学相处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任性,欺负同学。母亲不能满足她要求时,甚至在电话中与母亲无礼谩骂,母亲没有办法常常妥协。

部分家长教育思想存在误区,他们普遍把对子女的爱错误的表现为对他们百依百顺的溺爱。家长努力满足孩子对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对他们为人处世与人沟通关注不够,缺乏对子女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好胜、自私等不良性格,导致他们人格上有很大缺陷,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2.“专制型家庭教育”因素

典型案例:学生王某,女,17岁。该生父亲很严厉,对该生看管很严,干涉她的出行自由,翻看她的日记手机短信等私人物品。在父亲的要求下,该生从小学画画学舞蹈,做不好就挨打。该生小学学习成绩优异,初中成绩下滑,没能考取高中成为父亲最大的伤痛。该生叛逆心理严重、厌学、早恋、多次因挨打离家出走。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学生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甚至厌学。父母对子女过分苛求,不计后果的责骂、训斥甚至体罚孩子,最后导致孩子在高压下的反弹,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叛逆心理,通过极端的早恋、离家出走逃避问题。

总之,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刻不容缓的。而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任学校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多数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三方面必须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好的效果。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些家庭如何扮演好家庭教育的角色,值得深思。同时中职院校的学校教育可以从家庭因素入手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庆建.家庭对中职生心理影响的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J].职业,2009(30).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2

关键词:法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2-02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电大培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科研能力,关系到电大毕业生的质量和电大办学声誉。因此,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是我们电大教师应尽的责任。

电大法律专业开办以来,在教学环节上一直较偏重于理论教学和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笔者就电大法律专业实践环节谈谈个人看法。

除毕业作业外,法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可以设置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案例教学、庭审旁听、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形式,学校要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取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法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法律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将法学理论、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使法律教学具体化、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法律。

第一,结合典型案例抓好课堂教学。由于法律专业名词、术语及法条规定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会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应付了之;反之,如果教师能把典型案例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法律规定予以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必然对此感到兴趣,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将自然形成。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运用典型案例,就需要教师平时注意收集各种近期发生的、有影响或有争议的典型案例。

第二,组织学生讨论疑难案例。教师可在课堂上或课后布置一些典型疑难案例,让学生经过一定思考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还允许观点相反的两方展开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习热情,又克服了满堂灌的弊病,使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增强应用能力。

第三,在平时作业中适当增加案例题量,以加强实践性操作。从平时作业的一般布置来看,名词解释、填空、问答题占较大比重,而案例题比重较小。客观题过多,学生做作业时只抄一遍就完事,懒得动脑,这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加大客观题量,让学生做作业时多开动脑筋思考,由教师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后对作业尤其是案例题进行讲评,就使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二、庭审旁听法

组织法律专业学生参加法院庭审旁听,是法律专业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经过旁听,对法律的适用和审判实践,要比课堂讲授感受得更直接、更具体,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扎实。

第一、组织学生参加庭审旁听活动,要密切结合法律专业教学进行。如结合刑法、刑诉法教学可组织学生参加刑事案件的庭审旁听;结合民法、经济法、民诉法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民事、经济案件的庭审旁听;结合行政法,行诉法敦学,可缉织学生参加“民告官”案件的庭节旁听。

第二,组织庭审旁听的案件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学生参加庭审旁听,要精选当地发生的、由当地法院公开审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案件。这样学生才会收到良好的旁听效果,提高学生认真学好法律的主动性。

第三,组织庭审旁听,应事先与当地法院取得联系,了解和掌握有较大旁听价值的案件情况,让法院作好旁听安排。同时,要强调旁听纪律和要求。

第四,学生参加庭审旁听后,指导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座谈、讨论,让学生对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允许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从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方法,评估法院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法院审判的严肃性、规范性、合法性、公正性的体会更加具体而深刻。

第五,指导教师要针对所旁听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焦点问题,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写出书面意见,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书面意见材料及座谈、讨论时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三、模拟法庭法

模拟法庭就是选用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经过整理后发给学生,让学生分别以检察官、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身份,依照法律的规定和诉讼程序,对刑事、民事、经济或者行政案件进行开庭审理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经过这样的模拟法庭实践,可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熟悉检察、审判、辩护、等各项法律工作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参加法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一,做好硬件准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应准备好法庭的标志,如横幅、国徽、参诉人员标牌、条桌、桌布等,若观摩人员多、场所空间大则还需准备扩音设备,按标准化要求安排好庭审席。有条件的还可以购置检察官服和法官服,使模拟法庭活动更富严肃性和规范性。

第二,精选好用于模拟法庭审判的案卷材料。用于模拟法庭审判的案件,应力求典型、有代表性,且案卷材料较充实,便于学生吃透案情,使模拟法庭活动取得成功。案卷材料可以由指导教师从法院或

律师事务所搜集,也可以由省级电大统一组织提供。

第三,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模拟法庭审理实践,按案件的具体情况,分成公诉人、原告、被告、辩护人、人、审判人员组,各组做好开庭准备,然后派代表出庭。

第四,每个学生都应写出自己参与实践所做的具体工作、涉及的法律文书实践后的心得体会,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模拟法庭实践成绩的依据。

第五,模拟审判要由有审判或律师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师。事先由指导教师对扮演各种角色的学生代表进行开庭之前的指导,事后由指导教师当场进行讲评,总结成功经验,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模拟法庭审判水平不断提高。

四、法律咨询法

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是促使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司法实践活动的又一主要形式。学生参加咨询活动,群众向他们提出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借贷、租赁、房屋拆迁、侵权赔偿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应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合法合理地予以解答。这项活动可以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群众,直接了解群众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可以为群众解决好纠纷提供良好的建议和办法;可以锻炼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识。

第一,参加法律咨询的学生要有扎实的法律基本功。群众咨询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变万化,这就要求学生能针对各种具体问题准确无误地予以解答,为咨询的群众圆满地解决纠纷指点迷津。

第二,学生参加法律咨询活动,应当由富有法律教学经验和司法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队,随时指导并把关。

第三,参加法律咨询活动的学生都要有咨询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咨询者的基本情况、讲述的事实和提出的同题、学生的解答情况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咨询记录具体内容进行成绩评定。

五、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法是调查人针对社会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或现象,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分析特点和原因,总结经验或不足,提出建议和措施的一项专门工作。

第一,要使学生明确社会调查的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国当前立法、知法、守法、执法各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第二,社会调查的项目要符合法律专业的要求。调查的问题必须是属于法律方面的问题、且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妨害公务案上升、离婚率上升、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状况、下岗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现状、当前民间纠纷的特点等等。

第三,进行社会调查的学生,每人要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调查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原因的具体分析、建议和措施等,要有自己的见解。一个好的调查报告,具有参考性价值。

第四,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并评定成绩。

六、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获得实践经验、增强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要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搞好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到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去进行实习,这就需要办学单位要与上述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确定相对固定的司法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作为电大法律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第二,要聘好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是专业实习成败的关键。因此,组织学生实习应聘请有法学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又热心指导学生实习的法官、律师、检察官等为实习指导救师。

第三,要制定实纲。内容包括实习的性质、目的、内容、要求及成绩评定等。

第四,要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实习纪律约束。学生实习时必须按实习单位的工作制度办事,遵守实习纪律及有关保密规定。

第五,学生要提交书面实习报告,并由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作出实习鉴定,予以客观评价,由分校审核。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是检验专业实习水平和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总之,要想切实达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预期目的,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上下一致,加强管理,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把实践性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和提高电大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枫.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构想[J].中国电大教育.1998,(02):26-27.

[2]常向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7,(04):49-50.

[3]王建功,王春印.实践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大教育.1998,(06):28-31.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3

一、开展模拟法庭教学的重要意义

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实践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真实感受法律就在自己的身边。

第二,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思考,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将本来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讲深讲透的内容,灵活处理,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记忆力与理解力。另外,通过模拟法庭形式,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大胆假设、谨慎求证,不断提升动脑与动手能力。

第三,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在进行模拟法庭演练时,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与现实生活相一致。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与体会,加深对案件的理解力与认知力,以此增强多向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

第一,树立模拟法庭的重要地位。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模拟法庭的重要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应准确定位模拟法庭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参与状况、学习态度、能力水平等进行客观评价与考核,并获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外,还应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途径,确保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实践活动,教师从中获得信息,作为今后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第二,实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兴趣,确保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例如,可以借鉴学生耳熟能详的法律电视节目《庭审现场》、《今日说法》等,通过案例教学、纠错式教学、情景剧教学等方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综合能力。在应用情景剧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收集证据、认定事实,充分展现诉讼前及诉讼过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通过纠错式教学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并记忆理论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启发思路。

第三,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教学功底之外,还应拥有强大的操作能力与实战经验。因此,应加强对“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为法学教育输入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并提供更多专业实践与专业考察的机会。另外,为了确保实体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教师可以参与到个案的审理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外聘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法官等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定期对模拟法庭教学进行评价与指导。

第四,完善案例数据库的建设。模拟法庭教学中,离不开案例的支持作用。可以说,案例选择恰当与否,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为了确保模拟法庭教学的持续性、有效性,应设置案例资源库,收集来自律师事务所、法院的各种案例,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典型案例,鼓励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与模拟。有关案例数据库的建设,应该由专人负责管理,注重及时更新,保持案例的先进性、典型性,供学生随时浏览。另外,在选择模拟法庭案例时,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那个典型性、争议性和可辨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一个学生不感兴趣、没有争辩意义的案例,必然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利于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发挥。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4

关键词:社会需求;商法学;教学改革

本文系扬州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ZUJX2014―39B)的阶段性成果。

1社会需求对商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根据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编写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商法学是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商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在商法中,商是法的本源,是法的服务对象,是法的最终目的;法是商规矩,是商的准则,是商的游戏规则。新世纪需要“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兼有“法”“商”两种知识结构,能运用“法”、“商两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1]。因此,我们的商法定位应该是培养系统掌握商法学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有扎实的商事和法律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手段,首先应当服务于其目的。对于商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它不仅仅应该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更应该以获得商事法律职业专业能力为目标。

2商法学课程教学现有模式的不足

要实现商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与人格养成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商法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必要的法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能具有一定法律应用和操作能力。而传统教学方法下教育和考核的是学生的背诵能力,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应用意识,这显然与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早期商法学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法。所谓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能使学生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知识比较系统全面,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但有一定局限性:如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形成填鸭式教学;教师水平影响教学效果,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交流的单向性,容易导致学习过程的割裂与分离。针对这一弊端,当前各高校逐步在商法学教学中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比重。[2]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它借助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诱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司法世界。但案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法律文化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差异很大

案例教学之所以能够在英美等国的法学高等教育中普遍应用,主要原因之一是英美等国是普通法国家,判例法占有重要地位,案例教学法对于学习和研究英美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推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是审判的依据,法学教育仍应以系统的法学理论、解释成文规则及其运用等为主,完全的案例教学法并不适应我国的法律教育。

(二)我国的法学教育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有所不同

英美法系大学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官、律师等,在他们的大学法学教育中掌握法律推理和如何遵循先例是两大要务。英国大学法学教育中“重实践、轻理论的法律文化传统仍保持着其潜在的影响”[3]。美国的法学教育则是研究生教育,法学院学生是从其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申请者中录取的,他们在某一专业已经有相当造诣并具有一定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因此,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既适合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其教学的目标。我国法学专业本科生绝大多数来自高中毕业生,他们不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没有构建一定法律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使用案例教学法是不切实际的。

(三)法学案例教学法本身也有不足

一方面,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但却难以形成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此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其反应和思辨能力,参与人数有限。而我国法学院本科的班容量一般为50至100人,不可能让案例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身上。因此,案例教学法并不适应我国法律本科教学。

3改进商法学课程教学的两点建议

(一)积极推广Seminar教学法

Seminar一词最早见于18世纪虔敬派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4]。1773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首次将seminar引入到大学。洪堡(w.V.Humboldt)在创建柏林大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为科学而生活”的大学理念[5],真正使seminar由原生性的涵义发展到一种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目前,seminar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大学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的教学范式。席明纳在柏林大学被称为“科学研究的苗圃”。它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的。席明纳教学模式的倡导: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学术自由和独创精神、师生之间平等合作、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

(二)将课堂教学与模拟法庭教学相结合

这是由法律专业的职业定位决定的。在法律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定位中,其工作的主要职业效能都能在法庭审判时得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教学机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模拟法庭教学可由教师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模拟法庭审判,以研究各级法院的典型判决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将学生分组,分别轮流做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培养学生的司法经验与司法技巧。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达到学生熟悉审判程序,掌握法庭各法律角色的技能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于学生资料查询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法庭教学还包括让学生走进真正的法庭直接旁听庭审活动,进行专业见习和观摩正式法庭审判等内容。

参考文献

[1]龚志军.构建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01-10.

[2]焦富民.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法学教育改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

[3]胡吕银.法学教育内容的界定与法学教育改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5)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5

关键词:家长会;家庭教育;微讲座;微创新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一点儿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因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扩大化,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是多样化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可以从幼托教养机构、社区服务、单位工会等地方获得指导,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指导儿童家长。但到了孩子上小学以后,家长要进行家庭教育需要基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的表现如何,怎样进行有效的教育,这时,家长会就很有必要了。家长会是“告诉”和“聆听”。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同时也是一种对象为成人的业余教育。这种教育可以使家长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但是冗长的家长会谁都不愿意去仔细聆听。微讲座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微讲座呢?微讲座是指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某个特定主题,条理清晰,有结构的小型讲座。它被广泛应用于传播优秀思想、科研成果、学术成就等。其特点就是时间短,题目小,话题有条理,有系统。微讲座的短小精悍给沟通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家长们通过短时间听讲,可以知道我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怎样做。

微讲座的产生,顺应了家长的需求。家长会微讲座除了具有讲座的普遍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情景化

家长微讲座针对的是平时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以概念引入,而是以“点”引入,这样就对家长有了吸引力,使沟通情景化。成人的学习特点之一就是经验性。其学习内容是以经验为主的实践性知识,学习过程是调动过去的经验累积以激发联想、比较、思考等心理过程来接受和理解现在的学习内容的过程。而家长微讲座就是利用家长平时教育的经验,利用案例对学习者得影响,把讲座的内容与家庭教育情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家长完成了“冲突―接受――改变”的过程。

(二)实用性

针对孩子问题的家长会微讲座,解决了家长对教育中的困惑,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成人学校的另一个特点是学习目的的明确,以有用为取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从学习目的的角度看,普通学校教育是为知识储存、准备为目的;成人培训是以解决当前,近期的问题为目的,要求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在培训后有用,与提高工作业绩有直接关系。家长开家长会是为了配合学校工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高和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能能力。家长会微讲座能帮助家长解决现实问题,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或者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典型性

家长会微讲座是针对孩子的问题而进行的,在讲座中,必须有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典型的,是家长通常会遇到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家长印象更深刻,更易理解。案例分析符合“活动――理论――反思――应用”的过程。教师在家长会中的讲座对案例进行分析,家长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自我反思,由此改善家庭教育中的方法。

家长会微讲座其实就是家校合作的一种途径。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感染性、针对性、灵活性、连续性的优点,但同时因为教育环境的封闭,教育条件不均衡,教育者缺乏教育素养,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其不可避免的有种种局限。学校教育的优点在于目标明确,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目标的可控性,但其也有不足。家长与学校实际上是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教育群体。家庭和学校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有更好的成长。

家长会微讲座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新平台,它有效解决了家长遇到了一些典型问题。但还存在不足。在开家长会微讲座之前,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获得家长们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并预先与准备好的微讲座结合起来,是值得思考的。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家长会微讲座能发挥出大作用。(作者单位:南宁市西乡塘区西津小学)

参考文献:

[1]2004年1.2月下旬幼教园地《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性质与渠道》李洪曾

[2]2013年8月第27卷4期北京教育学院院报《微讲座:教师培训教学方式的微创新》王蔚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6

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学龄期儿童中智力基本正常,但由于环境、心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能力或发展出现障碍的学生群体。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非常复杂,因此,我们试图从典型个案研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访谈等手段,了解小学“学困生”的典型原因及特征,为转化小学“学困生”探寻一些有效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范围

为深入了解小学“学困生”的现状及典型类型,我们课题组对“学困生”按分类抽样法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工具和方法:采用自编的小学“学困生”典型个案原因调查问卷。问卷编制时参考相关问卷并广泛征集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意见,经课题组充分讨论编制而成。为保证其真实性,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该问卷涉及五方面内容:教育环境、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方面、评价方面,具体由40道选择题构成。

调查范围:从成县城区、城郊、农村各选取三所完全小学,共抽取九所小学作为样本学校。选取三至五年级“学困生”作为调查对象,因一二年级学生学业成绩还不稳定,六年级学生临近毕业不便观察其变化情况而未选取。

三、基本情况分析

1.“学困生”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了九所不同类型学校三至五年级46个班级,涉及学生为2312名。经调查了解,其中“学困生”为476名,占学生总数的20.59%。从总体来看,小学约有五分之一的小学学生存在困难,这一数据值得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

2.“学困生”分布特点分析

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横向比较,从城区到城郊,再到农村,无论哪个年级段,“学困生”的比例都在呈增长势态。其二,纵向比较,无论城区、城郊还是农村,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困生”比例逐渐减小。说明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困生”越临近毕业越重视,而对低年级“学困生”有所忽视。

3.“学困生”典型成因分析

通过对“学困生”典型成因的分析,发现了五个原因:其一,行为习惯不好,占“学困生”总人数的23.82%;其二,评价不当,占“学困生”总人数的20.82%;其三,教育环境差,占“学困生”总人数的18.97%;其四,学习习惯不好,占“学困生”总人数的18.93%;其五,心理因素的制约,占“学困生”总人数的17.45%。

四、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1.小学阶段男生“学困生”比例较高,值得重视

在对253名典型“学困生”的调查中发现,176名是男生,占69.57%。其分布在三至五年级段基本持平,在地域上的分布差别不大。因此,造成男生“学困生”偏多的原因主要是性别发育不均衡和整体性格差异。这一发现提醒教育者对男生学习困难者应更加重视,重点加强对他们的转化。

2.“学困生”转化工作不均衡,低学段“学困生”更应受到重视

从学段序列分析,三到五年级比例逐渐下降,依次减少2个百分点。这说明了教师、家长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断重视。但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重视程度不均衡,功利性转化现象较突出。低学段的“学困生”转换更为容易,应该引起重视。

3.行为习惯影响巨大,教育与养成至关重要

在对造成“学困生”五大典型原因的调查中,学生都一致把“行为习惯不好”排在首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样一条基本规律: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对他们教育环境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改变从行为养成开始。

4.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不容忽视,成功需要激励

在调查中,学生一致认为“评价不当”是造成他们学业困难的第二大原因。有42.68%的“学困生”在家庭中很少受到家长的表扬、有32.81%的“学困生”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激励。“学困生”对良好的评价具有的高度认同,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教师和家长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5.农村小学“学困生”比例较大,应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调查数据比较,城郊和城区“学困生”相差不大,与农村却相差近17个百分点。从家庭环境原因分析,在农村“学困生”中有23.07%的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完整的家庭构成,学业很少受到关注,这是农村小学“学困生”多的原因之一。另外,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许多教师工作不安心,对学习困难学生辅导不够。这是形成农村小学“学困生”多的又一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加强家校联系之外,重点应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这样,农村小学“学困生”多的问题就会逐渐解决。

总之,“学困”既是学生的难题更是师者的困惑,它所呈现的诸多问题,说明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复杂性,但也昭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很多条,需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学困生’典型个案研究及对策”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7

   一、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科在高等学校中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埋头记笔记,囫囵吞枣的记忆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硬件配套措施的完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取代了原有的板书教学,在讲课效率上有一定的提高,学生也从繁忙的记笔记中解脱出来,可以抬头听老师讲课。但是,这种授课方式的转变依然存在着问题。教师和学生更加依赖课件,教师主要以课件为主,较少指导学生学习和回顾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了记笔记的压力,学生听课专注程度有所下降,效果大打折扣。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有关市场规制的经济法律不断推陈出新。培养新型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针对经济法学内容庞杂,知识点分散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学生,这是所有经济法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对这一意义重大的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应该从教材编撰、课堂教学、课外实习、教学考核等四个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法的发展。

   二、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1.健全的硬件设施为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国家、学校对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健全,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了信息量巨大的图书资源库,修建了模拟法庭等,为法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老师们开始熟练掌握、运用这些资源,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方式能够动态地展示课程知识点,图书馆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模拟法庭实现了与实践对接的可能性。

   2.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改革提供了前提目前,法学专业教师大多具有社会兼职资质,不少老师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公务机构挂职锻炼等,具备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老师们愿意参与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为改革出谋划策,提供各种帮助,一方面,为学生们提供法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实习指导。

   3.学生们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情为改革提供了动力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极大地激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全新的改革思路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们来说是个新事物,非常值得尝试。学生们既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又能够接触实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他们对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也愿意为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1.教材编撰

   教材是本科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必需资料。但是,目前中国的现状却是教科书乱相百出,版本众多,良莠不齐,资料陈旧;几乎每一个学校都要编一本自己的本科生教材。这些教科书体例庞杂,内容体例相差很多,甚至观点截然不同。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学术争鸣原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教科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却需要主流的观点。在西方,教科书的编撰是一件非常严肃的科研活动,一本教科书的编撰往往需要作者多年的积累,不断地更新,并附有与本部门法相关的所有立法材料、案例资料和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教科书往往能体现本门法学最主流的观点、最新的发展,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法律的必要资料。当然,中国教材如此混乱的现状与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制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但是,为了经济法学科的发展,经济法学者应该秉持出编好书、出精品的理念,集中力量编撰出高质量的本科生教材。将本门学科的理论问题、法律法规材料、有关的典型案例和学者在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编撰一本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价值的经济法学教材,并不断根据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更改,使之成为具有更强生命力的经典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法律的最主要的渠道。在编撰过程中,我们可以集思广益,探讨编撰思路、体例结构、内容安排等,集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共同完成。拿出初稿后,书稿必须由多方鉴定,经过实践教学检验,多次修改之后才能定稿。

   2.课堂教学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济法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早已成为经济法教师的常用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比起枯燥的理论讲解和法律条文解读,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法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原理和法律条文。坚持案例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经济法而言,无疑是正确的改革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教师从历届司法考试题目中抽取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细细剖析。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一方面,“以案说法”讲解了法律条文;另一方面,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应对国家司法考试。并且,司法考试题目中的案例设计短小,对知识点的考查准确,因此采用司法考试题目进行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有的教师从教学参考资料中选取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且案情复杂,无法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有教师从“今日说法”或者法制频道等电视节目中选取典型案例,放到课堂上讲解。由于这些案例经过电视节目的加工,往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并且这样的案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因此,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时候,首先,我们应当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分门别类地编排,一种案例反映一项或多项重要理论;其次,我们向学生们展示这些案例,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要求学生们从案例中发现和总结问题;最后,我们针对典型案例加以剖析,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和研究方法。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果的教学方法。仅仅将教学方法由单纯的知识点讲授扩展为结合案例讲解法条和法学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本文认为,针对个别单行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等,此类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法律纠纷的法律,经济法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主动讲与被动听,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旦要求学生能够讲解某部法律,他或她必须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消化吸收这些材料,并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而言,既能够牢固的掌握法律知识,也能够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锻炼他们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此外,针对某些在学界仍然存在巨大争议的理论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入课堂辩论法,鼓励学生们就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按照现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公开进行辩论。辩论既是达到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学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育的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首先,辩论将学生直接置于极具挑战性和对抗性的竞争氛围之中,类似于激烈的职场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危机意识;其次,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学生们必将大量查阅和分析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面对面的对抗式的辩论锻炼了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们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充分的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思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3.课外实习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8

近20年来,在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整体态势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进展缓慢。众所周知,法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既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又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法学院校要培养合格的法学专门人才,就必须努力促成法学专业学生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对于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在理论界已经达成共识。但高校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各种各样客观的原因,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笔者经过对某省的几所高校的走访后发现,一般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教学活动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观摩庭审、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但学生普遍反映的情况是,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零散,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滞后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的弱化。

(一)法学实践教学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法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法学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年全国的法学类专业校、院、系已发展到630多所,在校法学本科生超过40万人,中国的高等法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快速地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法学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相对滞后,进展缓慢。虽然高校法学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系统化,但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普及,法学教学活动与法律实践、职业发展等联系不够紧密,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专门人才的匮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地方法学教育的生命线。对于广大高校法学院系而言,如何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教育特色,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法学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成为一个函待解决的难题。

同时,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一种行政化的管理体制,而非教授治校、专家治校等去行政化的大学自治式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行政权力享有者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管理的环节,学术权和行政权失衡,教学地位被边缘化的情况并不鲜见。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惟科研”论,对实践教学普遍不够重视,罕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二)模拟法庭方面我国的法学教育因历史背景的影响而起步较晚,法学教学的模式基本为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而作为实践教学的辅助场所模拟法庭更是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高校领导层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需求表现为观念滞后,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领导层对工科实验室的建设投入非常重视,但对人文学科却轻描淡写,认为人文学科在综合性的大学教学课程中只是一种辅的学科,只是一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工科实验教学的需求,对文科教学没有必要设置实验课堂教学。

2.法学院校之间对模拟法庭审判教学缺乏交流,推广不够。近年来,尽管法学院系的建设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法学学术研究频繁活跃,但对法学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交流寥寥无几,无人问津,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更是缺乏推广。

3.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功能的系统研究处于起步时期。据调查初步统计资料显示,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功能的系统研究只占法学类研究成果的0.03%,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只最近一些法学院校的个别教师提上日程,但并没有引起共鸣和足够的重视,该领域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萌芽阶段和幼稚时期。高校整体的模拟法庭建设率低于10%,而仅限于国内一些著名的法学院校。有鉴于此,国内模拟法庭的建设和设置应提上日程。

二、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

本文所论模拟法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指通过精选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如原告、被告、公诉人、律师、审判人员、证人等),仔细研读案例,广泛收集法律依据,反复推敲法庭用语,进行法律推理,全面、完整地模拟法院庭审程序,共同参与案件的模拟审理,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前,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必然选择,模拟法庭已经成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开展,具体可有以下流程:

1.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实践教学规划、规章制度,把握实践教学环节的全局;指导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完成“认识—实践—再认识”的飞跃。实践教学对师资的要求甚高,除要求具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或办案的实践经验。

2.精选典型案例。选择的案例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选用的案例应明确、典型,有一定的可辩性。可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收集、借阅已审结的案例;不过,指导教师提供案件材料时,仅确定案件目标和各方当事人信息,案件进展、最终结果则都由学生把握。当然,案情不宜太复杂、争议太大,否则庭审过程可能难以控制,影响教学效果。

3.划分小组、择定角色。根据选定的案情组成原告组、被告组、审判组、诉讼参与人组等,将所有学生分入各组,由各组在充分讨论案情的基础上推荐参加模拟庭审的学生,参加的学生应专业知识扎实、心理素质稳定、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学生可以寻求指导教师、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一般性指导,融入所扮演的角色。

4.准备诉讼材料。参加的学生通过收集证据、探知法律事实,根据各自的角色形成角色意见,撰写各自的法庭文件,包括书、公诉书、答辩状、词、辩护词、审判书、结案总结等等,自行设计出庭策略。正式庭审前,学生可进行多次预演,“真刀真枪”地体验庭审过程;指导教师可统一安排学生观看法庭资料片,熟悉法庭的审理程序;指导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法言法语的应用。

5.正式模拟庭审。该过程应当力求真实、与现实的司法实践相一致。在硬件配置方面,也应营造真实场景、庄严氛围,或建设专门的模拟法庭场所,或利用教室、会议室、学生活动场馆等场地,按照司法审判庭的布置要求和标准来配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所需器材、物品,如相关服装、徽章、设施均要求专业,条件许可的话,还应具有一些先进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录放机等。

6.审后分析、总结。庭审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模拟庭审的整个过程和各个角色的表现进行评议,对案件中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相关讲解,使学生明确、巩固相关认识;保存相关资料,以供以后教学参考。所有学生对教学过程应认真分析、如实评价、总结心得,并撰写实习报告。

三、模拟法庭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模拟法庭教学法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地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思考状态,并能使学生以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学法、知法、用法。这种方法对培养同学们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对于21世纪的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来说,如何通过正规的培训途径,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高度重视法律实践课程;转变教育方法,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地方高校既能培养通晓法律知识的人才,又使这些人才具备对复杂事务的洞察力、敏锐的思辨能力以及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模拟法庭教学不同于一般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并非传统的课堂上的讲解和传授过程,而是一种实践化的师生互动式教学过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位于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国际法判例法多样化

一、案例教学法的兴起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英美的判例教学法。早在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率先在法律教学中适用判例教学法。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在法学教育中发展并广泛推广判例教学法。判例教学法主要以法院判例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另外还以假设的判例作为考试题目。到20世纪初,判例教学法已经确立了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大陆法系亦称“法典法系”,具有悠久的法典编纂的传统,注重立法机关的成文法制定活动,在法学理论上崇尚理性主义、倾向于建构重视逻辑,抽象化的概念体系;通常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故法学教育以系统传授概念体系为主。因此,判例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在大陆成文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中则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忽视。由于从法律的外在表现形态和法律技巧上看,中国的法律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大陆法系传统。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亦遵循大陆法系的教育模式,注重逻辑与抽象的概念与理论,导致长期以来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脱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发展,需要大量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育改革也随之进行,英美的判例教学法亦引入我国的法学教育。

传统的国际法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构架,没有把这些众多的知识点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致使学生认为国际法学是纯粹逻辑、抽象的观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国际法的热情,也是导致国际法学科被法学学生普遍忽略的原因之一,沦为法学教育中的软肋。同时由于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它没有完整的立法体系、亦未建立效力等级系统,更没有权威的法律解释机关和拥有强制力的法律执行机关,其内容纷繁复杂、零乱亦不成体系;更因为它不是从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与完善的,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显得尤其必要。

二、国际法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作法

国际法案例教学法则是由教师将其选择的国际法律事件情景带入课堂,学生在对该国际事件的讨论发言中,需要对所学的国际法的各种规则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研究、论证,然后提出解决方案。目前,中国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法学科的具体作法有以下几种。

1.老师讲授式

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讲授较为典型的案例,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在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使学生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适用法律来处理案件,甚至案件裁判中存在的缺陷亦有所发现和了解。在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鼓励学生开展辩论,以便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点评各学生观点。

2.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

课前布置案例若干,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案例和指定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上,首先由一个学生介绍案情与法庭的裁决和理论,然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加以评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老师需要提出一些思考方向引导同学对关键点进行思考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国际法规则并学会如何适用国际法规则来处理实际案件。

3.多媒体教学模式

这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案例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

4.案例练习法

在课后布置案例分析作业。由老师安排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分析,以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模拟法庭模式

通常事先编好案例的“剧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由学生扮演国际法案例的法官、当事人、律师等角色,在虚拟的角色中实际应用国际法规则。这类方式在欧美的大学普遍使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方式,在中国的国际法教学中较少使用。不过近年来,国际法的模拟法庭(mootcourt)比赛在中国逐渐增多,中国各高校亦开始在国际法的教学中启用该模式。

三、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之改进

法学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相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国际法案例教学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可以让抽象的国际法规则变得具体生动容易接受,三亦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广泛适用。但是,由于国际法与其它学科的差异和现实中不尽人意的教学环境,导致国际法案例教学未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要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必须根据国际法学科和其案例的独特性质开展,注重改进案例教学的方式和建立良好的案例教学环境。

1.更新案例的教学内容

国际法的案例教学不同于其他法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其他学科的案例多为教师自编的或者是法院的真实案件,国际法所用的很多案例是已成定论的判例或案例和争议中的现实国际纠纷。目前国际法案例选编多为年代久远的案例,比如帕尔马斯岛案,英挪渔业案、英伊石油公司案、北海大陆架案,科孚海峡案等均是20世纪初或中叶的案件。由于国际法发展迅猛,许多规则都已变化,不利于传授当前的有效规则,其次,过时的案件不易引起学生共鸣,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贵兴趣,引入最新的国际法案例和国际焦点事件配合展开教学才能达到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目的。例如,近期发生的撞船事件即可引入讨论,这类焦点事件通常都会引起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教师所传授的国际法规则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得到了传达,教学效果不言自明。

2.采取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法

目前不少老师仍然停留在教师主导案例模式,较少采取其他方式。由于案例教学法,不仅要求老师传授知识,还要求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在国际法的案例教学中,由于学生准备不足,老师的引导不够,经常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可以安排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由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案例介绍和裁决关键均由学生完成,课堂讨论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模拟法庭的方式使用时,应安排所有学生参与,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学生均能参加模拟法庭庭前准备、庭审过程和庭后总结。多媒体案例教学亦能够寓教于乐,亦是国际法案例教学吸引学生参与的较好方式。

3.保证国际法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良好条件

(1)教师有高素养的实践教学能力。尽管在案例教学法上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者,不再占据课堂的全部或大部分舞台,但是它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国际法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必须有极高的实践能力,能将国际法的理论与国际法实践结合起来,对案例的总结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有对课堂上案例讨论的局面完全控制能力,能够及时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方向,亦能够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并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最佳的方案。

(2)案例教学课时的保证。国际法案例均倾向复杂,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时间安排,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可加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讨论案例,进行法律操作训练,这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3)丰富的案例资源。目前,国际法的案例资源匮乏。一是法庭的案例裁决均为英文或法文,我国翻译了一部分案件,但是最新案件罕见中文译本,第二,由于国际法庭的案件案情复杂,所涉的国际法问题广泛,因而判决冗长。国内的译本多是翻译一小部分,难以反映案件与判决的全貌。因此,我国完全有必要对近年来的国际法庭的重要案件进行系统性的翻译整理,以适应国际法教学需要,有利于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2]徐爱国.大陆法系与中国传统法的转型[J].社会科学辑刊,2010(1)

[3]侯淑波.法律案例教学与教学系统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no.1,2003(3)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篇10

论文关健词:问题学生问题归因档案教育策略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关于问题学生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问题学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具有许多不良习惯和缺陷的学生。(2)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3)所谓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者心理发展不健康的学生。(4)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学生。他们在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达不到班集体或者学校群体的要求,达不到课程标准现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标准和纪律、侵犯他人或者公共利益的行为。(5)问题学生并非指那些已经构成犯罪或者精神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疾病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品德行为偏常,不思进取甚至于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6)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问题学生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我心理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性格发生偏差,情感意志和思维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上述六种定义,尽管认识的角度不同,但有两点共识:一是“问题”是指偏离常态的行为或表现;二是“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综合上述种种观点,可以界定“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但是“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数学生的问题,只要他本人意识到就能通过自我矫正,得到较好的解决。而“问题学生”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同时意识到了而又无力解决,等待他人的帮助。

二、问题学生的类型

按照心理学家赫伯特·奎伊提出的七个行为纬度划分的特征,我们可以把问题学生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行为障碍,表现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和人际关系恶劣等等。二是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等。由此,问题学生可划分为行为障碍型的问题学生和情绪问题型的学生。

如果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出发,又可以将问题分为下列四类:

(一)品行不端型。这类学生养成了横行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校内常常滋事,欺凌他人,不服管教。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转化难度很大。

(二)纪律松散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智力正常,有的甚至还特别聪明,但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

(三)学习困难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也不小,约占10%左右。他们从人学开始成绩就一直较差,不但基础薄弱,而且无自学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丧失信心。

(四)全面后进型。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他们在品行、纪律、学习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往往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综合上述分类,同时根据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我们又可以把问题学生分为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三类。如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做作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马虎,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贪占小便宜、经常迟到、顶撞教师、说谎、离家出走、抽烟酗酒等;心理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早恋、痴迷网吧、自残、孤独、不合群、自卑、考试焦虑等等。

三、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问题学生的形成,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外因条件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三个要素。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用表表示如下: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还有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方面的教育因素影响,一是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影响;二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偏低,只教书不教人,造成学生问题的产生;三是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厌学。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只爱不管;二是父母文化背景不一,如思想愚昧,谈吐粗野,生活方式不良等;三是家庭结构使然,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使学生失去家庭温暖等等。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不成熟,自我约束力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来的干扰和诱惑等等。

四、问题学生的档案设计

依照学习、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系部管理为主,排查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个人档案”。学习问题由任课老师提供,行为和心理问题由班主任老师提供。偶发事件、平时表现、阶段性考核都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学生的“自我鉴定表”设计如下:

五、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就问题学生的转化而言,有两个原则,一是情境性,二是技术性。所谓情境性,即注意方法选择的情境性。转化方法因问题解决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对方法的选择总是要考虑具体情境。有时一种情境需要兼用多种方法,有时一种方法可以支持多种情境,各种情形不一而足。这就要求在选择方法时,既要灵活又要有针对性,更要充分考虑情境中的具体人物关系、人事关系、人际关系。二是方法使用的技术性。这种技术性主要体现在:转化方法要指向特定的目标,转化方法的使用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分寸、火候或者尺度,唯有如此,所选择的方法才具有可操作性。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暗示法。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行为主体借助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者其他信号和暗号,含蓄、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期待,以对其心理、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暗示包括他人暗示、自我暗示和环境暗示。

(二)榜样示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展示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教育价值或者成长教训,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正面引导的一种方法。典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种典型最好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这样的典型可亲、可信、可学。

(三)事例指导法。这种方法是结合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具体事例,通过事例的起因、情境、情节、后果、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达成对个案问题的归因,进而具体指导问题学生找到科学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