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8:12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公共产品与服务发展状况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直以来,非盈利组织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外成熟的非盈利组织相比,我国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大多都处于规模较小、效率不高的状态,内部管理、运作效率、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等问题都有待完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并推进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使其朝着健康的发展轨道前进,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十分必要。

就此,本文将以我国的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为焦点,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着力培育和提升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素质与公共服务的水平。

1.2 研究框架

第一章:根据宏观社会环境与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状况阐述研究的背景,提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状况的研究意义与必要性,并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阐述非盈利组织相关的理论概述,包括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原因与意义,及其特征。

第三章:分析当前我国非盈利组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基于我国非盈利组织所存在的问题,为非盈利组织的健康长足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第五章:对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做出总结与展望。

2 关于非盈利组织的理论概述

2.1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非盈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待遇,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具有民间独立性质与法人资格的组织。非盈利组织是相对于盈利组织的概念,二者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各个部门。一般而言,盈利组织指的就是企业,而政府及所有的公益与福利组织则属于非盈利组织。

进一步来说,非盈利组织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盈利组织包括了企业以外的全部其他组织,包括了被称为政府非盈利组织的政府部门,以及被称为私人非盈利组织的政府部门以外的非盈利组织。而狭义的非盈利组织指的就是私人非盈利组织。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非盈利组织。

2.2 非盈利组织的产生及其意义

从非盈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来看,非盈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综合结果。由于公共产品的生产需要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私有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生产公共产品。政府部门由此介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并就其成本向人们征税。但受制于政府部门财政预算的种种限制,它只选择提供能满足广泛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而导致了某些满足特定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缺失。为了满足这部分的特定需求中,私人非盈利组织就此产生。可以说,私人非盈利组织产生的根源就是对私有企业不愿满足而政府不能而导致市场机制失效的社会需求的满足。

发展至今,非盈利组织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教育、环保、扶贫、救灾、社区建设等都是非盈利组织服务的重点领域。因此可以说,非盈利组织的良好发展,对于帮助弱势群体、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盈利组织自始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并在如今社会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

根据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及其产生来看,非盈利组织具有非利润分配性、组织性、私人性、自治性、自愿性等特征。而非盈利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管理的独特性。区别于靠“利润动机”驱使而运营的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是依靠“使命”的凝聚力和引导,并以能反映社会需求的使命表达与宣传而获取外部支持与捐助,而实现组织的运营。

3 非盈利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非盈利组织经济效益观念弱,导致低效高耗

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主要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组成。如前所述,区别于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最大的本质在于它的非盈利性,它没有利润目标,不以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依靠外部的资金支持以实现组织的创建与扩大,并最终实现宏观的社会效益。但必须注意的是,不以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并不代表非盈利组织可以完全脱离经济效益观念而运作。非盈利组织并非不能盈利,它不能将盈利分配给内部成员,但却需要盈利支持本身的发展。组织本身的持续发展与宏观社会效益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非盈利组织的高效长远运作。现今我国部分的非盈利组织缺乏经济效益观念,在运作管理中完全不考虑微观的经济效益,导致了非盈利组织低效高耗,长期入不敷出,而难以生存下去。

3.2 部分非盈利组织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非盈利组织是作为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来实现社会效益,这也是非盈利组织的基本职能与使命。要能扩大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除了依靠外部的支持与捐助外,也需要非盈利组织本身的盈利支撑。非盈利组织因此在向社会提品和服务上有自给自足、部分收费和无偿提供等不同的收费标准。但非盈利组织盈利并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应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这种盈利最终应用于非盈利组织的运营与公共产品的提供,而不作损益计算,不为盈余分配,不能归经营者和管理者等个人所有。但目前,出现了我国某些非盈利组织将其收入分配给其员工、经理或官员,或以非盈利组织做幌子滥用收费标准的现象,这些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都严重影响了非盈利组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3.3 非盈利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失

非盈利组织有近37%的劳动力由志愿者提供。志愿者为非盈利组织提供无偿的服务,是非盈利组织的一个重要资源。但由于志愿者的服务是无偿的,在财务上并不依赖于非盈利组织,有的志愿者本身也是捐赠者,这无疑增加了非盈利组织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并最终增加了非盈利组织管理的难度。非盈利组织运营效果测量的困难,内部人员管理的不可控,加之不断向外部筹集资金以维持生存与服务提供的压力,都使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非盈利组织对人力资源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如今的人力资源供给却未能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志愿服务意识的薄弱,公共服务技能的不足都是非盈利组织人力资源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非盈利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已逐渐困扰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非盈利组织要实现长足发展,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4 提升非盈利组织管理水平的建议

虽然我国非盈利组织已开始步入了长足发展的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总会对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非盈利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必须解决。我国非盈利组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以下将为完善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4.1 政府措施

4.1.1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约束机制

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任何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非盈利组织而言也不例外。从现今我国非盈利组织存在的问题来看,加强非盈利组织的法律约束与自我约束非常必要。一方面,必须加强非盈利组织管理与监管相关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制定非盈利组织专门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使非盈利组织的管理与监督有法可依,使非盈利组织能在法制框架下健康发展,最终走上合法化与制度化的道路。除了外部约束力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非盈利组织自律机制的建设,建立起非盈利组织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保证非盈利组织活动的规范运行。

4.1.2 简化程序,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非盈利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的体制,即对非盈利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登记管理原则。这种审批原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非盈利组织的活动,但其程序过于繁复。我国在非盈利组织登记管理上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的问题显然不利于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因此,必须适度地简化程序手续,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但要注意,实行简化程序亦不可脱离依法行政的原则,政府机关不可逾越其职责权限、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影响非盈利组织的规范发展。

4.1.3 加强对非盈利组织的监督

非盈利组织关系着广大的公共利益,我国必须加强非盈利组织的监管力度,防止非盈利组织借着公益的幌子,做出损害非盈利组织形象与群众利益的事。比如在全国各城市设立各层级的监督机构,以监督和管理非盈利组织的活动,确保其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公共利益,监督非盈利组织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也可引入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共同监管非盈利组织的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

4.2 非盈利组织自身措施

4.2.1 树立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实现持续发展

非盈利组织主要依靠外部捐赠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获取外部支持的前提也必须建立在自身良好的管理运营之上,使公众相信非盈利组织有能力提供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与服务。其次,这种信誉与形象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而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形成。因此,非盈利组织必须持有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实现一定的运营利润维持生存,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避免出现低效高耗、长期入不敷出而无法生存下去的困境。

4.2.2 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实现高效运作

非盈利组织如果无法实现自身的高效运作,也必定无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因此,非盈利组织不能仅有愿望与热情,还必须坚持高效运作与管理与原则,与其他盈利性组织一样,注重绩效与运营结果,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建立起强大的组织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4.2.3 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升服务职能

非盈利组织满足的是企业不愿提供政府无法提品与服务的空白领域,这种领域涵盖了教育、科研、文化、艺术、环保、保健、福利、社会服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待非盈利组织去填补。非盈利组织的任务越发艰巨,为了实现多重的目标与使命,非盈利组织必须从资金来源、服务提供、志愿者使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并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兼顾各个目标的实现,避免多重目标导致的精力与资源分散。

4.2.4 透明化运作,树立社会信心

非盈利组织主要依靠外部的捐赠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要获得外界的捐赠,除了非盈利组织本身的使命宣传以外,其自成立以来所建立起的信誉与形象也非常重要,是捐赠者考虑的重要因素。近来年,有少数非盈利组织滥用捐款,没有将外界的捐款用于所承诺的公益活动上,这些都破坏了非盈利组织的信誉,不仅阻碍了组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非盈利组织群体的形象。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重塑形象与信誉,非盈利组织必须进行透明化运作,向公众披露款项的运作情况与公益活动的始末,以其诚实运作获取更多的捐赠,提高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与水平,以此良性循环。

5 结束语

非盈利组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非盈利组织的发展自其诞生起就备受社会关注。虽然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已获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目前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问题也逐渐呈现。非盈利组织的问题不解决,必然会威胁其生存与发展。因此,非盈利组织管理提升紧急而必要。但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与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相反,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我国非盈利组织本身不断地思考与改进。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客观情况,提出提升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其长足发展的相关对策,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相信非盈利组织必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金罗,刘培峰.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吴稚琴.关于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4年.

[3]周玉萍.非盈利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J].学习论坛,2005年.

[4]汪力斌.提高非盈利组织的生产力——非盈利组织能力建设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7年.

[5]卢炜,汪.试论非盈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2年.

[6]王君丽.关于界定中国事业单位与政府、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的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2007年.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2

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容易出现会计舞弊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内容入手,进而分析其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并对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质量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意见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分别在上海、深圳两个城市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开始了资本市场的尝试,对企业上市融通资金、促进上市公司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上市公司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在《公司法》及《证券法》中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尤其是持续获利能力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出现经营业绩不佳、连续亏损的情形,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将遭到退市的严厉处罚。少数经营前景堪忧的公司为了保住其上市资格,采取人为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以达到虚假盈利之目的。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因盈余管理而产生的会计舞弊问题时有发生,进而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及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国内证券市场的改革及发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相关审计机构及人员,在其执业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加大审计力度,进而出具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以期达到对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负责的目的,并最终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架护航。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容

目前,盈余管理的理论问题国内乃至国际对其争论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分为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的“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观点及凯瑟琳•雪珀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观点。但笔者认为其本质都是会计主体利用一定手段来人为调节公司盈余,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大体具备以下涵义:

1.盈余管理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般是指经理执行层及董事会;

2.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公司盈余;

3.盈余管理的方法及手段是Gaap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在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

4.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使其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以满足某种需求。可见,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或执行层在相关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其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公司盈余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公司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行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1.公司管理当局自身需要。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臻完善的今天,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愈加清晰,公司经营效益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当局的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因而,公司管理当局为其自身需要,进行盈余方面调整是极有可能的。

2.对外发行股票及上市的动机。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是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有盈利,而其预计的利润率要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对于这一条限制性规定,一部分公司是无法达到的,因而一些为了上市融资的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为自己进行所谓的上市包装,以取得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的资格。

3.避免公司被退市的动机。我国为了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条件。其中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内连续出现亏损,证券监管部门将暂停其股票的上市交易资格,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削除亏损。如仍不能扭亏为盈,证监会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资格,也就是做退市处理。公司上市后又遭到退市将带来巨大的损失,一些“披星戴帽”的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利润。因而,利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实现扭亏的做法,也就变得极为常见了。

4.出于节约纳税成本的动机。随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日益健全,纳税成本问题已成为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直接关系到其所得税费用问题,进而影响到其留存收益。所以,一些公司为了节省所得税纳税成本,采用诸如尽量少列收入、多计成本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从而利用少支出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的盈余管理方式,以实现其节约纳税成本的动机。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1.通过交易实施盈余管理。收入是实现企业盈余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收入是有赖于交易进行的,因而上市公司通过交易可以起到盈余管理的作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盈余目标,通过一些特殊交易诸如: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另外一些公司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及时间来操控盈余的实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经常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实施盈余管理。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或是执行层,要求其财务人员采取会计政策变更的方式实施公司的盈余管理。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通过变更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以及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收入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或是费用化的问题等方式人为调节利润,以期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借助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公司上市的前提条件和要求较为苛刻,所以争取上市资格的难度较大。在过去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唯GDp论”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寡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项内容,因而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上市公司所谓的“壳资源”相当地看重。一些经济效益不佳,甚至是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当地政府更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保住其上市资格。地方政府一般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支持或是财政扶持,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可见,上市公司借助地方政府的相关支持也可以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标。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

(一)审计意见的内涵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标志。同时,二者的分离使得上市公司形成了委托关系,这种关系造成了委托方与受托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由此也促进了审计行业的发展。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对企业的审计工作以后,就企业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所出具的相关意见。审计意见大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2.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3.保留意见;

4.否定意见;

5.无法表示的意见。上述的第2~第5种类型,又被称作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也就是审计人员对于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异议。可见,审计意见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检验国内审计工作从业者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

(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直接关系到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其手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因盈余管理的存在,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同时也制约着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有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现实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执业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方,在其审计执业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具有审计和评价的重要作用。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着审计意见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涉及到市场经济中各方利益时,独立性原则被审计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土壤”来看,一些公司大多围绕着上市资格或是配股资格等融资活动而展开盈余管理活动。注册会计师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债权人及证券监管部门的保护者及代言人,能否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且能否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制度、法规对于采用盈余管理较多的行为公正客观地对外披露、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同时将其体现在审计报告之中,已成为检验国内审计市场遵循独立审计原则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可以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已经直接地影响到相关从业人员出具的审计意见,是能否真实遵循独立性原则的重要标志。

三、识别盈余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处罚力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法律的重要性。盈余管理问题看似是上市公司通过人为调节利润的方式来实现其自身利益,但深究其原因可以看出,实际上是利用我国目前相关会计法规、制度及准则中存在的漏洞而为其所用。若想完全避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应该从完善及调整目前相关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源头上扼制该类问题的出现。目前之所以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调节利润还是因为处罚力度太轻所造成的———即犯罪成本过低。我国应该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责任的认定和处罚力度,强化对于审计造假行为的处罚,以达到提高犯罪成本的目的。发现一起类似事件,就要严肃处理,使得会计信息造假者“闻风丧胆”,做到其“不敢造、不能造、不想造”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二)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力量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微妙的。一方面,上市公司聘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支付审计费用,其相当于注册会计师的“衣食父母”;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又担负着公司投资人、债权人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重托,对上市公司进行独立的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从表面上看,审计人员很难对被审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具较为独立、客观的审计意见。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积极提高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自身职业操守的培养,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开展审计工作,对于发现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到及时、准确的披露。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地加强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监督力量,从而堵住其借助盈余管理的方式,人为控制公司经营业绩的漏洞。

四、总结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保护其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建立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对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及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应很好地利用其职业判断力,并且遵循独立性原则对其执业过程中所发现的盈余管理问题作出公允性评价及披露,以便更好提高其审计意见的质量,并最终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国家的经济繁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焕娣,李璐宇.基于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13.09

[2]安鹏,宋雪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

[3]李小蒙,刘鹏飞.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6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3

一服装柜发现某童装平均每天可售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决定采取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经调查发现:若每件童装降价1元,则平均每天就多售2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那么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学生思考得:设平均每件童装应降价x元:(40-x)(20+2x)=1200,解x1=10,x2=20

x1,x2经检验,均是方程解且达到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目的,故都满足。

对学生解答我给予充分肯定,便想进入下一问题,然而一个学生却突然提出:“老师,降价10元和降价20元都盈利1200元,如果采取降价10元,既盈利1200元,又使库存部分继续盈利,这样不仅仅减少库存还能更进一步盈利,不更好吗?”是呀!为什么不少降价,多盈利呢?学生议论纷纷,到底“10元”还是“20元”?

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是置之不理,还是平抑“动乱事态”继续上课?我决定,改变课堂教学行为。师生交流、议论,并查找相关练习,很快找到如下几题:

(1)“某店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卖20件,每件可盈利40元,为扩大销售,尽快减少存库,决定采取适当降价,若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则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那每件衬衫应降多少元?”

(2)“某商场购进大量贺卡,该贺卡平均每天可售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尽快减少存库,决定采取适当降价,若该贺卡售价每降低0.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00张,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60元,那么每种贺卡应降多少元?”

(3)某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宝乐”童装平均每天可售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迎接“十一”国庆节,决定采取降价,提高销售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降价4元,则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8件,要想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学生得出:都设应降价x元:

(1)(40-x)(20+2x)=1200,解x1=10,x2=20,因要减少库存,故降20元。

(2)(0.3-x)(500+3000x)=1200,解x1=0.1,x2=0.03,为尽快减少存库,故降0.1元。

(3)(8x/4+20)(40-x)=1200,解x1=10,x2=20,因提高销售量要增加盈利减少库存,故都符合。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4

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概念

广义来看,盈利模式主要是指经济体通过投入经济要素之后,获取现金流的方式与获取其他经济利益手段的结合,根本目标是获取现金流[1]。笔者从四个角度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概念进行介绍:第一,盈利途径是指能够给公司带来盈利来源的项目,公司盈利能力与项目数量成正比,前者越多,那么公司盈利能力也越强;第二,盈利方式是指获取盈利利用的载体;第三,业务结构是指公司的收入结构;第四,成本控制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控制成本,实现公司盈利最大化目标。从证券市场整体来看,受到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盈利模式也需要不断革新,才能够促进证券公司可持续盈利及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其盈利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盈利途径存在局限性。一直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盈利业务主要集中在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及发行业务等传统业务方面,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且传统业务与市场关联性较大,极易受到市场的影响,使证券公司处于风险之中。

第二,收入结构不科学。相比较而言,经纪业务收入在我国证券公司总盈利中占比较高,其他方面占比过低,整体收入结构不平衡,且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公司收入具有不稳定性。

第三,盈利方式较为落后。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主要以流程性的通道业务为主,如经纪业务依靠交易所席位为投资者提供交易渠道等,在此盈利模式下,造成盈利与证券市场涨跌存在高度依赖性,行情上涨或者下跌,都将会对证券公司盈利产生极大波动[2]。除此之外,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影响证券公司盈利水平。

三、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拓展盈利途径

要想改变证券公司单一性盈利模式,证券市场主体应积极树立现代盈利理念,将创新作为证券公司发展的核心,推进公司转型,以开拓更为广阔的盈利空间。同时,证券公司在外部环境影响,应不断配置和优化现有资源,树立创新理念,立足于客户需求,加大对增值业务的开发力度,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并借助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潮流争取更多有利机会。证券公司在创新中,要明确自身在资本市场中具有的优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盈利模式[3]。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同样适用于证券公司,在业务创新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三个方面:第一,市场及客户需求;第二,行业发展特点;第三,风险可控可测。只有不断完善上述三个方面,才能够真正构建新型盈利模式,促进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收入结构,实施多元化经营

目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为了突破这一问题,应优化收入结构,开展多元化经营。首先,证券公司积极培育专业的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落实“服务产品化、标准化”方案,将产品形式作为基础,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及标准化服务;同时,以产品形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清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共赢,还能够引导人们理性投资。

其次,进一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据调查发现,我国融资融券市场未来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此,证券公司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大力推广融资融券业务,同时,监管部门要努力配合,适当放宽门槛标准,吸引更多证券数量,使该项业务能够保持高速发展态势[4]。

最后,开拓中介服务市场。开展中介服务市场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工具,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一系列上市交易基金等服务,不仅能够发挥平抑市场波动等功能,还能够培养客户忠诚度,为构建新型盈利模式奠定基础。

(三)加大风险、成本管控力度,提高盈利稳定性

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风险性,加强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控势在必行,特别是创新模式下,产品类别多、结构较为复杂,同时,成本作为影响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成本管控力度。基于此,首先,公司要积极完善治理结构,通过治理结构的平衡,立足于整体,统筹管理;其次,结合公司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最后,合理调整业务及风险管控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并进,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抵抗能力。

(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培养创新型人才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盈利模式;“政策性盈利模式”

1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境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时、运量大和环保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解决各大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地铁造价之高,运营亏损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的压力之大,也令许多城市感到十分困难。地铁属于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地铁每千米造价为1900万美元-2500万美元;华盛顿为6300万美元;中国香港地铁跨越海峡,每千米造价7500万美元;日本地铁的造价高达每千米1亿美元。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来看,综合平均造价每千米均在6亿元-8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地铁运营成本非常高。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要靠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维持运营收支平衡成了制约中国地铁发展的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是根本问题

地铁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地铁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上人们将地铁看成是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但是,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巨大,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单靠政府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目前,“多元投资,商业运作”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多元投资就是要突破目前融资体制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于社会资金来说,以债务方式向企业投资的债权人要求企业定期偿还其本金和利息,以权益方式投入企业的股东则要求股权收益。而地铁公司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资金来偿债和为股东带来回报。此外,地铁公司要想实现商业化运作,也必须要解决盈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筹、自建、自营、自还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所以,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和维持运营平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地铁公司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问题解决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就可行,资金来源问题就可以解决;盈利问题解决了,运营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政府补贴;盈利问题解决了,公司运作上就可以有许多有效的方式可供采用。

3盈利模式探讨

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在看到地铁公司有盈利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因为,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港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所以,香港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对盈利模式的探讨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在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其次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之所以说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是因为:如果地铁公司盈利与否并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寻找盈利模式,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急迫地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就像其他有些社会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可取的。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因为地铁公司有票务上的收入和大量的乘客,而乘客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只要能创造性的利用这些资源,公司就可能实现盈利。此外,地铁公司还拥有很多其他资源,资源开发收益也是地铁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年报看,地铁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车费收入、非车费收入(包括车站内其他业务收入、租务及管业收入)和物业发展收入。车费收入取决于票价和客流量;非车费收入取决于地铁公司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而物业发展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地铁公司对物业的开发能力。所以,概括起来讲,要想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相关的可控变量,即从地铁公司方面和从政府方面。地铁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源,以及努力利用和开发相关资源以获得收益。而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地铁公司有效的做好上述工作提供支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支持,也可能有财政上的支持。地铁公司的盈利将是地铁公司自身努力和政府大力支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政策性盈利模式

从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可以看出,单靠地铁公司本身的运营很难扭转经营亏损的现状。所以,问题的焦点就落在了政府的支持上,地铁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政府想不想让地铁公司盈利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盈利。首先,要纠正地铁是公益性事业,经营必定亏损,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的观念。因为:首先,虽然地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政府无力全额承担地铁的建设投资和经营亏损;其次,地铁公司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市民和城市发展提供服务的承诺。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了“集体运输铁路条例”,条例规定,地铁公司必须按商业原则经营,不得出现经营亏损,政府虽然为公司的惟一股东,但如果因政府干预经营而导致经营损失,港府必须予以赔偿。可见,香港政府特别关注地铁公司的盈利,因为地铁公司不能盈利,其自身就无法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政府则是一个大包袱。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而且香港地铁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同步进展,这是香港地铁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致力于让公司实现盈利的结果。

那么政府如何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地铁公司盈利呢?政府对地铁公司的支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政策手段引导客源。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交通结构,利用收费、税收、许可证等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例如,对于私人轿车可以采取“鼓励拥有,限制使用”的办法,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应限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如德国慕尼黑市限制个人开车进城,美国旧金山规定汽车载员3人以上时方可走快行道;或实行汽车通行证制度,如意大利罗马市规定只有持通行证的车辆才准驶入城区,而这些通行证不仅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或是增加汽油消费税,加大汽车使用成本;或增加城区内轿车停车费用等。对公交车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规划,用公交车来弥补地铁不能覆盖的区域,避免交通线路重叠,以减少公交车争夺地铁客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资费,以鼓励居民大量使用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向市民宣传地铁的好处,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减少地面交通和环境压力。

(2)调整定价政策。票价是决定地铁公司收入的重要因素,香港地铁公司票务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80%。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票价相对较低,这是这些公司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目前一般是政府定价,地铁公司没有根据运营成本和乘客情况来决定票价的权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可将定价权适度交给地铁公司。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可采用地铁公司提议、听政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以使票价能基本反映成本状况。

(3)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铁公司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公司资产折旧、税收等方面给地铁公司以特殊优惠,从而降低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在不提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上海和广州地铁公司在运营上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少量盈利。地铁公司资本存量大,固定资产价值高,每年的折旧数额巨大,所以,在折旧上的政策优惠可以缓解目前地铁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但是,这样却会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在税收上,政府可以降低地铁公司的税率,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将税收纳入用于地铁建设的专项基金,使税收重新流回地铁公司。

(4)政策上给资源,供地铁公司开发。地铁的建设势必会使地铁沿线的地价升值。地方政府可以将地铁沿线的部分地上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交给地铁公司开发,用地上来养地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通用做法。例如,香港地铁公司就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土地资源,地铁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5)财政补贴。即政府对地铁公司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由于地铁公司经营的初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地铁公司的亏损部分又是政策造成的,即政策性亏损,所以由政府对地铁公司的亏损进行补贴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地铁要“以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港府保证每年在成本扣除和15%的利润之外给予补贴,发生的差值由政府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使地铁公司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地铁。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由地铁公司制订一份长期的审慎的财务计划,并且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下年度的财务预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日后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的依据。政府根据财务计划和地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这样既可以调动地铁公司搞好经营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地铁公司的健康运营。

总之,在地铁公司目前不可能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是地铁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地铁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定是“政策性盈利模式”,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在政策甚至财政上给予地铁公司以支持,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政策性盈利模式并不是要加大政府对地铁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干预,而是政府在政策上给地铁公司大量的、能让地铁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可能盈利的优惠,然后由地铁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逐渐向商业化运作过渡。其目的是,加强地铁公司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加强投资者对地铁公司的信心,吸引多方投资,使地铁公司在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上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2]程明霞.地铁建设蜂拥而上2000亿投资何处着落.经济观察报2003.3

[3]香港地铁公司业绩公告.2003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财税处理企业盈亏问题措施

亏损与盈利是企业两种必然经营结果。有效处理企业盈亏的财税,是所以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根本。但是,在对企业盈亏下的财税进行实际处理时,因为政出多门,导致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处理盈亏财税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紊乱现象,使得问题重重。所以,对企业在处理盈亏财税时的相关政策、内容以及流程等进行熟练掌握,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经营与发展。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财税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正确处理企业盈亏下财税的措施及建议,以期能够在处理盈亏财税方面不断提高企业综合水平与能力。

一、处理企业盈亏财税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处理盈亏财税工作时企业不到位的政策解读

现阶段,对于国家有关企业处理盈亏财税工作,很多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出现政策解读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企业出现很多额外损失。比如,依照《企业财务通则》[1]相关规定,除国家行政法规与法律特别规定外,我国企业净利润年度分配一定要根据既定顺序实施严格的利润税后分配,但是,实际利润分配处理时,很多企业并未依照相关律法规定程序实施利润分配,这就导致企业在财务申请或者查账时,无法获得应有补偿。

(二)企业处理盈亏财税内控机制不完善

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内部财务时,缺乏完善、合理、科学的处理盈亏财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规范,同时也未构建完善、专业处理盈亏财税的企业内控机构,在管理企业盈亏财务处理时,独立性严重缺乏,导致企业内控工作者在控制与管理处理企业盈亏财税时,缺乏充分、科学、有效的监督处罚方式与体制依据,导致企业处理盈亏财税机制出现形同虚设的情况。

(三)不完善的企业处理盈亏财务法律法规

尽管当前我国有很多关于处理企业盈亏财税的律法规定,但是这些律法都缺乏条理性与系统性。而且处理盈亏财务律法权威性比较低,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较为缺乏。还有一些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以企业内部文件替代律法规定,导致企业处理盈亏财税的措施大量存在,政出多门,这就加大了创新与改革企业处理盈亏财税的挑战与难度。

二、有效处理企业盈亏财税的措施及建议

(一)正确解读企业相关政策,对相关处理程序进行熟练掌握

财务人员必须对企业相关盈亏财税问题的律法规定与处理政策进行深入而正确的解读,并对相关盈亏税收处理程序进行熟练掌握,比如,在处理企业盈亏财税时,一定要根据以下程序认真实施。

1、对先前企业年度亏损要及时弥补

对企业盈利财税问题处理时,首先,财务会计人员要及时弥补企业先前财税亏损,待完成这项工作后,才可以实施其它操作。

2、提取企业利润中十层的法定公积金

企业法定公积金的主要作用是弥补企业亏损,以使企业资本得以不断增加,进一步扩大企业内部的资金基础。法定公积金与企业内部资本公积金不同,是根据律法程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所提取的企业资金。如果所提取法定公积金数额占企业所注册资本的一半,可停止提取法定公积金。

3、应该将一定数额公积金在利润中任意提取

任意公积金是依照企业内部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议协商决定除法定公积金外自由提取的公积金。

(二)对企业处理盈亏财税内控机制予以建立健全

企业必须不断健全与完善内部处理盈亏财税内控机制,并对相关企业内部政策管理机制予以不断完善,以构建一种规范、科学的处理盈亏财税内控模式,可以从企业内部各岗位与部门中对企业处理相关盈亏财税工作予以积极参与和支持。此外,还要不断强化企业处理盈亏财税工作本身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在处理企业盈亏财税时,能够保证公开、公正、公平,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有效、顺利实施盈亏财税相关处理工作。

(三)不断健全与完善企业处理盈亏财税的相关法律法规

必须不断健全与完善企业处理盈亏财税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处理盈亏财税时的相关律法建设。依照经济需求与时代变化,相应的修订与完善企业相关财务律法规定,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在处理盈亏财税工作中的行为与问题,对企业相关处理盈亏财税的配套律法与政策进行不断健全与完善,构建企业内部处理盈亏财税的律法机制。

(四)构建企业处理盈亏财税信息化平台

在处于网络化信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企业财务部门应该不断引进与正确运用现代化财务处理软件,并通过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一个可以综合分析、自动搜索、有效决策以及科学管理的企业财务网络信息系统,保证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与相关业务可以实现高容量存储、快速录入以及准确查询等,最终使企业内部盈亏下的财税处理能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

三、结束语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企业盈亏下的财税处理工作是其关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盈亏财税处理对企业资金周转、生产经营以及壮大发展等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基于现阶段的社会形势,需要企业对其内部盈亏财税处理机制予以不断健全与完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财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使企业处理盈亏财税水平得以不断强化,在现阶段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与整体竞争力,以推动与促进企业高效、平稳、快速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蓉.企业若干经营方式的节税筹划[n].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2,(06):120-121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7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进行回顾,最后对控股股东转让股权的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进行详细剖析。

一、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外部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被称为“贝利一米恩斯命题”(bede和means,1932;jensen和meckling,1976)。而shleifer和vishny(1997)和laport等(1998,1999)的研究发现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完全不同于被广泛接受的“贝利一米恩斯命题”,当股权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基本的问题将从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具有以小股东为代价来掠夺公司财富的强烈动机和能力。传统的“股权分散”及其两权分离的情景不是现代公司所有权结构的主流状态,现代公司权利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呈现出大股东控制性为主的特征(faccio和lang,2002;lemmon和lins,2003;claessens等,2000)。因此,在公司治理制度下,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委托—关系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则表现为:大股东,特别是控股大股东,不仅具有信息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权和实务操纵权。这些为他们进行不正当交易、攫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大股东需要隐藏其不正当交易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向相关利益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所以,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基础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本质上是经营者与大股东侵害公司相关人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从shleifer和vishny(1997)在其著名的综述中得出“当控股股东几乎控制了公司的全部控制权时,他们更倾向于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这些收益并不能为小股东分享”的结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控股股东不利于公司治理。leuz,nanda和wysc,cki(2003)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存在控股股东会恶化公司治理,加剧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由于大股东掌握了外部投资者无法知晓的内部信息,在大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具有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隐瞒和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强烈动机(teoh,1998;fan和wong,2002)。laporta等(1998)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会借助失真的会计信息实现其控制和掠夺小股东财富的目的。fan和wong(2002)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控制权(controlright)和现金流量权(cashflowright)的分离造成了控制性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冲突,控制性股东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利益来披露会计盈余信息,导致报告盈余对外部投资者来讲失去了可信性,削弱了企业报告盈余的信息含量(jnformationcontent)。haw等(2003)研究了东亚9国和西欧13国企业大股东终极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法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与盈余管理具有负相关关系,正式和非正式的法律制度能够制约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leuz等(2003)系统地研究了31个国家中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发现盈余管理的差异是由于大股东试图获取私有收益而造成的,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向外部投资者隐藏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形成了对外部投资者的误导和侵害,股权结构和盈余报告质量之间存在内生关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超强控制状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在40%以上,在公司决策中大股东很少受到来自其他股东的挑战和阻力(刘俏、陆洲,2004)。大股东凭借控制权可以通过股权再融资获得私有收益,甚至可以通过“隧道行为(tunneling)”直接将上市公司的财富输送出去。大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大股东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谋取私人利益。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和投资者保护程度低下的背景下,大股东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控制公司管理层,强迫董事会和管理人员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公司事务,根据其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时点来操纵利润。如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时,大股东不惜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以抬高股票的出售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资本。在配股时。

论文关键词:控股股东股权转让盈余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进行回顾,最后对控股股东转让股权的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进行详细剖析。

一、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外部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被称为“贝利一米恩斯命题”(bede和means,1932;jensen和meckling,1976)。而shleifer和vishny(1997)和laport等(1998,1999)的研究发现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完全不同于被广泛接受的“贝利一米恩斯命题”,当股权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基本的问题将从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具有以小股东为代价来掠夺公司财富的强烈动机和能力。传统的“股权分散”及其两权分离的情景不是现代公司所有权结构的主流状态,现代公司权利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呈现出大股东控制性为主的特征(faccio和lang,2002;lemmon和lins,2003;claessens等,2000)。因此,在公司治理制度下,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委托—关系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则表现为:大股东,特别是控股大股东,不仅具有信息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权和实务操纵权。这些为他们进行不正当交易、攫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大股东需要隐藏其不正当交易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向相关利益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所以,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基础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本质上是经营者与大股东侵害公司相关人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从shleifer和vishny(1997)在其著名的综述中得出“当控股股东几乎控制了公司的全部控制权时,他们更倾向于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这些收益并不能为小股东分享”的结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控股股东不利于公司治理。leuz,nanda和wysc,cki(2003)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存在控股股东会恶化公司治理,加剧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由于大股东掌握了外部投资者无法知晓的内部信息,在大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具有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隐瞒和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强烈动机(teoh,1998;fan和wong,2002)。laporta等(1998)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会借助失真的会计信息实现其控制和掠夺小股东财富的目的。fan和wong(2002)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控制权(controlright)和现金流量权(cashflowright)的分离造成了控制性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冲突,控制性股东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利益来披露会计盈余信息,导致报告盈余对外部投资者来讲失去了可信性,削弱了企业报告盈余的信息含量(jnformationcontent)。haw等(2003)研究了东亚9国和西欧13国企业大股东终极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法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与盈余管理具有负相关关系,正式和非正式的法律制度能够制约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leuz等(2003)系统地研究了31个国家中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发现盈余管理的差异是由于大股东试图获取私有收益而造成的,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向外部投资者隐藏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形成了对外部投资者的误导和侵害,股权结构和盈余报告质量之间存在内生关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超强控制状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在40%以上,在公司决策中大股东很少受到来自其他股东的挑战和阻力(刘俏、陆洲,2004)。大股东凭借控制权可以通过股权再融资获得私有收益,甚至可以通过“隧道行为(tunneling)”直接将上市公司的财富输送出去。大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大股东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谋取私人利益。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和投资者保护程度低下的背景下,大股东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控制公司管理层,强迫董事会和管理人员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公司事务,根据其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时点来操纵利润。如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时,大股东不惜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以抬高股票的出售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资本。在配股时。

论文关键词:控股股东股权转让盈余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进行回顾,最后对控股股东转让股权的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进行详细剖析。

一、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提供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外部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被称为“贝利一米恩斯命题”(bede和means,1932;jensen和meckling,1976)。而shleifer和vishny(1997)和laport等(1998,1999)的研究发现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完全不同于被广泛接受的“贝利一米恩斯命题”,当股权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基本的问题将从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具有以小股东为代价来掠夺公司财富的强烈动机和能力。传统的“股权分散”及其两权分离的情景不是现代公司所有权结构的主流状态,现代公司权利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呈现出大股东控制性为主的特征(faccio和lang,2002;lemmon和lins,2003;claessens等,2000)。因此,在公司治理制度下,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委托—关系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则表现为:大股东,特别是控股大股东,不仅具有信息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权和实务操纵权。这些为他们进行不正当交易、攫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大股东需要隐藏其不正当交易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向相关利益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所以,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基础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本质上是经营者与大股东侵害公司相关人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从shleifer和vishny(1997)在其著名的综述中得出“当控股股东几乎控制了公司的全部控制权时,他们更倾向于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这些收益并不能为小股东分享”的结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控股股东不利于公司治理。leuz,nanda和wysc,cki(2003)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存在控股股东会恶化公司治理,加剧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由于大股东掌握了外部投资者无法知晓的内部信息,在大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具有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隐瞒和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强烈动机(teoh,1998;fan和wong,2002)。laporta等(1998)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会借助失真的会计信息实现其控制和掠夺小股东财富的目的。fan和wong(2002)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控制权(controlright)和现金流量权(cashflowright)的分离造成了控制性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冲突,控制性股东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利益来披露会计盈余信息,导致报告盈余对外部投资者来讲失去了可信性,削弱了企业报告盈余的信息含量(jnformationcontent)。haw等(2003)研究了东亚9国和西欧13国企业大股东终极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法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与盈余管理具有负相关关系,正式和非正式的法律制度能够制约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leuz等(2003)系统地研究了31个国家中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发现盈余管理的差异是由于大股东试图获取私有收益而造成的,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向外部投资者隐藏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形成了对外部投资者的误导和侵害,股权结构和盈余报告质量之间存在内生关系。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国有上市股权再融资圈钱盈余管理

一、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存在的问题

稳定可控的现金流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再融资行为是对企业资金链进行有效补充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又比较偏好于股权再融资。鉴于股权再融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圈钱行为普遍存在

当前募集资金的环境比较宽松,没有建立必要的约束其融资行为的规章制度,这一现状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融资而言一很大的的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并且在我国不少的国有上市公司的决策者形成一种"钱越多越好"和"股市好圈钱,不圈白不圈"的思想。其结果就是诱导企业频频通过再融资达到"圈钱"目的。

(二)股权再融资前存在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还被称之为盈余操纵,从它的定义可知,它是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基础之上,选择能使公司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在我国,投资者都会对不同企业的盈余能力进行横向比较,而且他们必然会选择业绩相对较高的企业进行投资。在加上如今投资来源有限,必然出现公司之间为了尽量获得更多的投资而彼此较量的情况。如此一来,上市公司极其重视自身相对于其他企业盈余能力优势,通常会以盈余管理的手段虚增报告盈余,来吸引投资者并提高股票发行价格,进而获得更多的股权资本。

(三)股权再融资后的资金利用率较低

投资与融资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投资与融资的可以相契合,那么就会产生比较好的结果。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有部分国有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存在"重融资,轻配置"的问题,对于融入的资金缺少合理有效的使用规划,随意改变资金使用方向,致使利用率十分低下。

二、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存在问题的影响

(一)圈钱目的影响证券市场职能发挥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借融资之命行"圈钱"之实的行为,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计划在证券市场上成为负效应信号。上市公司对筹集资金的低效率使用,导致资源无法真正发挥其效用,长期以往,对证券市场职能的发挥起到阻碍作用。

(二)盈余管理误人害己

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正常的范围时,则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可靠性以及可比性会受到损害。一方面盈余管理问题的存在会对投资者产生错误的引导,进而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盈余管理会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利润操纵,长久下去,会使企业的信誉及价值下降。这就是所谓的误人害己。

(三)资金使用率低下损害上市公司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随意改变融资资金投向和盲目融资,首当其冲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打击广大投资者积极性,同时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资本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等各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在此情况下,他们通常倾向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往往会忽视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股权再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政府相关机构及证监会的建议

首先,尽快完善再融资核准机制,建立具有综合指标的核准评标体系。单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的综合情况无法准确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容易使得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管理。因此以综合指标替行设定中的单指标门槛,设置包括评价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多参数控制体系是必要的。

其次,加强对融资资金投向项目的审核。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融资项目审核体系,让拥有公信力的专家对融资项目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并得出可行性报告,以防上市公司盲目融资,从而保证“核准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最后,建立再募资金后期使用情况监督机制。当前我国证监会无法对上市公司筹资后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使得控股大股东随意利用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将筹资投向进行改变。对于这种情况,证监会可以建立在募集资金后期监督机制,进行监督。

(二)对国有上市公司自身的建议

首先,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体制。某些经理人会滥用自由现金流,以谋取个人利益,为了避免这种短期行为的出现,可以采取股票期权等科学的长期激励策略,将上市公司利益与公司经理人紧密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强化惩戒力度。

其次,健全管理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规章制度上更高效的管理经营者、董事会和股东等不同权益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独立董事以及监理会的作用,推进公司真正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三)建立社会公信机制

在健康完善的再融资市场中,政府并不能是仅有的监管者,身为股东的众多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完全具有监督权。作为股东的投资者应加强关注上市公司事宜,合理判断,对于上市公司具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一经发现要及时披露,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证券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嘉楠.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

[2]刘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袁媛.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

[4]徐萌萌.上市公司再融资利益输送问题分析――以民生银行2011年再融资为例[D].辽宁大学,2013.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盈余质量内涵

会计盈余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因而是企业各利益方进行相关决策时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衡量会计盈余质量成为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一、对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逻辑演绎

要分析会计盈余质量,首先要厘清会计盈余与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与会计盈余密切相关的范畴主要有企业盈利事实、公司价值和投资者决策三个关键因素。因为盈利事实是会计盈余生成的“雏形”,投资者决策是对外披露盈余信息的目的,而公司价值则是相关利益者关注的核心。那么会计盈余与这些范畴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图1表示。在图1中,笔者标示了三个逻辑链条,下面就针对这三个链条对会计盈余质量维度进行逻辑归纳与分析。

(一)从公司的盈利事实到会计盈余(图1中以符号“①”标示)

会计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核算和反映经济事实。可以看出,会计盈余的“原材料”乃是公司获取盈利的经济事实,这一逻辑线索即为“盈利事实――会计系统――会计盈余”。从中能够发现,会计盈余是利用会计技术对盈利的经济事实进行加工生成的“产品”,这一“产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盈利事实本身,也受制于会计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被正确利用的程度。在这一逻辑线条中,重点关注的是会计盈余的加工生成过程,从中可以知道会计盈余质量受制于以下因素。

第一,会计技术本身的合理性。会计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体系,在现实中,是由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规定和约束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的。因此,直观地看,会计技术的合理与否主要体现于会计准则和制度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在会计技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现有的经济事实进行合理反映。在现有的会计技术中,会计计量无疑是影响甚至决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如前所述,会计变革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会计计量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完善的发展史。如何使会计计量更加科学合理,既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又能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当今世界所有会计学者和管理机构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第二,现有的会计技术(或会计准则和制度)是否被合理利用。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任何会计准则和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很多方面会为准则使用者提供超过一种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无疑会给会计处理带来相应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一些蓄意操纵信息者提供一个“合法的外衣”;另一方面,一些唯利是图的信息操作者可能会超越会计准则的“边界”,通过违规方式使会计信息加工过程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进行,这种操纵就属于舞弊行为。关于利润操纵,本文第二部分将进行具体探讨。

上述两个方面说明了从“盈利事实”到“会计盈余”的过程中,存在着会计盈余是否能够真实反映盈利事实的问题,或者说会计盈余对盈利事实反映的真实程度如何。不难想象,假如投资者无法从会计盈余中“透视”到公司盈利本身的情况,会计盈余质量就难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从中可以看出,真实性是会计盈余质量的基本维度之一,真实性评价也是评价会计盈余质量其他维度的基础。

第三,如何评价会计盈余与盈利事实之间的固有差异。上面所说的真实性问题事实上是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会计技术和治理信息操纵来逐渐提高的。但是会计盈余加工过程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却无法通过上述手段来消除,这些固有缺陷集中体现于会计盈余生成过程所遵循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确,与其他原则――如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核算不同期间的会计盈余,但也正是这些原则,使得会计盈余与盈利事实之间存在着一条“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差距”。大家知道,投资者利用会计盈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回报,然而,会计盈余并非以真实的回报为基础,它是一种“账面数字”。这种账面数字与盈利事实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差异:一是时间性差异。由于上述核算原则,账面上的“利润”和真实的盈利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由于时间价值的存在,上述的时间差就会对投资者报酬产生影响,如果相同数量的账面利润收到真实现金的时间不同,则它们的质量显然不同。二是永久性差异。例如,由于资产重估而给公司带来的账面利润并没有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只是会计系统对公司价值的重新认识,但由于配比原则,这些所谓的增值就成为评估期间的利润。

这里,得到了会计盈余质量的另外一个维度,即账面上的会计盈余能否给公司带来真实的现金流,如果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给公司带来真实的现金流?这一维度,称之为会计盈余的可变现性。

(二)从公司的盈利事实到投资者的未来投资回报(图1中以符号“②”标示)

投资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报酬,由于投资者的报酬等于所获公司股利与转让价差之和,“万变不离其宗”,公司股利和买卖价差从根本上取决于公司价值。同时,公司价值从理论上等于公司未来现金盈利的折现值。那么,公司价值与已有真实盈利又存在什么关系呢?从之前的分析可知,当公司不同期间的盈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投资者可以根据现有盈利数量和结构推测未来的盈利水平,从而对公司价值进行估算。上述因素的关系就构成了逻辑线索“盈利事实――未来盈利――公司价值――投资回报”。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盈利事实――未来盈利”这一环节说明,不同期间盈利的相关性大小是决定这一逻辑链条“畅通”程度的重要因素。两个极端的情况是,当各期盈利完全相关时,根据现有盈利可以“完美”地推导出未来的盈利,这样公司价值是确定的,仅从盈利角度(不考虑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当前盈利对投资者的决策作用是最理想的;而当各期盈利完全不相关时,当前的盈利对于投资者完全没用。因此,各期盈利的相关性是衡量盈利质量的重要维度,这种相关性从现实看主要体现在盈利的可持续性上。

2.“未来盈利――公司价值”这一环节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盈利的增长性是决定公司价值大小,进而决定投资者回报的直接因素。因为未来盈利的大小直接影响盈利贴现值的大小,而从当前的角度看未来盈利时,未来盈利的大小更多地体现在盈利的增长性方面。其二,盈利的风险性是影响公司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盈利风险的加大会增加用于计量公司价值的贴现率,从而最终影响投资者回报。

这里,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述盈利的可持续性、增长性和风险。假设只有前后期盈利存在线性相关,且每期的增长量相同,则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

(三)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图1中以符号“③”标示)

笔者对逻辑链条②的分析是建立在公司盈利的“经济事实”基础上,但是现实中,“真实盈利”无法直接取得,只能通过会计系统以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出来。虽然会计盈余是以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盈余与公司的真实盈利存在差异,但由于其“原材料”是盈利事实,因此,上述诸如盈利质量的可持续性、增长性和风险性同样适用于会计盈余质量,类似于统计意义上的“估计值”,可以把会计盈余看作是公司真实盈利的“估计值”。不同的是,对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增长性和风险性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会计盈余真实性评价的基础上(逻辑链条②中的盈利事实不存在真实性问题)。

另外,会计盈余作为一种信息时,它对投资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决策价值上,即投资者能够从历史会计盈余中获取有助于其判断公司未来盈利(或者说盈余)的信息。这样,可预测性无疑成为会计盈余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

在e(Rt)的构成中,α+βf(R1,R2,…,Rt-1)为可预测部分,而γt为不可预测部分,这样,可以用γte(Rt)的大小来表示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程度,这一比值越高,说明预测偏差越大,不可预测成分比重越高,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越差。

对比公式(2)与公式(1)可以发现,可预测性与可持续性的另外一个差别:可持续性侧重于会计盈余的自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自相关更多的是以简单的直线关系来表示;而可预测性侧重于可知性,即不管t期的会计盈余与以前各期盈余之间的函数多复杂,只要这种函数关系是已知的,如上述的f(・),就说明盈余具有可预测性。

二、对各种盈余质量维度的梳理

(一)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整理与分类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将会计盈余质量维度整理,如图2所示。

图2中右半部分是从投资者角度对会计盈余质量维度进行的分类整理。从投资者角度看,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无非会给投资者带来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投资者能够利用现有的会计盈余信息对公司未来盈利和公司价值作出更好的判断,即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更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第二,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意味着相同数量的会计盈余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据此,盈余的真实性、可预测性属于前者,而盈余的可变现性、可持续性、增长性和风险高低则属于后者。

(二)会计盈余质量维度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了会计盈余质量维度之后,接下来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1.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是其他质量维度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是“账面上”的会计盈余反映公司“真实盈利”的程度,因此,会计盈余的其他质量维度必须以真实的会计盈余为基础,会计盈余的真实性评价也就成为评价其他质量维度的前提。如果会计盈余本身是虚假的,建立在虚假信息基础上的其他评价就成为一句空话。现有很多关于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要么单纯地考察会计盈余信息本身的虚假与否,要么撇开信息质量,单纯地考察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可预测性等维度,很难真正对会计盈余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基于此,本文第二部分着重探讨虚假会计盈余的鉴别问题,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评价会计盈余的其他质量维度。

2.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可增长性与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注重于可知性,它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现有会计盈余变化的可预测性;其二,新增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

首先,现有会计盈余变化的可预测性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虽然理论上不同期间的会计盈余可能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如上述的f(・),但是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利用会计盈余前后期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进行预测。这是因为:第一,在正常情况下,Rt与Rt-τ的相关性随着τ的增加而减小,即不同期间会计盈余的相关性随着期间间隔的增加而降低,两个相邻区间会计盈余的相关性最大。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基本是利用预测期的前几期甚至前一期的会计盈余来进行预测。第二,前后期会计盈余之间的相关关系往往表现为前期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方面,因为像公式(1)所表达的相关关系,不仅直观、易于理解,而且在很多时候也符合企业各期盈利之间的内在规律。第三,即使各期会计盈余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也无法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其次,新增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往往表现为会计盈余增长的可持续性。因为新增会计盈余体现为盈余的增长性,当这种增长具有一定规律时,增长本身就具有可预测性。同现有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一样,增长的预测性很多时候就表现为增长的可持续性。

对于盈利及其增长的原动力而言,它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潜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产品研发能力、未来的产品市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领导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国家的相关政策、资本市场状况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企业会计盈余及其增长性,是一个涉及面广、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侧重于从会计信息本身的角度去评价会计盈余的增长性②。这种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基本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第二,通过对会计盈余自身增长的规律性去评价,相应地,会计盈余增长的可持续性就成为评价会计盈余增长的重要方面。由于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已为人们所熟知,笔者将把重点放在对会计盈余及其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上。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对会计盈余的增长性、可持续性、可预测性等质量维度的分析重点将放在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和盈余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上。

三、对信息观与计量观下盈余质量内涵的反思

在将会计盈余质量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后,对信息观和计量观下的会计盈余质量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信息观下的会计盈余质量:以是否有利于投资者决策为核心

对比上述对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分析,信息观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

1.以是否有利于投资者决策为核心。作为决策有用观的一个流派,信息观完全以会计盈余报告的市场反应大小为标准来考察会计盈余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它考察会计盈余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盈余报告的信息含量。但如前所述,虽然它以有效市场为前提,但这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这样,信息观试图提高会计盈余报告有用性的努力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2.盈余反应系数包含了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可预测性、增长机会、风险大小等信息。例如,Kormendi&Lipe(1987)的研究证明,非期望的当期盈利变动的持续性越强,eRC就越高;Lipe(1990)证明了eRC随着盈余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的提高而提高,并且这一相关关系不受系统风险和公司规模等因素的影响;Collins&Kothari(1989)提供的证据表明,当市场从历史盈余信息中识别出公司拥有更多成长机会时,eRC就会更高;easton&Zmijewski(1989)的研究证明,eRC与风险成负的相关关系。不过,虽然eRC包含了多种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信息,但由于影响eRC的因素远远超过这些,并且受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它最多是间接反映了这些信息的一部分,很难将具体的维度信息有效地剥离出来,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各种维度缺乏直观的认识和评价。

3.没有从会计盈余本身出发考察其质量问题。无论是关注eRC本身的大小,还是关注eRC所包含的多种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信息,信息观都是从市场的角度“倒推”盈余报告的信息含量及其他信息,并没有从会计盈余本身来考察其质量。也正是这个原因,信息观忽略了对会计盈余的真实性和可变现性的考察。

(二)计量观下的会计盈余质量:通过改进计量方法增加会计盈余的真实性

与上述的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相比,计量观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

1.计量观的基本论点就是通过改进计量方法(主要是引进公允价值)来提高会计盈余计量的合理性和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可以知道,计量观侧重于通过改进会计技术本身来提高会计盈余的真实性,但却忽视了会计盈余的人为扭曲,犯了与信息观同样的错误。即使在会计技术范围内,计量观也仅仅从计量的角度考虑会计盈余的质量,因此,并没有考虑可变现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2.计量观同样将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可持续性等质量维度融入到了其理论中,不过,计量观是通过计价模型来考虑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并实现对会计盈余的预测。

3.与信息观相比,计量观完全是通过计价模型从会计盈余本身的角度进行考察,克服了信息观单纯以市场反应为标准的缺陷,但是计量观犯了相反的错误,即它单纯从计价模型出发,并没有从市场角度考察盈余信息是否有利于投资者决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信息观和计量观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从会计盈余质量的一部分维度出发去分析会计盈余的有用性及其质量,因而很难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分析、评价会计盈余质量。当然,信息观和计量观关于某些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论述还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Ball,R.andp.Brown,“anem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comenumber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autumn1968),pp159-178.

[2]Beasley,m.S.anempiricalanalysisoftheRelationBetweentheBoardofDirectorCompositionandFinancialStatementFraud.theaccountingReview(october1996),pp443-465.

[3]Beasley,m.S.,Carcello,J.V.,Hermanson,D.R.,Lapidesp.D.FraudulentFinancialReporting:ConsiderationofindustrytraitsandCorporateGovernancemechanisms.accountingHorizons(December2000),pp441-454.

[4]Beneishi,m.D.,theDetectionofearningsmanipulation.FinancialanalystsJournal(Sep/oct.1999),pp24-36.

[5]Calderont.GandB.p.Green.SignalingFraudbyUsinganalyticalprocedures.theohioCpaJournal,(april1994),pp.27~38

[6]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ssion(CoSo):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1994.intwovolumes.

[7]easton,p.D.andm.e.Zmijewski.Cross-SectionalVariationintheStockmarketResponsetoaccountingearningsannouncement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July1989),pp117-141.

[8]Feltham,G.a.andJ.a.ohlson.ValuationandCleanSurplusaccountingforoperatingandFinancialactivities.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Spring1995),pp689-731.

[9]Foster,G.J.intra-industryinformationtransfersassociatedwithearningsrelease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1(4),pp201-232.

[10]GreenB.pandJ.H.Choi.assessingtheRiskofmanagementFraudthroughneuralnetworktechnology.auditing(Spring1997),pp14-28.

[11]Healy,p.m.andJ.m.wahlen.areviews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tsimplicationsforstandardsetting.accountingHorizons.1999(13),pp365-383.

[12]King,B.F.“marketandindustryfactorsinstockpricebehavior,”JournalofBusiness.1966(1),pp139-190.

[13]Kormendi,R.C.andR.Lipe.earningsinnovations,earningspersistence,andStockReturns.JournalofBusiness(July1987),pp323-346.

[14]Lipe,R.C.theRelationBetweenStockReturnsandaccountingearningsGivenalternativeinformation.accountingReview.1990(1),pp49-71.

[15]Lipe,R.C.theinformationcontainedinthecomponentsofearning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4(Supplement1986),pp37-68.

[16]ou,J.a.andS.H.penman,“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StockReturn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november1989),pp295-329.

[17]Scott,w,R.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inc,1997.

[18]Simon,H.,.Rationalityasprocessandasproductofthought.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papersandproceedings.(may1978),no.21.

[19]warfield,t.D.,John.J.w.,andKenneth.L.w.managerialownership,accountingChoicesandinformationofearning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6(Vol.20),pp61-91.

马永强教授简介

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引言

盈余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本身是合法的,是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和调整,希望通过该管理行为使企业的盈利能够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以达到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能够合理避税,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才能得到认可。然而,21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的假账事件以及我国上市公司从“琼民源”、“红光实业”到“黎明股份”、“银广夏”事件的发生,盈余管理、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现象非常严重,引起了理论及实务界对盈余管理现象的更大关注。

盈余管理行为是现代公司问题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存在密切关系。公司治理机制能否有效抑制公司盈余管理?监管者在加强法律制度约束的同时,又应如何借助公司治理机制制约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如何从完善公司治理特征着手来控制盈余信息管理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

首先,会计信息在时间上和内容上的不对称,是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所有者和管理层这种委托关系在现代企业中的普遍存在,决定了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管理者作为内部人在信息方面处于绝对优势,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其次,由于会计对象的特点,会计中常常需要对经济事项的未来发展进行假设和判断,并且存在多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可供选择,因此,会计准则无法消除职业判断。而只要存在职业判断,盈余管理就有可能产生。也由于会计准则理论基础的不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制定模式的局限性等原因,会计准则可能存在漏洞或尚未规范的空白地带,这也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规范公司内部不同权利主体,即股东、董事、经理之间权力、利益和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为了维护和协调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而建立的一套制衡机制。这一机制能够有效的平衡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能保证股东的利益,还能不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从广义上来说,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是根据《公司法》所确定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董事会、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外部治理机构是相对于内部治理结构而言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外部的竞争机制,决定经理人的优胜劣汰。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投资者等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经理人竞争的外部力量,促使经理人努力创造业绩,提升自己的价值。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股独大、股权失衡”导致盈余管理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一股独大问题较为严重,第一大股东有能力控制上市公司的经营与财务决策。而第一大股东又几乎全是国家股和法人股,中小股东以流通股形式存在,形成一种“同股不同权,股权分置”失衡状态。在不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控股股东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提高新股发行和配股的价格、免除摘牌的威胁、达到盈利预测的目标、为其侵吞占用上市公司的资产做掩饰等多种多样的目的,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虚假的财务信息,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方式。在未达到监管底线情况下,控股股东往往通过盈余管理给外部投资者和中小股东创造一种收益稳定增长的预期假象,但这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2.董事会内部人控制问题

正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国家股和法人股,使得股东权利的执行机制不健全、政企不分。全体人民不可能去监管经营管理者,只能委托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管。而这一任务又落到政府官员身上,而他们对于企业的成败并不承担经济责任,往往各自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政绩与仕途,于是某些人运用盈余管理动机也呈政治化和多元化。因此,在这种治理结构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导致企业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经营效率普遍低下。

3.监事会缺乏独立性

监事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督机构,其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职权做了多处修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但是已规定的职权还是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使得董事和管理层的违规行为并不一定真正得到杜绝,造成了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另外,我国监事会的独立性仍存在较大的问题。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非职工代表不了解情况难以发挥作用,而职工代表依然受管理层的领导,很难发挥出监事的作用。这样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给公司管理层造成很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4.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由主管部门任命,不从公司领取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管理层的目标可能与企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相背离。他们的经营目标更多的是是扩张企业的规模。因为扩张企业的规模可以一方面增长他们个人的权力、地位和收入;另一方面增加他们自己工作的保障性,因为公司越大,恶意收购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扩张喜好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行依据。同时由于监事会和董事会由于内部人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外部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不健全也难以约束管理者,给他们的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策

在现代公司制下,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企业盈余管理问题也是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已经成为导致盈余管理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治理盈余管理,应加强公司治理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1.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相对均衡的股权结构,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局面;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有效地制约大股东的各种特权,建立多元化股权结构约束机制,有效协调大股东、中小股东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只有这样才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盈余信息的报露。

2.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少,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不强,应加强董事会机制的建设,改革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要面向资本市场批露董事会治理情况。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都应受到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并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这些措施将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抑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

3.明确监事会职能,增强监事会的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较小,必须要适当增大其规模;要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不受制于任何人,可以对公司各级管理者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并对发现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制止权利。首先应该增加外部独立监事。内部监事会成员都受制于管理者或控股股东,如要解决这个矛盾,监事会中的内部职工代表,也应把其相关的待遇及职位变动的管理独立,以保证职工监事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提高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限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

4.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在激励相容的报酬契约中,衡量管理者的业绩不仅采用会计数据,同时还需采用股价和其他非财务数据,减少会计数据的依赖性,增强业绩指标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报酬形式也应多样化,不仅包括工资和年终奖金,还应引进股票期权和虚拟股票等形式,使管理者利益目标长期化。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减少管理者与所有者利益冲突,从而约束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激励效率型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Jianming,earningsmanagementandtunnelingthroughrelatedpartytransactions:evidencefromChinesecorporategroups,2003.

[2]苏冬蔚.林大庞,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2010(11).

[3]张志花金莲花,公司治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4).