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13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行为的作用。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其目的是达到社会整合,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认知和交往的手段,所具有的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交往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公共生活准则,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情绪上的愉悦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本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存在天然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存在的内因。从本质上看,二者具有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都反映了社会上一定阶级和群体的根本利益。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这就意味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有较大的包容性。这样一来,要求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反映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以外,需要从形式到内容上反映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反映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又要发挥非意识形态功能。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容和载体的关系。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任何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灌输的都是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统治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比如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第二,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但是其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必要时还要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以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使之既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一元性与多层次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是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即使是多党制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所灌输和传播的意识形态也只能是一元的,不可能同时传播多种相互冲突的主流意识形态,否则就会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所适从。因此一元性是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意识形态功能的多层次性,其功能的发挥需要照顾到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和利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等性。

   第二,灌输性与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灌输。在这里“灌输”是中性的概念,是原则而不仅是方法,包括通过各种途经和手段进行正面的、显性的教育或者通过隐性途经开展的教育都属于灌输,不是单向的“你打我通”式的灌输方法。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是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之中,而是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及人们的心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犹如一种“普照之光”,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都产生影响,从而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第三,批判性与建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批判是不可避免的。在当今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世界中,一方面,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主要在于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反击和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我们的渗透和攻击,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在揭露传统和西方意识形态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吸收传统和西方意识形态中的合理因素,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和创新,构建体现时展需要、与人们思想需求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和观念体系。

   第四,继承性与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继承性体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因为任何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和已有的精神资源。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必然性

   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这一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态势是,在我国国内处于强势地位,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态势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社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反映这一客观条件的理论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觉地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党自身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是加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破坏,必然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重要,不能轻视。

   第二,  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推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大力倡导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的价值取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高共同理想的凝聚力,反对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理想、不顾集体利

   益和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反对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其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使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而不至于在西方的和平演变下被不知不觉地纳入了资本主义的范畴。

   第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表现在:其一,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二,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提升人们的道德认识和精神境界;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其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要通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总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于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途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2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重点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定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编号:GXDJ2016a19,主持人:高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对于高校而言,其占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地位,肩负学习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因此,鉴于教书育人的工作方针、教育对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突出特点,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意R形态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即高校以“两课”为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较为客观的视野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由于承载突出的教学任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一般采取课堂班级教学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当前网络教学的发达,有的学校也采取微课、慕课或者“尔雅”来尝试多媒体教学,这一方面使学生在任何网络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教室的集中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也因学习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是年轻大学生

全国高校教育主体是19-24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这批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思想和身心正在迅速成熟的群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也是网络主体。除了思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一般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学习“两课”。但是,在大学流传已久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戏谑传言中,“两课”无疑是他们首选的逃课对象。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教育内容主流化,教育阵地单一,非课堂教育效率低下,教育对象年轻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尽管在内容上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但是也显示出了教育阵地缺失、教育主体难以驾驭的现状。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单薄,方式单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辅助的手段有网络自学,但是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是传统一对多的传授,对于一门在考核上多以开卷,教学方法上多以照本宣科的大学通修课而言,当然其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地位可想而知。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身心发展属于特殊时期,理论学习程度有限,主观上学习观念淡漠。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定力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备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面对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群体、环境等现状也存在的诸多矛盾,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定力及与时俱进地重申其教育重点十分必要。

(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提供认识世界的观点,也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和理想的方法论。在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结合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中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对其中哲学的、道德的、文化伦理的精髓自动吸收内化,转变为现代人面对当下生活的精神动力。而高校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进行重点建设和引领。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发展前景和其他可借鉴的文化有清醒认知

如前论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与此同时,因为文化所具备的强大渗透力量,大学生通过便利的网络途径会接受到各种文化即意识形态冲击,这些冲击有的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隐秘地进行,有的直接是裸地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制度的攻击和诋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当训练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以科学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并有鉴别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产品。

三、保持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其显著特征:即它是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的,这一特点也内涵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特点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教育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教育内容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社会将得到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内容并指明了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青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现状中能够看清事件发展主流,能够辨识世界发展方向,并因为具备如此客观的眼光而能够意识到发展中的矛盾和主流,并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和理想。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榻逃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着力点

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负责教育的党政人员、理论课教育人员及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在关注此方面的教育质量。鉴于理论教育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度低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开展学生活动为媒介,以活动建设引领学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阵地建设不应也不能够替代,或者不应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包含深厚的理论教育内容,也赞同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实践。面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作为其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高校全体教师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从高校实际而言,一般会将学生管理部门教师、团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些人是真正工作在思政工作的一线。但是在功能上这些人一般并不承担理论教育任务,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譬如高校辅导员一般被定位为“知心朋友”,当时“人生导师”功能发挥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源于工作实际,一方面也表现出思政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可见,一名思政人员时必须具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储备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教育能力。所以,不论是从教育职责、工作重点还是职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

据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政治意义和社会辐射性不言而喻。高校教书育人,既是专业教育,更应当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底蕴的公民,如此才能是一名有职业感、有责任感、有技术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突出意义,才能够也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识形态性;人性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74-0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著作数量逐年增加。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一元论

一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的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关于这点,很多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而非意识形态性。将意识形态性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认为,他们没意识到政治性仅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因而用意识形态性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能全面完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且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属性。

2.二元论

二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单一属性,而是双重属性的统一。主要代表观点有:政治属性和管理属性的有机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基本属性,就是社会政治属性和经济管理属性。”政治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而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一个特有属性,而科学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性,既要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要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当前学界比较热的提法。

3.多元论

多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多种概念表述。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实践性,内在的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还有学者从政治维度、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概括为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和启蒙性。也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结为政治性目的性、内容历史性、手段多样性。

总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论证每种观点,都可谓一家之言,至今尚未得出定论。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要符合本质含义的一般规定,也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独立的东西。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最普遍的属性

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其中政治往往处于诸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并制约着意识形态中的其他内容。那么为什么不将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还有的学者将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也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围,仅仅用“政治性”来概括,难以全面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意识形态性则可以。世界各国,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各国教育现象无疑千差万别,但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即每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2.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显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意识形态功能。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志上升为全社会意志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也总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灌输到社会中去,用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拥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管理,实现社会控制。当然。也不能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即它非阶级性和政治性的一面,它可以为一切社会和社会中所有人的发展服务,提高受教育者知识水平和交往能力,使其掌握相应的生活准则,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二者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补充,意识形态功能居于主导地位,非意识形态功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元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这些内容均以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表现出来,并且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目的是现实其统治利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不断更新、完善,比如现在很多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加了心理教育等内容,但无论怎么发展完善,都改变不了意识形态这一核心内容。

同时,笔者认为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单一的概括为意识形态性,这缺乏一定的层次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点绝对化、片面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要培育“四有”新人,因此,本质中应该体现“人性”的一面。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强调服务统治阶级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说占据主导地位,内容上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方法上以灌输为主,忽视了个人素质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空场”现象,这对人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党中央也提出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人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结为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统一。这样既避免了用意识形态性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单一化、绝对化的倾向,又将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范围看,更具有层次性。当然,二者中更为根本的是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以得出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然要传播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使其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转型时期,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容易受到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可能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发展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均是从统治阶级出发,而不是从受教育者出发,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人们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性,加深人们教育内容的理解。还要转变“填鸭式”教学方法,灵活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内容。此外,教育者还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转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教法,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风气。

3.坚持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

意识形态性和人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二者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不可偏其一方,忽略另外一方,也不可将两者对立起来。二者中更为根本的是意识形态性,所以教育者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需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将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给受教育者。同时,不可忽视受教育者人性的一面,做到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意识形态性和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以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同时,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定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应随之发展完善。所处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应有所区别,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开放新。

参考文献:

[1]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世界以来我国的改革逐渐进入了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各种价值观念、文化相互碰撞,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日益强烈,因此巩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刻不容缓。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就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上层建筑,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主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特征

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名词。它被解释为意识形态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抽象的概念。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表象、情感和观念的总和。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为了维护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地位而表现出来的阶级和政治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两者实际上是有机的统一体,意识形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两个属性和功能来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途径,与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纽带关系。它们二者相互作用、难以分割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和传播意识形态的方式和手段,而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都需要凭借某种途径将自己所属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到社会中的其他各阶级中去,以完成对整个社会控制。但是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总是在一定的矛盾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传播,从而形成与统治阶级要求相符合的思想观念和观念体系,使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思想领域得到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具备这种功能,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映,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引导作用,有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树立和巩固。当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起着主导地位所具有的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宣传与引导的平台和媒介,他们通过向人们灌输和传播科学、正确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促使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坚持正确的、主流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而且使网民获得了各类信息而且他们也能通过隐性教育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深受其影响,使得网民不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来规范自己思想和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对着不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整个社会,我国还有巨大的手机网民,这样就更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并对其它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构成一种补充和相互作用。

(二)网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

网络具有开放性、信息量大、及时性、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等特点,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相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主体可运用网络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受教育客体进行“传统式”的灌输教育;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仅仅依靠传统式的灌输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我们不断的创新、不断发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赋予教育者新的教育手段,还能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

三、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逐渐普及,网络也日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甚至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人们生活不可获取的重要媒介。通过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实现对人民群众实现价值引领和规范导向,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在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正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达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现实意义尤为关键。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首先要不断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继承和发展中保证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这里指的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从理论单方面来讲,而是要坚持“实践”这一原则,以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点,结合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进行研究创新。除了这点外,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科学的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吸收有利因素壮大自身,以自觉抵制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蚀。第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坚持对广大人民群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分析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注重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差异性。第三,注重掌握话语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提高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为指导准则,加强主流网站和网络社区以及新媒体的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和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俞吾.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

[4]马振清.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5]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石书成.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3).

[7]张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

[8]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徐建军.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12]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1(5).

[13]郭宏霞,马强强.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J].黑龙江史志,2013(15).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中,尚存在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难点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科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构建符合学科教育和人的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和体系。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效性的关键。

一、“德目主义”教育来源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解

自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发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努力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形式的“德目主义”的教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所谓“德目主义”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近年所批评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即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仅以简单原则和规范的形式,从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教条化或口号式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1]。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那么,我们往往仅以此一维度而直截了当地展开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所以,在高校许多教育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印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不同于一般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它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只能是针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观点和内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对意识形态狭隘的功利化理解的思维定势: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讲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问题和内容的课程;二是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问题,只有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纲挈领地来负责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因而就没有也不应该有与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同等的学科地位。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且影响至今,但是实际上并不符合《意见》的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按照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2]现实问题是,如果按照上述观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理解,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无法摆脱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我们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只能是“灌输和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学科内在发展的规律,脱离大学生理性培育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德目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根源正是在于这种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解。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作为党和国家主张开设的、并由高校所实施的对大学生广泛开展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意识形态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及其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倡导和坚持的主旋律,也成为党、国家和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和具体法规时的指导性原则。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是20世纪以来最为混淆的一个政治哲学的范畴。按照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具有作为维护统治阶级及其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合法性,是起着维护和推动作用的精神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虽然不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遮蔽性的批判,但同时也揭示了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客观和本质的属性:作为社会整体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不同层面,其中每个层面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适应的,而意识形态就是指那种力求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观念、原则和规范的价值理论的系统,其表现为“人类对世界、社会、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理性信仰的混合体,是包含一定价值判断的知识体系”[3]。

性其核心在于由特定社会制度所规定的并具有导向意义的价值观念系统,或者我们所坚持和倡导的若干原则或主义或规范的总和。

第一,意识形态是一个与经济基础相辅相成的文化价值系统。意识形态从它生成开始就具有一定的“受决定性”、“滞后性”和“保守性”。但是也应该看到,意识形态一经形成,又具有作用于社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文化复杂性”。正如恩格斯在其晚年所指出的那样:“在每一个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4]。同时,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及其理论系统的意识形态,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在其内容、结构和体系上呈现出某种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其中,有关于制度层面的原则和原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解释;有关于社会运行机制的规则和原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解释;有关于道德与法律规范的遵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解释,等等。

第二,作为社会系统的精神层面,意识形态本身同样可分为不同的层面。因为不同的人类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系统。每个社会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意识形态系统;同样,不同的人类群体也应有不同于其它的意识形态特点。意识形态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性、阶级性和阶层性。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开放性社会,由于经济和文化多元化,意识形态也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多元化系统,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整合。同时,在这些多元化系统中,因为系统与系统的开放性和关联性,所以,其意识形态有着共同的一面,即最为基本的层面。我们经常所讨论的社会公德,就是一种这样具有共性的基本层面。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哪个地区,无论什么民族,其社会公德的要求都是基本一致的。其中,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作为社会公德的道德原则,人道主义是没有国界的,它们不分民族,没有党派,没有阶级之分。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一些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东西,也有一些是国际社会所共有的东西。而这种共有与独有,一般与特殊,是处理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关键。

第三,意识形态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正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所指出的那样,任何哲学社会科学都不能离开它生产和交往方式的基础,我们正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不同的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5],可见,意识形态包含几乎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例如,作为市场经济理论基石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紧密相关,反映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一般关系,同时蕴含着亚当斯密深刻的人文价值关怀[6]。因此,我们可以说,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大多数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如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及其教育,没有多少学科或课程能够做到价值中立,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建设的功能。事实上,每一位人文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方面在于探索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规律,另一方面必然是在从事某种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因此,试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一般人文与社会科学区分开来,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观点,也不利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而且,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急需从其它许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甚至于自然科学之中,汲取更新和更多的内容和方法,以增强学科建设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四,意识形态并非是贬意的而且具有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实际上,意识形态属性并非是简单保守而贬意的,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仍具有某种积极的保护和稳定的作用。社会发生革命或改革过程中,意识形态有可能陷入某种真空和发生紊乱,但需要尽快地整合和统一,否则该社会就缺乏必要的和谐及凝聚力。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强调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导向功能,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唯独所有的问题。可以说,任何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护其稳定和不断发展,都有一个意识形态建设及其教育问题,只是所选择和坚持的原则以及贯彻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同时,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其中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其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特点,我们也不能期待它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意识形态灵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体系的关系

科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前提。而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特点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因此,相比一般专业课程的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的难度以及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要求会更高和更强。

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困惑,当前在一些教育工作者中仍有一种“去意识形态化”、走向“价值中立”的倾向和要求,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条和被动局面。然而,这种要求是相当幼稚和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包括诸多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能摆脱其意识形态的属性和职能。事实上,“去意识形态化”虽然可能摆脱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却会履行另一种意识形态的职能。马克思主义已经证明,不存在一种超越经济和政治的纯粹意识形态。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组系列课程,每门课程可能分属于或接近于不同学科,其中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仍有强弱之分,具有各自不同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同时,意识形态既然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就需要不断创新、整合和发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其中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建设。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的价值观念树立,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社会价值体系一度处于巨变、甚至是无序和紊乱状态,越来越凸显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会”期间,带头倡导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他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7]一再表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问题在于,我们今天所提倡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表现为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怎样使之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内容和体系?怎样依循教育教学规律与符合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怎样创造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艺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不能仅靠教育行政手段来推行和完成,只有通过教师本身的教育智慧和道德责任感才有可能实现,而教育行政部门为此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从根本的或更长远的观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取决于自身不断努力的学科和学术建设。为何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学科规律来建设?这是因为,当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科建设时,即构建为一种具自身特点的知识内容和方法体系,才能奠定知、情、意相互结合的“三观”和“四信”的理性基础。因为理智与理性是一体二面的,“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二者本来密切相连不离。譬如计算数目,计算之心是理智,而求正确之心便是理性。数目算错了,不容自昧,就是一极有力的感情,这一感情是无私的,不是为了什么生活问题”[8]。

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和学术建设,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究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和学术建设,使其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得以提高,因此将使得大学生乐于追求“真、善、美”并自觉服膺之,以保证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像春雨一样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效果。原初大学生可能只是盲从而紊乱的价值观念,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三观”教育达到“四信”教育的目标。同时,还需要解决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中的学术张力、学术宽容和学术自律问题,这是高校学科和学术性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思想保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才转化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和完善,不仅没有对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精神推动力。早在1978年上半年,由南京大学一位普通学者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经据典批驳了当时盛行全国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经典案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俱进。如今,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新阶段。而高等教育反映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和学术建设理应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原动力。所以,在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与学术开展的创新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学术理论层面上鼓励学术探索、学术批评和宽容不同意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和学术建设取得优秀成果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建立在学科和学术基础上,从更加广泛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吸收新的内容、观点和方法,以保证它源源不断的学术滋养和活力。当然,提倡学术宽容仍然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在学术探讨的层面,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允许不同观点的争鸣,行政领导不宜过分涉及具体学术问题;但同时还要强调教师的学术自律,鼓励学术反思和批评,即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领域,肩负起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神圣职责。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尚不成熟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每一个认真和负责任的学者,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经过反思和批评再操作之。因为包括教学题材的选取和处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甚至于自身的言行举止,每种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虽然大多在生理上接近成年,但是在思想意识方面还很幼稚和不成熟,受应试教育和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很容易受到舆论、环境和不良思潮的影响。所以,大学时期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对其进行积极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因为教师的草率和盲从为学生带来误解或误导。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理解,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简单化或片面性,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和深化,背离了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结果欲速而不达,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如果将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教育作狭隘、抽象和片面的理解,必然导致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中裹足不前和敷衍塞责。实际上,在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状况。例如,有些教育工作者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座化,坚持认为:只要开设一些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学术讲座,就可以代替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上述观点容易无形中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与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割裂开来,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孤立无援,人文和社会科学似乎是价值中立的困境和倾向。第三,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中仍然存在的反复重叠现象,其症结仍然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狭隘化的理解,唯恐淡化了意识形态要求的目标和功效。比如,关于集体主义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其作为道德原则和规范,置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章节之中,使得原本活生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变为失去了“集体”原始内涵,因而是简单化和庸俗化的个人服从组织、群众服从领导的道德说教,其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9]。

为了避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狭隘和功利化所面临的困境,在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有益方法。经我国有关学者考察证实:美国的许多高校同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它们往往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列课程,只是科目和课名各异,没有统一的要求。而且,“美国大学的政治课与专业课、人文课不严格区分,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专业课、德育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统一起来进行教学,并且注重其实效性。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美国大学还特别强调把德育目标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之中,尤其重视通过美国的历史和地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道德渗透把传授科学知识与培养道德素养结合起来”[10]。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交叉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内容和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程序和方法的制定,不可能局限于仅有的几条原则和规范以及对这种原则和规范的注释。意识形态的灵魂作用,表现在具体的学科内容和体系之中。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意识形态的性质,以免导致无立场的价值中立或无价值主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也不能重蹈过去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覆辙。在学科建设中,必须遵循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是一致的。而一种科学和规范的学科体系应该是:具备相对稳定的,具有既定问题和背景作为引导的,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原理作为支撑的,包括核心原则和规范在内的,并按照一定的科学思想和逻辑方法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作为其中的纲领和骨干,循序渐进得以展开,出神入化镶嵌于其中,使其成为更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隐性课程。只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顺利摆脱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困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德目主义”评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8):12-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people.com.cn.

[3]季广茂.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5.

[5]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

[6]梁小民.拯救亚当斯密[J].读书,2004,(7):90-96.

[7]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北京:新华文摘,2006(12):1.

[8]梁濑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2.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6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1.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决定生活化是其实践发展的科学基础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理解我们认为生活化发展是适应其本质特征的重要基础,作为人类社会一项主体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一定的矛盾特殊性,即要通过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解决一定社会与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要求与他们实际的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特殊性。这一特征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与其他形式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有属性,即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可令其在本质层面变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交流,并指导于各类实践活动。任何意识形态教育总或多或少体现一种来自于统治阶层的由上而下的强制性管理,这一强制性令人们对思想政教育意识形态能否体现生活化产生了疑虑,实际上具有该类特征的教育意识形态是根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因此其体现了生活化的本质。从哲学理论的唯物史观来看,虽然意识形态在传统上体现了管理阶层的意愿及要求,然而其出发点却是基于实际活动中的人,因此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可有效描绘其生活实践展现在意识形态中的反射及反响。也就是说在人们思想体系中展现出的意识形态,从本质层面属于现实社会生活进程中的理论抽象,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根基所在,只不过在一定的对抗阶级利益社会中,统治阶层为了实现各自利益,在不同价值取向影响中会自主利用扭曲方式展现现实生活。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是生活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具有生活价值的阶级内涵及价值诉求,因此该类本质层面的一致性决定我们必须以生活现实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其生活化的本质立足点。

2.归于生活,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

多视角、全方位的社会化发展以及丰富性社会生活的转型令人们在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观上产生了强烈冲突,并突破了原有格局,呈现出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多种观念并存的发展状态,这种多价值观的冲突令科学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具重要性。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基于这一特征展开对教育对象的意识形态影响,令其形成期望的思想品德并树立完善的价值观念体系,以此规范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激发教育目标对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令学习者通过思想的复杂矛盾变换不断认识对象、感知对象,通过合理的选择及完善的整合将对象内化成自身观念,并外化形成具体的行为过程,自愿产生信任感。在这个建立信任的过程中,不仅应实现对思想价值观念的明晰,对相应知识影响理论的传授,同时还应完善渗透生活实践中的验证与体验理论。这是由于具有反应社会利益群体性诉求的普遍意识形态最终还应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政策、制度及文化影响得以展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表现的感性教育会直观显现基于意识形态的一定价值取向,而人们也只有通过现实生活才能真正体味这些意识形态所反映出来的他们关心的利益与要求,并通过发掘其内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与接受。因此在实践教育中我们必须强化这种情感基础上的共鸣性认同,通过完善的理论化教育、适应性渗透生活化的实践教育,来源于生活的以鲜活实例令教学进程更生动、更细化、更直观,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当然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讲,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真实的世界中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必然包含善与恶的共同存在,我们只有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淡化“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消极作用,令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有价值性资源,理清教育对象的矛盾思维与困惑之感,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发展契机,全面开展释疑教学,才能真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空间,令他们直面生活中的困苦与艰难,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观点与教学方式中学会理性与科学的分析并产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良好认同感。

3.源于发展需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固有面对统治阶层的鲜明服务功能,同时其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存在的依据,作为一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的哲学根基在于人们自身固有的对自我存在及发展的需求。人们要想在多元化社会发展中站稳脚跟、实现适应性发展就不仅要通过生产获取生存信息资料,还必须塑造与整体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定性精神,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合理形成对思想道德的文化认识与把握。因此可以说人们的精神规定性令特定社会可充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不断提升需求与完善发展本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生存及发展的理由。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通过对人们可能性的自觉性引导,令他们持续、高效的履行自我构建、促进自我超越,才能在整体性层面促进人们实现不断提升,令其社会关系更丰富、政治素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内涵实现综合化统一发展。

4.结语

人们不断完善的发展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本体论依据,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创设了广泛的生活化标准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清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主体性与创造力,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思想准备,立足于生活世界,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充分利用哲学思想的优势指导价值展开深入的探索,真正将教育目光投入人们现实生活的境遇之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及观点方式为他们梳理矛盾、发现问题,依据社会主导价值进行对生活的主体引导,才能真正令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并最终促进人们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7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宁夏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研究”(编号:nGY2015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20-03

高等学校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任务,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并使之认同和价值观内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以及提出教育的策略,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宁夏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

本文选取宁夏四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这四所高校分别是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调查对象是2016级、2015级、2014级、2013级的在校本科生。每所学校按照不同学院、不同年级随机分层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17年5月分别对四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57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5%。在有效问卷中,四所高校被调查的学科类别有文科类232人、理工科类217人、体育艺术类111人、医科类186人;按照年级统计,2016级有201人,2015级有205人,2014级有224人,2013级有116人;按照性别统计,男生有341人,女生有405人;按照是否中共党员统计,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有241人,非党员有505人。课题组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用excel2003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1.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总体认知认同度比较高,但少部分学生存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度较高。有73.86%的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有91.02%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政治灵魂”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不完全认同和不清楚的只占8.98%。有97.45%的学生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有96.37%学生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96.65%学生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有93.17%的学生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我国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全认同和不认同的只占6.83%。

但是在调查中也看到少数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认知不清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有怀疑态度的学生占到15.01%。有33.2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6.97%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不再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影响。

2.少数大学生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点认识不清楚

调查数据显示,有5.63%大学生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好,有5.49%学生认为什么制度都可以,无所谓。对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是普世价值的观点,有25.60%学生非常赞同,有41.42%学生比较赞同,两项之和占67.02%,这个数据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对这个观点不清楚的学生占14.47%。不赞同这个观点的学生只占18.49%。有16.49%的学生认为中国可以尝试搞多党制。

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非意识形态思想观点的影响。学生对西方的自由、民主的内涵并不清楚,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可以看到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还是异常的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一个包括意识形态运动的政治过程”。

3.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发挥不够

调查数据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显著。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只有29.36%的学生经常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思考;有25.20%的学生只是认真完成听课任务;有27.48%的学生上课时会偶尔听听;有17.96%的学生在上课时会看手机或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很多学生在“其他”一栏当中填写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的较多。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教师上课的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是:只有26.8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时有新意,收获比较多;有36.19%的学生认为教师课讲得还可以,但是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有22.52%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输,对自己启发不够;有14.48%的学生对自己上课的状态说不清楚。笔者曾在2015年11月对这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的认知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在问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时,有24.17%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有互动,受益较多;有40.25%学生认为教师讲得还可以,就是对该课不感兴趣;有25.08%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有8.50%的学生对自己上课情况说不清楚。从对比中看到,学生的评价前后变化不大。这些数据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还不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二、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中看到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其影响因素有着各种主客观原因,主要因素分析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对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不够

从“05课改”算起,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可以说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讲授给学生,使得大学生能够基本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问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时,学生将教育形式、方法单一排在第一位,将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够高排在第二位,教育内容僵化,缺乏吸引力排在第三位。在问及目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时,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方法单一、上课的时候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排在第二位的是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还不够,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还是比较滞后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教师的理论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凸显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力,更多的凸显了知识的传授。

2.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大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5后”,政治敏锐性较低,辨别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全球化大环境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现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频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思潮影响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益变得复杂。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呈现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与反动文化、腐朽文化、落后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社会分层分化、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引起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多元化,造成人们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选择产生困惑、迷惘和混乱,削弱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正如调查数据显示的,有33.2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如功利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等思潮的影响。这也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1)指出的:“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高校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任务更加繁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

3.新媒体对大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网络时代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快捷频繁,新媒体对各种价值观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每天从新媒体中接受着各种大量的信息,各种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虽然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但他们对这些理论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各种思潮还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对中国社会的国情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网络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的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感

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切实探索讲课的新方式新方法,放弃灌输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不断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

2.深入研究“95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适合的教育方法,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感

目前在校的“95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接受新理念速度快,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以新媒体为重要的生活工具”,而且也存在着政治敏锐性低,政治辨别性弱等问题。对他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说教和灌输,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于智育教育,智育教育的过程是看学生知识掌握了没有,学生对所讲知识点懂不懂,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愿不愿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过程是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体价值观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意识。

3.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冲击,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力

“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现在的大学校园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利用这样的网络平台交流信息,手机中的各种信息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新媒体结合,是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的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将这一新载体更好地运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及时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

4.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有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理论实践社团活动等;校外实践活动主要让学生走出校门,亲眼看到社会的变化,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不知不觉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举办辩论会、演讲比赛、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等,围绕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在党团活动中,加强党员、团员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能起到一种带动辐射作用,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如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团课程培训,通过主题课程讲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实践社团中,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阅读马恩著作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既是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自身教育的需要。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要建设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与大学生的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在校外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各个二级学院、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合作的机制,如果单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形成合力。

5.学校各类服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保障

在日常学生生活中,要做好各类资助帮助工作,将理论讲授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如就业问题、学业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教师的帮助。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才能在情感上认同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问题,认知了、感受了,才能相信。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8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军队;意识形态;挑战;对策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刻认识网络新媒体下我军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环境新特点新变化,科学分析网络新媒体对我军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有效提出应对各种挑战的对策举措,对做好我军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加强和改进我军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新媒体对我军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

1、新媒体为敌对势力提供了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工具

当前,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日益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正把对我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作为主要目标,妄图通过思想文化领域来改变我军性质。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空间的传播优势,正日益猖獗的在网上对我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据统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已在网上建设有数千个专门从事对我国实施舆论战的网站,企图对我国进行歪曲和诽谤;西方敌对势力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途径,通过恶意散布谣言来诋毁我国社会制度,以实现其不良居心。因此,对于我军意识形态工作来说,网络新媒体下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2、新媒体冲破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束缚

在网络新媒体兴起前,我军进行意识形态传播主要是靠杂志、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这种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而且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开放、平等以及迅速的传播模式,我们很难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控制,官兵已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现在的主动者。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很难适应。特别是在新的环境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在网络上蔓延滋长,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官兵,最大限度地统一官兵的思想和行动,是摆在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3、新媒体开辟了官兵思想表达和娱乐消遣的新渠道

在网络新媒体兴起前,官兵的思想表达和娱乐消遣的渠道比较单一,而且比较局限。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普及为官兵提供了思想表达和娱乐消遣的新渠道,加上网络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开放性、丰富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表达思想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在互联网上,官兵可以快速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可以方便快捷的同各地的亲朋好友进行交流,同时网络游戏可以让他们在网上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通过游戏中的角色实现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欲望和价值。然而,很多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对网络的依赖性无疑给敌对势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给我军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应对网络新媒体对我军意识形态工作挑战的对策

1、主动创新我军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方法

在我军意识形态工作教育方面,除了要继续发挥日常教育与管理、形势政策教育等载体的作用外,还要主动创新教育方法。第一,要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推广使得网络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而且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新建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传统教育方法与网络新媒体的对接。第二,要积极引导官兵正确使用信息网络。要对管理官兵使用网络信息的方式由传统的“封堵式”改为“引导式”,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向官兵讲述信息保密安全知识和必要的网络知识,提高官兵辨别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提升网络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第三,要积极开拓官兵自我教育与成长的途径。鼓励与引导官兵加强个体的理论学习与自我修养,通过组建自我成长小组、学习型团队等群体合作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2、牢牢掌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动权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思想文化斗争在网上愈演愈烈,为有效抵御网上各种错误思潮对官兵的侵蚀影响,务必牢牢掌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动权。一是要主动占领网上思想阵地。扩大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弘扬主旋律,积极开设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抢占网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优势地位,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上占主导地位。二是要加强网络监管,抵制恶意信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据网络新媒体高度信息化的特点,严格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做到实时监控军队网络,阻止不良信息进入军营。三是要利用网上信息进行正面引导,确保军队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军队要积极在网上宣传教育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效应,设立“先进典型”专栏,鼓励官兵向他们学习,同时针对网上出现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要及时予教育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3、做好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动

一直以来,我军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与官兵的思想认识水平严重脱节,在方法上多是老一套的理论灌输和说教,比较空洞和形式化。网上意识形态工作是不能脱离实际工作而独立存在的,两者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首先做好网下实际工作,并且实行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动。

三、结语

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我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领域,网络文化的多媒体特征为我军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方式,但同时网络新媒体对我军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新媒体对我军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当前摆在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葛晨光.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河南教育,2009.

[2]张国祚.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求是,2006.

[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1995.

【作者简介】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

1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属哲学范畴,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是对事物的感官思想。“意识形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西于18世纪末提出的(《思想的要素》,1796年),表示的是一种“观念科学”。广义上的意识形态,相当于与物质世界对应的精神世界或精神文化。马克思主义从阶级和社会制度等层面出发,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以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哲学(或宗教)为基础,以一定价值观为核心,以一定政治目标或社会理想为标识,以一定的话语系统表达出来并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确立起来的系统的思想信念[1]。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教育,即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以符合特定集团价值(利益)取向的思想体系为依托,以达成特定目标或行动预期为导向,而进行的旨在让人认可和践行特定价值标准的宣传鼓动活动。

2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一项“民心工程”“信仰工程”,更是一项“未来工程”。党的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同志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中央和同志站在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战略部署,不仅指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对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根本路径遵循。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成人高等院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广播电视大学的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文化发展方向、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3电大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材层面

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计划中,思政课程安排是相对缺乏的。2018年秋季学期以前,开放教育专科普遍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而本科没有专门开设思政课程。就开设课程的教材而言,许多内容陈旧、枯燥,缺乏学科之间的横向拓展。国开网的学习资源过于强调理论性,缺乏延展性、趣味性。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开放教育本专科都开设了较为系统的思政课程,并且纳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但是开设的思政课程多是政治的、历史的,缺乏哲学的、法律的、伦理的、经济的内容。

3.2学生层面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多是成人,他们辗转于学习、工作和家庭之间,“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程没有学习兴趣。此外,学生抱有较强的功利目的,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取得学历并获取一些实操知识,认为思政课程是“虚”的,对工作没有实际帮助,因此多对思政课程和意识形态教育敷衍应付。

3.3教师层面

教师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明素养、道德水准的主体力量。目前,电大部分教师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认为意识形态教育是政治教师的事,或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靠政治教师,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学科参与缺失。广播电视大学安排的面授课较少,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系统全面地将知识点讲懂、讲透。

3.4环境层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使用移动终端的比例越来越高,线上学习已经十分普遍,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海量知识,然而学生获取的知识却是良莠不齐的。借助互联网平台,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乘势而入,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形成强烈冲击。西方流行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消极负面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较强纷扰,误导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取向,削弱了学生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2]。加之,成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往往是“唯理论”“唯分数”“唯任务”,造成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漠视和排斥,一定程度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教育中“遇冷”。

4电大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4.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学生是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有效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充分了解基础上。电大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从“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转变。

4.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源于实际,脱离实际讲理论不能让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口号和标签,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准则。广播电视大学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以案例说服学生、摆事实说服学生,使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形象化、生动化。同时,教师要敢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敏感点问题,敢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化解学生沾染的消极负面情绪,敢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学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主动占领成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阵地,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从“理论化”向“现实化”转变。

4.3与时俱进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变化发展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方法不适合意识形态教育。电大的意识形态教育要突出时代性,反映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学情,从而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和时展趋势。当然,与时俱进原则还要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电大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把准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节奏,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从“陈旧化”向“前沿化”转变。

5电大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筑牢意识形态教育前沿阵地,努力培养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高尚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夯实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5.1坚持联系观点,统筹规划意识形态教育课程

广播电视大学的意识形态教育不能是单一的,必须突出学科之间、教材之间的联动,让思政课程“动”起来。要整合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在开放教育本科课程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内容。国开网的教学资源,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趣味性、延展性、实践性。课程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系统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动阐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了解党史国情、人文地理,接纳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总之,要通过持续优化、整合思政课程内容,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根基。

5.2坚持发展观点,持续更新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动态的、发展的、鲜活的理论,其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社会形势变化从新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用最新理论成果和科技成果来拓展马克思主义的视野[3]。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改变照本宣科、生硬灌输、只唯分数等思政教育现状。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教学优势,发挥新媒体等优势资源,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授课,用最前沿的、最权威的理论武装学生。此外,还可采用如看电影、班会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入脑入心。

5.3坚持矛盾观点,科学回答意识形态教育问题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是因为其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现实中,有些人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庸俗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恶意贬低和丑化。在高校亦有部分学生盲目追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造成信仰缺失、人格扭曲、政治冷漠。这些现象和矛盾的本质,是没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没有激发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要解决这些矛盾,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敢于直面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理性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广播电视大学还要加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提升理论的研究水平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教育质量。

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篇10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转型;政治仪式

引言

“异化”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随发展过程而产生的“对立面”又成为一种外在于该事物,对于事物本身起反作用的力量。结合我们当代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异化”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越是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却越是觉得收效不那么明显,越是强调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却隐隐觉得他们的思想意识离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远。作为一个以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以青年作为自己的生力军和接班人。而且,当代世界的一些地区性政治矛盾的升级也进一步突显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不仅要在高校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思考现有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如何转型。

我们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时候应该认清对大学生、群众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要培养一批谈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头头是道,但走出书斋以后在实践的世界里却举步维艰的书呆子,也不在于要培养一批不会思考,不会创新,只会对着教条唯唯诺诺的“顺民”。我们是希望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正能量”聚合起来,使其朝着一个相同的方向前进。恩格斯曾提出:“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1]对于人类社会如何推动历史前进,恩格斯则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合力,就是历史。”[2]恩格斯还特别在给约・布洛赫的信中对推动历史的合力进行了分析:“……到目前为止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愿――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状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3]人无疑是社会实践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从这里来看,恩格斯已经把人的意志与力量、单个人的力量与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合力之间的微妙关系说得非常清楚明确了。人的意志作为潜在的力量转变为现实的力量,个体的意志最终成为合力,是一个贯通思想领域和实践领域的问题。人的意志正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对人之意志的改造、重建是合力能否形成、社会能否向前发展的关键。因此,恩格斯的合力论似乎已经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提出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应然”。

一、现有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弊端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应该在“意识形态”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模糊的,而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又未能有效地运用于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因此,目前大批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学生都仍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甚至是“全部”。诚然,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基层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也必须是党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政党所奉行的意识形态之处就在于,它既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也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知识性,能够被讲授和学习。但若因此就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固步于课堂,则不仅不能满足意识形态教育本身的要求,而且呈现出了种种弊端。

无力。我们在前面分析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意志,最终形成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合力。但是让人觉得遗憾的是,现有的课堂讲授式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无法成功地形成这种“合力”的生成机制。社会动力发展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两个阶段。第一个层面也即第一个阶段是,从个体的人来看,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之力,从潜在之力到现实之力的过程是人的意志发挥作用的过程;第二个层面也即第二个阶段是单个人的意志力成为一股合力,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但是,我们发现,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授,难以唤起学生的意志力,更难以将一个一个的学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组织起来。因此,正是这种无力感使得现有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功能上显示出“缺位”的现象,更进一步影响了意识形态教育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无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无涉”,指的是学生觉得这种教育无关乎他们的日常生活、个人体验和切身利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国家和政党意志的体现,包含了对于整个国家的顶层设计。因而,在这个关于人之思想的顶层设计中,很难具体地、深切地为每一个不同地方、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受教育者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因此,一个以体现历史全过程和总体规律的“宏大叙事”性质的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中所必须包含的环节和内容。但是仅有这个内容,或者止步于这个环节,而没有在此“蓝本”基础上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衍生和扩展,则无法从根本上说服、打动、团结这些大学生。

无趣。“无趣”指的是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误读为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局限于课堂,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意识形态教育本身。既然是课堂教育,那么教育的内容就会常常受到教材的限制,冰冷的理论在课堂上仍然居于“当仁不让”的主要地位。知识性的教育以及其历来的考核方式使得这一部分必须成为学生最应该重视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列宁式的“灌输理论”常常以新的面目出现在课堂上,即教师以完成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为任务,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以“独唱者”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所要解释的思想理论内容,学生即便是心存疑问也难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答。这种缺乏互动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学生倍感无趣,甚至是排斥和反感。

查尔斯・e・梅利亚姆在其“公民培训系列”中明确地指出:“想要有效地控制年轻人就要控制其关注结构。”[4]所谓“关注结构”指的是人所在意的事物及其认识世界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显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可见,全世界的思想者都很重视青年的意识形态问题。我们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所面对的年轻人,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年轻人:他们绝大多数人处于18至25岁之间,在生理上是一个身体素质最好、精力最为充沛的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以学习为中心,较少养家糊口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社会上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是相对少数,因此他们在知识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并向往着成为社会精英;尽管他们对未来充满着幻想和期待,但他们所接触到的社会现实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迷茫和不安;他们在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基本人格趋于确定,自我意识较强。从以上总结的高校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正是社会上思想文化领域中最具有冲劲的一群人。有理想,但却没有最终确定下来,有知识,但却没有获得最终认可。他们对于现有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不满既是有声的,也是无声的――要么,常常以探讨问题的方式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难”;要么,宁愿被记为“旷课”也不到课堂,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大学的校园中常见这样的情景:一些专业课特别是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课程或讲座往往高朋满座,而被认为是意识形态教育主战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却常常为出席率而发愁。学生们不情愿到课堂学习,但不代表他们对“政治”缺乏热情。校园中学生自发组建的社团常常活跃于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对于一场讲座形式的毕业生离校教育,可能真正有兴趣的学生不多,但是对于盛大而隆重的毕业典礼,会使已经离校实习的学生不远万里从外地赶回参加。高校学生的特点使我们明显感到现有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实现转型。但是如何转型,这涉及到一个策略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选择应该从意识形态问题本身出发。

二、“政治仪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地位突显

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使思想深入人心,要使思想成为受教育对象自己的思想从而指导实践。古代希腊的城邦生活诞生出的政治文化思想不仅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生活风貌,还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传统影响颇深,并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而进一步波及世界政治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原意为有关思想、观念的学说。从这一点来看,古希腊的这种“意识形态”及其教育是有成效的――尽管当初未必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来负责意识形态教育,也或者当初的人们根本就尚未意识到意识形态及其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但是,从结果来看,这种影响甚为深远,其原因值得当代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思考。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古希腊有专门研究的学者让-皮埃尔・韦尔南在其著作《神话与政治之间》中提出,古希腊的政治文化思想在现今仍然吸引着人们,其迷人性不在于它是圣洁的人类社会的童年,而是因为它抓住了人类思想最普遍的形式。这个“最普遍的形式”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从个人、家庭到整个城邦的日常实践都存在的‘仪式’”,“通过这种象征的中介,在精神上以神圣性将人们团结起来”[5]。

韦尔南将“仪式”视为思想文化的迷人之处并不是偶然的。在当代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仪式”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齐泽克因为受到了黑格尔的启发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提出,人们会受到吸引,“以这三点为轴心排列众多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概念:作为观念复合体的意识形态(理论、信念、信仰和论证过程)、客观形式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物质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在社会现实之心脏起作用的‘自发’的意识形态……大致上符合黑格尔式的自在――自为――自在自为的三组合。意识形态概念的这种逻辑-叙述性重构,将会集中在已经提到的反复出现的非-意识形态向意识形态的颠倒上――即反复出现的对走出意识形态的动作又将我们拉进意识形态的方式的突然感悟”[6]。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同时包含有一个历时性逻辑和一个共时性逻辑,即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自在意识形态的部分、自为意识形态的部分和自在自为意识形态的部分,这是其共时性逻辑的体现;一种意识形态的自在意识形态,即那些思想、理论、信念、信仰及其论证是且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在时间序列上处于第一阶段的部分,它有待于经过意识形态的自为阶段上升到自在自为意识形态阶段,从而使一种思想内化为受到意识形态教育的人们自己的思想,达到教化的目的和效果,就如马克思所言:“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个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其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中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7]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段话中也提及了在一定现实基础上的情感、幻想、思想和人生观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被人们认为就是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这个中间必然要经过“传统和教育”。事实上,这里的“传统和教育”就是一种促使自在意识形态向自在自为意识形态发展转变的自为意识形态。

“传统和教育”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马克思对于这个问题的点拨是为揭开自为阶段意识形态的面纱提供了基础,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则对其进行了“注解”。这种意识形态是“插入实践的行动”,是“受到他们被写入其中的惯例统治的,而且这种统治是在一种意识形态机器的物质存在之内实现的,即使仅仅是那种机器的一小部分:一个小教堂里的弥撒、一次葬礼、体育俱乐部的一场小比赛、一个校庆日、一次政党集会等等”[8]。齐泽克则干脆将这些归纳为物质的、仪式的意识形态。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些日常的活动实践由于其承载和传递了特别的意义,从而成为了当代意识形态理论对于“仪式”的注解。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式的形式不断地在扩充和衍化,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面貌。关于形式,就如同尼采所认为的,人们通过任意忽略不同个体形式的差别,从而产生了类别的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在这固有的概念下继续忽略,而应该睁开双眼,去发现更多本应该在这概念之下的东西。当代的“仪式”,特别是那些在意识形态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仪式”,早已突破了原始宗教曾经带给人们的关于“仪式”的“前见”,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能够被视为仪式的事物,不必再拘泥于古老的程式和奇幻的外衣,更多地体现出在人的思想和意志领域发生作用的仪式思维。

“政治”是对围绕权力展开的矛盾关系进行处理的现象。仪式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是为了在思想文化方面把握领导权。因此,被运用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仪式”就是为了把握思想文化领导权的“政治仪式”。而“政治仪式”也因此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即“在一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特定的人举行的,具有一定的规定性、象征性,以产生信仰为目的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政治仪式”如何运用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一)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要注意选择“政治仪式”的形式

我们党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对于政治仪式的运用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比如符号-仪式。“在政治中,非语言符号负担着相当重要的功能(比如旗帜、勋章和纪念碑)”,“‘符号’一词,在某些场合既会作为单个符号而被运用,也会作为整体陈述,甚至是一套陈述加以运用”[9]。具体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符号-仪式事实上广泛地存在于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中,比如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特定场合使用的颜色的规定、徽章的设计、校训、标语、口号的制定都是符号-仪式的思维在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表现。学校在创制这些体现校本文化的符号时,应该将其与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从而使意识形态这种听起来空和虚的东西具有切切实实的“形态”,为受教育者所认识。再比如,会议仪式。会议仪式展现出来强烈的政治意图,并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意志。在会议仪式中,因为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发生自然的“区隔”。将所有相关者分为“我(们)”和“他(们)”。在会议仪式中,象征活动被不断地标准化和制度化,从而呈现出连续性和重复性,而这种对时间和空间进行把持的连续性和重复性正是象征权力所依存的前提。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会议仪式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群众大会、代表大会、各种集会、学习、座谈、谈话等。召开会议,不仅是参与者身体到场,体现了个体对于集体权力和意志的服从,而且这种仪式形式能够实现在不同层级上的部分摹写和复制。不仅会议仪式的形式通过这种摹写和复制被逐级学习开去,而且会议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精神也得到了传播和学习。此外,还有组织机构仪式。因为机构、组织与“仪式”互相不可分离,机构与组织就是由无数纵横交错,互相渗透的仪式链接起来的链条。因此,在高校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组织机构都属于政治仪式的范畴。在高校中党和团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最主要的组织,除此以外,各种具有正面引导功能的学生社团也能够担负起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学生对于党、团组织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组织机构的加入,必须经过加入仪式。吸收新成员的过程,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具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组织机构的结构特点。组织原有的成员特别是对组织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骨干成员在挑选新成员的时候,以特定的标准对申请者进行筛选,这个筛选的过程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在其间将组织的宗旨、原则、任务、精神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规定融入到筛选的过程中,从而使入选的新成员一开始就能够保持一致性。此外,组织机构仪式不仅缔造和发展组织,而且还对组织机构履行日常的事物和职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下,参与的学生必须按照组织的规定经常开展活动,通过开会、行动、沟通思想,促进相互了解,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他人的思想和价值追求中去,这对于维系同一组织机构成员的意识形态认同非常重要。最后,礼节仪式也是政治仪式中形式最为多样,对受众吸引最大的一类政治仪式。具体而言就是节日、纪念、哀悼、庆祝等。礼节仪式的形式是多样的,通过狂欢、庆祝、游戏等等,来对重大的事件进行突出、强化,使参与者被吸引其中,从而按照既定要求进行相应的行动。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礼节性的政治仪式他们并不陌生,而且也不会认为这就是令人紧张的意识形态教育,甚至礼节性的政治有可能是最令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比如学生的毕业典礼、校庆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